李 勇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傳統的稅收政策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自從全面營改增制度推行以來,我國社會各界以及各個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全面營改增的實施現狀,對全面營改增的相關內容以及該政策對施工企業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建筑業營改增政策是我國2016年5月開始推行的,它是指利用增值稅來代替原來的營業稅。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在傳統的營業稅制度中,所納稅額的計算依據是企業的全部營業額;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運營過程的增值額。在計算增值稅的過程中,需要分別確定進項稅額稅收負擔會加重和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是企業在購買相關材料、設備以及耗用水、電、氣、日常辦公用品、住宿費、培訓費等所產生的稅金總額,銷項稅額則是企業向客戶所提供商品、勞務、服務等所產生的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稅額及按未開具專用發票而視同銷售的金額計算的稅額。
由于工商企業1994年起就實施了增值稅,而施工企業實行營業稅,這樣使施工企業采購的材料、設備等不能被抵扣,導致重復納稅問題。營改增的實施,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所有行業都能抵扣,形成抵扣閉環,從而使整個社會達到減稅增效的目的。施工企業作為社會分工體系中的一員,積極實施營改增對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營改增極其重要。
在施工企業中,一方面,由于涉及到的人工費用(如施工人員工資、津貼、獎金等)比例比較大,這部分費用是不能進行抵扣的。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企業的特點,有些項目施工地在偏遠地方的,采購的砂石料等部分材料難以取得專用發票。因此,在全面實施營改增制度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的稅收負擔會加重。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材料、設備。如果在采購材料、設備的時候缺少正規渠道開具的專用發票,那么也會使企業的稅收負擔會加重。
首先,全面營改增的實施對施工企業的資產、收入等會計要素的影響。企業在核算資產、收入等會計要素的過程中,要將稅額納入到應交稅費范疇,而傳統的營業稅制度下是不需要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資產、收入等會計要素金額地減少。
其次,全面營改增的實施施工企業經營指標的影響。通常來說,企業在每年開始的時候,會下達各方面的指標,以充分調動管理者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營改增的實施會使原本包含在產值指標中的稅金分離出去,這就需要施工企業重新對考核標準進行調整。
全面營改增的實施對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影響主要是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全面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會改變建筑工程的造價,從以前的“價內稅”改為“價外稅”,企業編制工程造價時需要先按不含稅計算編制,再乘以11%的增值稅稅率來確定最終的工程造價。在實際招投標中,有些甲方會以簡易征收等為理由,提出按3%的稅率來計價等問題來壓價。施工企業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增值稅原理而輕易答應甲方,就會給企業帶來利潤損失。
全面營改增的實行,會改變施工企業的納稅環節,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原來的營業稅是價內稅,在企業計算利潤之前,企業要將這部分稅款扣除,這樣企業利潤就會受到營業稅的影響。增值稅不屬于價內稅,因此在利潤的計算過程中不用考慮增值稅,企業利潤不會受到增值稅的影響。
施工企業想要實行稅額抵扣,必須盡快建立起相關的發票管理流程。首先,企業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對發票的開具時間、送達時間、丟失發票后的責任追究等做一個詳細的條款規定。然后,建立專門的發票管理制度,對發票進行專門的管理,防止出現發票丟失、損壞等現象。最后,要做好發票的認證,在收到相關發票之后,要及時進行認證和抵扣,防止時間過期,為企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第一,施工企業需要加強對稅收的籌劃,各部門都需要懂稅。如:合同部門,簽訂施工合同時,就要分清是簡易計稅還是一般計稅,是清包工還是甲供材;采購部門要從可開具專用發票的公司進行材料采購;辦公室要對差旅費及會務費等進行流程優化;項目部要及時進行報銷,避免發票過期不能抵扣等等。
第二,做好新老項目的梳理,以便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應對。按照目前實行的政策,老項目要實行簡易征收,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分包款的抵扣必須要按照發票來實行,沒有發票就無法進行差額納稅。因此,區分新老項目也很重要。
第三,針對建筑業抵扣不足、稅負增加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已出臺了新的辦法,施工企業有關人員要加強學習,了解國家最新政策。
由于工程項目大多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過程復雜等特點,因此對于施工企業而言,財務工作的難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新的稅收政策影響下,企業更是需要加強財務管理。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如前文分析指出的那樣:企業利潤不會受到增值稅的影響。因此,企業要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必須從降低企業成本入手,不能錯誤的把財務管理的精力放在少交增值稅上。由于施工企業材料采購成本、人工費所占比例較大,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要對采購成本、人工費進行嚴格地監控,防止采購環節失控、人工費超支等問題發生。此外,還要加強對工程項目的全面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共同做好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工作。
隨著施工企業財務人員不斷學習提高,國家相關配套法規不斷推出實施,全面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不利影響逐步消除,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回到成本控制上,經濟效益逐步提高了。雖然目前營改增政策還存在一些問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加強財務管理,逐步解決全面營改增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1]萬金蘭.營改增稅收政策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2):219.
[2]王黎.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營銷,2017,(1):88.
[3]石喜林.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及對策[J].大眾理財顧問,2016,(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