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怡
“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避免了重復征稅,減輕了大部分企業的稅負,提高了征稅的效率。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不同行業不同的企業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生活服務業。生活服務業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其自身獨特的經營特點,對國內經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有必要就“營改增”對生活服務業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促進“營改增”政策在生活服務業中得以有效實施。
營改增其實就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是以商品和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征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是對于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營改增”從2012年起在上海試點到2016年全國推開,總共經歷了5個年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2年在上海等8省市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試點;第二階段,2013年8月開始在全國部分行業試點;第三階段,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營改增”是我國深化稅制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優化產業結構、深化產業分工、擴大內需改善出口、促進社會就業和助推第三產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做為政府的重要減稅措施,它發揮了多重積極效應,消除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弊端,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完善了增值稅抵扣鏈條,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引導、規范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力促進了企業不斷改革和創新,優化經營結構,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營改增”后生活服務業納入增值稅征稅范疇,生活服務業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為3%。生活服務業覆蓋范圍廣,關系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游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其他生活服務。生活服務業改征增值稅,意味著我們接受教育、出行旅游、用餐住宿等都需要繳納增值稅了,“營改增”政策對生活服務業產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餐飲酒店企業主要給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和住宿服務,財稅〔2016〕36號文中的稅目注釋規定:餐飲服務就是通過同時提供飲食和飲食場所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飲食消費服務的業務活動;住宿服務是提供住宿場所及配套服務等的活動,包括賓館、旅館、旅社、度假村和其他經營性住宿場所提供的住宿服務。目前大多數餐飲酒店企業都屬于小規模納稅人,綜合征收率3%,比之前的營業稅率5%,下降了2%,稅負明顯降低。而餐飲酒店業中的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6%,比之前適用的營業稅稅率5%,上升了1%。“營改增”之前,餐飲酒店業繳納營業稅存在較大的重復納稅,“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可以通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而消除重復納稅。因營業稅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增值稅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如果一般納稅人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沒有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額或者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可能導致進項稅額抵扣不足和應納稅所得額增加,從而導致企業整體稅負上升。因此“營改增”之后,餐飲酒店企業一般納稅人應加強管理,重視增值稅發票的使用,選擇適當的供應商納稅人,積極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依法最大限度地抵扣進項稅額,力爭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有不同稅率的應稅項目,應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的銷售額;如不能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營改增”后,餐飲酒店企業改繳增值稅,其涉及稅目稅率繁多,餐飲酒店企業應加強對經濟業務的梳理,優化產業結構,分別核算不同稅率的經濟事項,避免核算不清而多繳增值稅。比如,酒店只提供會議場地,應該按照不動產租賃11%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而在提供會議場地的同時,工作人員提供會議服務,則可按照現代服務業的文化創意服務6%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如果場地租金收人占總收入的比重較高,以其營業額繳納11%的增值稅高于按6%繳納的增值稅額部分足以支付工作人員工資,因此餐飲酒店企業應改變經營模式,多樣化經營,服務升級,了解并熟悉稅收優惠政策,合理進行稅收籌劃,以降低稅收負擔。
教育行業涉及面廣,也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未來。財稅〔2016〕36號文規定:對列入規定招生計劃的在籍學生提供學歷教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具體包括: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并按規定標準收取的學費、住宿費、課本費、作業本費、考試報名費收入,以及學校食堂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伙食費收入。而教育投資機構、培訓機構提供的服務不享受免稅政策。
一般納稅人發生的特定應稅行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也可以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由于教育培訓行業的成本大多為人力成本,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較為困難,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如果提供非學歷教育,建議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額,比之前的營業稅率5%,稅負明顯降低。
體育服務,是指組織舉辦體育比賽、體育表演、體育活動,以及提供體育訓練、體育指導、體育管理的業務活動。體育服務企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綜合征收率3%,因營業稅是以含稅營業額為基數計算營業稅,而增值稅是以不含稅營業額為基數計算繳納增值稅,不管之前的營業稅率是3%還是5%,增值稅稅負都下降明顯。而對于一般納稅人,體育服務企業固定資產購置較多,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較大,一方面因固定資產有較長的使用年限,更新慢;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較為困難,不能抵扣進項稅,可能導致稅負不降反升。對于新成立企業因建設初期購進大量固定資產,通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在短期內稅負有明顯降低;而成熟企業或者設備老化企業,很多固定資產“營改增”之前購買的,因無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可能導致稅負大幅增加。建議成熟體育企業或設備老化體育企業一般納稅人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額。
“營改增”政策整體上來講,利國利民,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所涉及的每個行業都減輕了稅負。微觀來看,并不是每個企業都享受到了“營改增”的改革紅利。因此,有必要對“營改增”政策進一步細化和優化,助推我國經濟的騰飛,實現中國夢。
增值稅通過進項稅額抵扣來轉移稅負,從而避免重復征稅,實現由消費終端承擔所有稅款。如果在貨物、勞務或者服務的流轉過程中不能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則會中斷整個稅負轉移過程。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抵扣政策,對某些特殊的抵扣事項進行規范。如:對于一般納稅人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的重資產行業在“營改增”之前購進的固定資產是否可以按照折舊剩余使用年限進行進項稅款抵扣;人力成本占比大的行業,人力成本是否可以按照當地人均社會平均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計算抵扣稅款。
“營改增”政策下,發生應稅行為的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為500萬元(不含稅銷售額),大于500萬元為一般納稅人。這個標準相對于“營改增”之前的一般納稅人標準而言,大大提高了經營額度,使得不少生活服務企業不能直接被確定為一般納稅人,享受抵扣進項稅額的政策。并且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核算不健全,可能通過隱瞞收入、利潤等偷漏稅,不利于稅收征管,不利于督促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因此,建議適當降低一般納稅人標準,將更多的生活服務企業納入一般納稅人范圍進行增值稅征收管理,這樣,一般納稅人就會越來越多,從而形成整個增值稅抵扣鏈條,讓增值稅繳納在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得以延長和閉合,既可以降低企業的實際稅負,也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國家稅收體系的完善,便于政府稅收征管。
稅收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杠桿,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重要工具,其本質是一種分配關系,是國家參與企業分配的一種手段,稅率的高低,決定了企業分配給國家利益的多少。既要保證國家稅收收入,也要保護納稅人的權利,適當降低稅率,減輕企業稅負。低稅率帶來低稅負,低稅負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設立更多的經濟實體,更多的經濟實體帶來更多的稅收。
當然,在低稅率情況下要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水平,必須規范稅制,做到稅負公平,所有經濟實體都必須依法納稅。降低稅率犧牲了稅收的強度和深度,但保證了稅收的寬度和廣度,保證了稅收法律法規得以有效貫徹執行,有效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的數量和質量。
總之“營改增”政策實施是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我們必須對“營改增”政策深入了解、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不斷調整,逐步完善,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減輕企業的稅負,促進企業的發展。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第36號).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Z].北京:2016.
[2]張剴.全面營改增是意義重大的稅制進步[N].中國稅務報,2016-03-25(5).
[3]田乃潔.生活服務業營改增政策分析與解讀[J].注冊稅務師,2016(6):29-31.
[4]卿平.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體育服務業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5):11-16.
[5]周翊,高力群,唐曄.生活服務業營改增的政策要點及應對[J].中國稅務,2016,(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