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
建筑行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形式,具有資金投入密集、人力資源需求大及產業鏈較長等特點,這些特征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在實現當地經濟增長、提供多元化就業機會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征收營業稅,會導致建筑行業的稅負進一步提升,具體可表現為企業購買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造成行業成本上升,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發展困境;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征收增值稅,可以有效發揮增值稅的稅收中性作用,建筑行業外購資產所形成的進行稅額可以實現環節性抵扣,在降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成本的同時,實現了整個產業鏈價值的增值。在建筑行業實行營改增,是我國進行產業結構轉型、調控經濟發展增速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進行行業性結構性減稅的關鍵舉措。營改增的實施,使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更加合理,有效保證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的稅收征管體制趨于完善,行業性減稅取得實質性效果。
增值稅作為一種流轉稅種,其計稅依據更加合理、科學。具體來說,增值稅是對增加值增稅而非銷售額增稅,以全部的銷售額增稅,不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也不能實現價值循環中的成本抵扣。而將建筑施工企業價值循環中的價值增值部分作為計稅依據,有效避免了只將總體銷售額作為計稅依據的弊端,從而使產品、勞務等銷售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得以抵扣,增加值的計稅方法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更具可實施性,也使得增值稅在建筑業的應用成為可能。產品增加值可以表現為貨幣形式量化的產品價值增長量,但就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建筑增加值則是指以建筑行業產品和勞務為主,貨幣為主要表現形式,在特定時期內實現的成果增加和價值提升。增加值的概念具有相對普遍性,既可以表現為產品價值的提升,也可以表現為企業的新創性價值,還可以表現為經濟的整體性增長,故將增加值的概念應用到建筑施工企業內部,不僅可以反映出建筑施工企業增加值的量化額,還能夠充分反映各階段、各領域甚至各個業務對建筑施工企業整體性增長所做出的貢獻率。因此,根據計稅依據的特點及行業的特征,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征收增值稅具有可實施性、可應用性。
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具有行業廣泛、產值集中及產業鏈較長等特點。行業廣泛是指建筑業不僅包括建筑設計、施工等企業,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建筑裝飾、管理等企業,行業范圍較廣,數量眾多;產值集中是指建筑行業多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即一項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流動性資金及固定資產,相比于其他行業,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投入量較大、產值較高;產業鏈較長是指建筑行業作為產業鏈的中心,與上游及下游企業具有緊密的聯系,建筑施工企業本身的發展會影響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產品及設備供應商等,也會影響分包工程商、承包工程商等。建筑行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其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及就業狀況等產生重要影響,必須合理規劃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路徑及稅款征收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2011年,建筑行業總產值117734億元,同比增長22.6%,營改增后,建筑行業總產值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受到我國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增速有所下降,但建筑行業絕對數值仍然在加大,到2016年,建筑行業總產值193567億元,同比增長7.09%,建筑行業增加值49522億元,同比增長6.6%,這些數據進一步說明,營改增并不會使國家的稅收利益受損,也不會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在建筑行業內部實現營改增的改革,具有相對合理性。
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營業稅改增值稅前,國家就規定了對建筑行業的某些行為在一定標準條件下征收增值稅,如《關于納稅人銷售自產貨物的通知》中規定,納稅人簽訂建筑施工合同且以總包或者分包的形式進行生產經營,符合增值稅納稅標準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對其應稅行為征收增值稅,不符合增值稅納稅標準的,應當按照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取得的銷售額,依法繳納營業稅。這說明,在營改增政策正式實施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就出現了營業稅向增值稅靠攏、過渡的趨勢,并在一定范圍內得到了實施。將建筑行業部分業務從營業稅的征管范圍納入到增值稅的征管范圍,體現了增值稅稅種作為流轉稅的實際優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進行稅制改革的要求。在建筑行業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行,體現了營業稅稅制體系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建筑施工企業業務的發展需求,而增值稅納稅體系更能反映建筑施工企業產業增加值的實際狀況,也利于國家進行稅收征管的多元化探索。當然,伴隨我國稅收管理體制的逐漸成熟,營改增在技術和制度層面具有了良好的實施條件,在建筑施工企業對業務進行增值稅的全面繳納具有了可行性。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稅負具有雙重影響。一方面,營改增的實施,使企業在一定范圍內購入的固定資產等進行稅額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扣除,減少了應納稅額,稅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另一方面,對于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由于抵扣程序并不完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無法進行進項稅額抵扣的因素依然存在,使得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加重。具體來說,一是建筑施工企業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其人力資源成本占到發生總成本的30%以上,但由于人工費用不能進行流轉,故不能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二是建筑施工企業與傳統制造業相比具有生產周期長、資金投入量大、用料品種多及施工區域廣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原材料來源不可能總是從上游企業中獲得,其內部占有相當比例的原材料會從個體工商戶、小規模企業等地方購買,但由于這些單位不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質,決定了購買所產生的進行稅額無法得到有效的抵扣,即此類進項稅額排除在增值稅抵扣制度的系統之外,這又會進一步加重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三是建筑施工企業的客戶,出于價格、質量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往往會自行采購原材料,即在建筑施工企業施工的過程中由客戶提供原材料,這樣原材料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無法得到有效抵扣,這樣就進一步加大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利潤和現金流兩個方面。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報表,企業利潤是銷售收入減去相關成本、費用后得到的凈值。就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內部管理費用、市場利率及應收應付往來款項目的增多會進一步加大企業負擔,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的經營成本上升,營改增后,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建筑施工企業的銷售額扣除相關進行稅額后得到的純收入,這樣會導致企業的應納稅額減小,內部收益增加。另外,增值稅作為流轉稅種的優勢顯現出來,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將從上游供應商及購買固定資產等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法定形式進行抵扣,企業的費用支出會隨著抵扣項目的發生而進一步降低。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內部資金流入及流出的重要報表,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具體來說,現金流量表的制定基礎是資金的收付行為,即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區別于權責發生制的形式,也就是說,建筑施工企業內部一項業務的發生,在征收營業稅的階段,是以實際收到的銷售款作為納稅的依據,而改為增值稅后,建筑施工企業往往需要按照完工百分比的方法確定某項工程的完工進度,進而核算出應納稅額,這與以前的納稅方式相比會產生一定的時間差。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實施增值稅改革,使得企業內部的現金流出在更長的時間段內推遲,資金的時間效用進一步擴大,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有益作用得到體現。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財務人員的影響和對預算管理的影響兩個方面。首先,營改增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多方位的,建筑施工企業具有其自身的行業特殊性,按照傳統的納稅思路,營業稅的確定、核算及繳納等環節比較復雜,但營改增后,營業稅計稅方法與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存在本質性不同,它不僅包括稅費的核算,還包括抵扣項的確定、審查等分析過程,這就對內部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營改增的稅制變動,建筑施工企業內部要積極組織財務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與學習,尤其是要通過培訓等方式掌握必備的增值稅專業技能。其次,營改增會對企業預算的制定產生影響,在繳納營業稅階段,各建筑施工企業預算編制并不完善,但由于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價稅合一取得的收入,因此根據經驗所建立的預算標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營改增后,銷售收入和應交稅費并行存在,建筑施工企業的應納稅額發生改變,建筑行業的成為中間產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可抵扣額依據行業不同、稅率不同進行多元化處理,這加大了建筑施工企業確定成本費用的難度,從而使得內部投標工作無法有效展開,而投標價格則會影響預算方案的制定,進而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經營產生影響。
[1]趙志.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J].會計師,2017(4):14-15.
[2]岳閩紅.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6(24):161-162.
[3]白騫,王亞楠.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影響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2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