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曉梅
近年來,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中國的環境狀況也不容樂觀。2013年霧霾極端天氣幾乎籠罩了全中國,使得環境問題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2014年APEC峰會上,習近平提出:“我們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資源節約,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可見,環境問題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2015年,對首批74個城市開展監測考核,結果顯示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達到28.8%,并且伴隨著重污染天氣高發,環境突發事故頻頻發生。一年內相繼發生了福建漳州古雷石化(PX)項目爆炸、天津港“8·12”特別重大事故等一系列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說明了我國長期以來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帶來環境方面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凸顯。
隨著現實問題的產生,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的方法應運而生,針對該體系的研究也成為了理論與實務界的重要課題。企業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直接關乎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結果的好壞,反映了企業環境績效管理的成效。作為環境績效管理的關鍵部分,評價體系影響著最終評價意見的形成。建立一個符合我國企業情況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有助于企業改善環境績效,確保企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行,對于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企業環境治理雖然有所成效,但是卻忽略了對環境效益的重視。在環境績效指標方面,缺乏環境效益指標。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只是單純地反映了環境領域的業績,無法判斷經濟效益的情況。在環境管理取得的成效方面,企業也僅是說明了年度內沒有重大或特大污染事故發生,但是并沒有揭示相關的環境投入,只有企業年度總環保投入。每個具體的環境行為的經濟效益無從得知,沒有量化的計算分析來表明企業環保投入與效益之間的關系。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也沒有將企業環保設施投資收益,節能收益等效益指標納入其中。
從指標的設計角度來看,指標類型主要與企業內部因素相關,對企業之外的相關因素考慮較少。缺少公眾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管理的評價,企業參與的環境訴訟等外部因素的指標。關于企業經濟活動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等信息沒有得到企業足夠的重視,更多的是從企業內部出發,考慮相關影響,缺乏對企業外部不經濟性的考慮。
現有的指標體系隨意性較大,各行業沒有統一標準,指標體系比較混亂。評價指標體系繁雜,指標之間缺乏層次性,并且存在重復交叉的情況。重污染行業的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空氣污染的防治成效與環境負荷的部分指標均涉及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等情況,減廢項目與效益即包含了廢棄物資源化情形等相關指標。另外在廢棄物污染的防治成效中提及了經檢測污染物排放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這一情況可以在企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指標體系中綜合反映。企業目前只是在現有的指標體系中簡單粗略地羅列各項環境數據,并沒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層次關系,不利于整個環境績效評價工作的進行。
重污染行業作為環境治理的重點對象,目前還沒有針對該行業建立一套合理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首先,國內缺少指導重污染行業環境績效評價工作的法律文件和權威意見。其次,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質量低也是阻礙其發展的原因之一。重污染行業對環境最具影響的三項重要內容是:企業年度資源消耗總量、企業排放污染物是否達標以及資源的循環利用情況。關于這幾項內容,披露的公司比例和信息質量都偏低。
企業環境治理是其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有關環境信息公開的內容太籠統不具體,導致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質量低、不全面,直接影響了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的工作效率,因此要完善該方面的法律制度,將環境信息公開與環境績效披露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中,為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提供更為豐富和全面的數據,對于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在制定環境目標時,要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環境保護的總目標層層分解到各級主管部門和生產環節,在制定環保目標過程中還要體現企業的環境效益,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更新環保設施,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環境成本,將企業環境經濟效益納入到企業環境總目標中,加強了企業環境治理的同時,符合企業的利益發展要求,為其進行環境管理提供持續的動力。
對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評價的過程,也是對企業環境風險進行實時監測的過程。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廢棄物排放不達標,生產事故頻發,周邊環境質量狀況較差時,預示著企業存在的環境污染風險或者事故隱患,此時要做好企業的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在重污染行業環境績效評價過程中要始終貫徹環境風險管理的理念,有助于企業及時發現環境事故潛在危險,及時開展應急處理,有效遏制污染的進一步擴散,避免環境事故的愈加嚴重。
在對企業評估結果進行反饋的過程中,企業要安排專門的人員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出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結果報告書。管理者根據報告書制定下一階段的環境目標,并將環境績效目標層層分解。確定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對重要指標進行監控,然后制定具體的計劃。在不斷反饋改進企業環境績效管理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環境績效管理的效率,逐漸降低生產銷售過程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最終實現綠色經濟的發展模式。
企業環境績效評價對于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構建一套適合我國企業情況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企業開展環境績效評價的目的在于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在正確認識該方面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及時提出改善企業環境績效管理的措施,在持續地評價與改進的過程中,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效率,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環境管理活動。
[1]畢茜,顧立盟,張濟建.傳統文化、環境制度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J].會計研究,2015(3):12-94.
[2]劉運國,劉夢寧.霧霾影響了重污染企業的盈余管理嗎?——基于政治成本假說的考察[J].會計研究,2015(3):26-94.
[3]楊明.企業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基于平衡計分卡視角[J].商業會計,2015(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