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童
管理會計于19世紀起源于英國,但由于管理會計主要使用是對于企業內部管理,其核心落腳點在于管理功能的實現,因而發展不如對外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財務會計,故而長期以來管理會計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應用方面都比較滯后。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現代企業的管理水平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企業的管理水平高低決定了企業能否發展長遠,而要實現精細化的管理就必須依靠管理會計的應用與創新,因此本文以現代企業的管理會計應用為研究對象,探究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與創新,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要想清晰的了解管理會計的應用問題與創新對策,就必須掌握管理會計的內涵,我們可以從CIMA(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的課程模塊設置來分析,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管理會計的企業板塊,該部分內容是管理會計的基礎內容,主要是一些關于企業戰略管理把握的內容,這是管理會計企業屬性的重要體現;第二,管理會計的財務板塊,該部分內容主要與財務會計較為重合,但差別在于財務會計會關注每個具體會計科目以及每筆項目的記錄,最終目標是形成財務報表;而管理會計更多關注可控科目的控制管理,還有各種可規劃內容的管控;第三,管理會計的績效板塊,該部分內容比較關注企業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等組織行為學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對于企業管理決策方面也有所涉及。
眾所周知,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管理人員最為重視的內容,因為財務會計指標決定了企業的融資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因為監管機構、金融系統與資本市場對于財務會計指標都異常重視,故而對外披露自身財務運營狀況的財務會計會受到領導的格外重視。相反,管理會計發展較晚,且傳入我國的時間不久,加之管理會計的理論體系并不完善,應用流程并不明晰,且管理會計多是對內的管理性應用,故而管理會計并沒有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管理會計的地位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多數是財務會計的一個依附,部分企業干脆就不知道管理會計這一概念代表什么內容。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會計政策主管的財政部對管理會計的引導也存在不足,從而缺乏統一的管理會計規范去引導企業使用管理會計工具。
如前所述,目前管理會計在大多數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即使部分企業對管理會計有過應用,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應用層次低,難以真正對現代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發揮應有的促進作用,由此引發了現代企業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的質疑。相比于財務會計的可量化與指標化,管理會計的內涵與外延更加廣泛,管理會計由于要服務于企業管理層,為企業的管理層提供會計財務信息,同時兼具決策、控制、規劃、考核等工作,因而定量與定性指標都要編制,但由于財務定量指標更為形象,故而許多企業管理人員直接認為管理會計還沒有財務會計有用,認為管理會計只是對財務會計指標的再應用,部分企業甚至將財務會計的人員與材料當成管理會計,將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造成現代企業管理人員的誤解,主要是管理會計應用缺乏制度規范,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應用層次低,現代企業管理實務中管理會計的內容不詳實、不全面、不貼近實際應用。
由于管理會計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應用晚與層次淺,目前國內無論是在高校還是相關會計協會組織,都沒有建立起管理會計人員專門培育體系,這是當前高端管理會計人才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當前我國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尚未職業化,因而政府、學校及培訓機構都對管理會計的教育不夠重視,從而也造成了我國高端管理會計人才比較稀缺。除此之外,當前國內也缺乏權威的管理會計協會組織,目前CIMA(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是全球管理會計最權威的組織,但目前也就國外大型企業有所應用,國內在這方面的重視度不夠,因而學員多數不重視管理會計資格證的考試。事實上,財務會計有統一的會計準則來規范,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在國內也非常權威,因而其考試在就業方面比較吃香,故發展較快,而管理會計并沒有統一的規則與規范,故而學生都不會太重視管理會計知識的學習。
加大企業管理會計宣傳,堅持政府主管部門與企業管理人員協同推進的推廣方針,是推動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廣泛應用的關鍵。首先,財政部作為我國會計政策的主導性機構,財政部加大管理會計的宣傳與使用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繼而有利于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對管理會計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財政部應該主動制定一套符合我國企業管理實際情況的管理會計準則,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對管理會計重要性的認識;其次,企業管理人員是管理會計成果的直接應用者,其應該對管理會計的發展肩負起推廣使用與應用反饋的責任與使命,要推進企業管理會計職業化的進程,真正使得企業的管理決策科學化、合理化及理性化;最后,必須充分重視對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會計知識培訓,對于上市公司要聯合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對其高管進行專項培訓,使得企業管理人員高能用管理會計成果、敢用管理會計信息、會用管理會計指標,真正提升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效能。
回顧財務會計的發展歷史,具有統一的會計準則與規范是財務會計快速發展的重要助推因素,也有利于財務會計的職業化發展,最終促進大家熱衷于財務會計知識的學習,管理會計要想真正得到快速的發展、應用與創新,就必須加快制定管理會計規范,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來提升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的整體質量,具體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在企業外部,以財政部為核心的會計政策制定與管理機構必須出臺管理會計準則,形成業內統一的管理會計規范,促使管理會計內容的標準化,這不僅有利于管理會計的推廣與發展,而且還有利于管理會計質量的提升;第二,在企業內部,要制定嚴格的管理會計工作規范,對管理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績效考核的規定都要非常清晰,確保管理會計成果質量,從而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特別要指出的是,傳統的財務指標是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參考依據,如ROE、ROA、ROI等,但在企業實踐運營中,單獨通過財務指標很難判斷企業經營全貌,管理會計必須重視非財務指標,如客戶滿意度、市場競爭趨勢等。除此之外,無論是對外統一管理還是對內規范運營,都必須要建立必要的激勵約束機制,否則管理會計的實踐應用就成為一句空話。
毫無疑義,當前會計教育體系對于管理會計的教育不夠重視,從而使得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都出現了滯后,因而要想真正實現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就必須加速會計教育體系改革,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會計行業是一個極其嚴肅與規范的技術應用性行業,單憑學校教育難以保證從業人員的素質符合市場的實踐需要,因而在我國要加速會計教育體系的改革,必須實行學校教育與協會管理并行的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具備相關資格與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置管理會計專業,實力較弱的高校可以設置管理會計課程,提高會計類學生對于管理會計的認識,夯實會計專業學生的管理會計知識;第二,政府還應該支持培訓學校等機構加大對從業人員管理會計知識的培訓,形成學校教育與培訓機構相結合的管理會計學校教育體系;第三,國內應該在政府會計主導機構財政部的支持下成立管理會計協會,真正實現對管理會計從業人員的統一管理與就業后的再培訓,同時也可以加強對企業管理會計運營的規范;第四,應該將管理會計內容納入到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核心內容,提升管理會計在政府、企業及個人心目中的重要度。
結論:總而言之,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精細化管理是現代企業實行自我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而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就必須加強管理會計的應用與創新。當前,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尚未被重視、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應用層次低、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精細化管理中尚未職業化是我國管理會計應用與創新面臨的核心癥結;在此背景下,我國應該堅持政府主管部門與企業管理人員協同推進的推廣方針、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來提升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的整體質量、實行學校教育與協會管理并行的管理會計人才培育體系,通過宣傳、激勵約束及教學培育三管齊下的辦法,推動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優化與創新實踐。
[1]劉曉星.對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中運用的思考[J].納稅,2017(32).
[2]佟成生,許素蘭,李扣慶,梁淑屏.中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J].會計研究,2014(09).
[3]于海鷹.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淺談[J].全國流通經濟,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