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妍 段世民
鄉鎮醫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鄉鎮醫療衛生單位履行職能,為鄉鎮人民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物質基礎。加強鄉鎮醫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充分釋放各類資產的潛力,使鄉鎮醫療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邁向更加科學規范化階段,提升鄉鎮醫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經濟效益,更好地推動鄉鎮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貫徹財政部《關于開展2016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河源市鄉鎮衛生醫療系統于2016年對本系統國有資產開展了清查工作。為保證資產清查的圓滿完成,各鄉鎮衛生院加強領導,都成立了由單位一把手任組長的清查組織機構,由資產使用部門的負責人為該部門資產清查的責任人,并要求各資產清查人員堅持實事求是,真實反映資產存在的現狀,不得弄虛作假。
通過資產清查發現,目前河源鄉鎮醫療事業單位(主要是鄉鎮衛生院)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基本良好,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按規定建立和執行離任審計制度,基本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但由于歷史遺留和體制上的原因,河源鄉鎮衛生系統國有資產管理在資產使用效率、資產登記、資產處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河源市鄉鎮醫療衛生系統國有資產管理清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資產管理理念有偏差
近年來,隨著政府和社會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及加強,鄉鎮衛生院有關領導也意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資產管理理念還有偏差。在執行實施環節,部分鄉鎮衛生院對國有資產“重占有、輕效率”管理觀念還在盛行,認為資產越多越好,對于實物資產的維護不重視,不夠關注實物資產狀態。少部分單位沒有深切認識到單位國有資產的“國有”性質,不注重資產處置的要求和程序,隨意進行資產處置。
2.資產管理制度指引不足
雖然鄉鎮醫療事業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基本健全,但不少單位沒有專門制定具體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對于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指引不夠全面,尤其是資產處置等非常規性資產管理工作,操作不規范,容易發生風險。
3.資產管理方法及技術滯后
大多鄉鎮醫療機構各類資產設備與儀器種類多、數量大,使用科室分散,加上多數單位還采用以前的管理方法,多數采用按照部門管理的方法進行管理。這樣就不能把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協調統一起來,清晰的劃分管理權限和責任,并落實到管理部門與使用科室。各類資產的賬面價值由財務部門統計記錄,實物則在使用部門,管理職責在管理部門,造成記賬、管理和使用分屬于三個不同的部門,不利于資產的管理與維護。各資產使用管理部門沒有賬目或賬目不全,其使用狀態也不明確,曾出現固定資產已經被捐贈或報廢,但財務部賬目依然存在的情況。
目前河源市不少鄉鎮醫療事業單位使用手工記賬方式登記管理資產,信息化設施滯后,各部門沒有辦法進行資源共享,造成資產管理中資產閑置與資產短缺并存的局面;對各類資產的處置沒有統一的標準與流程,資產處置沒有標準化,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與浪費。
1.土地及建筑物沒有相關產權證書
河源市各鄉鎮衛生院屬于國有事業單位,大部分建筑物建設年限已久,部分建筑物沒有土地使用證及產權證書,還有些因領導更換,土地的取得及建筑物有關建設文件已經不得而知,也有些是一直沒有辦理,或者因種種原因辦理未果。由于衛生院沒有相關產權證書,有些鄉鎮衛生院還發生土地被村民占用,無法追回的情況。
2.車輛購買、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各單位的車輛購買、上牌及使用相對規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社會捐贈的車輛沒有登記,有些已經使用幾年了,一直沒有登記;有些報廢的車輛沒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車輛已經不再使用,但賬目上還一直在掛著,沒有進行后續的處理。
對各工段的運行參數在線檢測,定期取樣化驗,測定COD、氨氮、總氮水質參數,得到運行參數與實驗結果的關系,分析各工段的生物處理效果。COD、氨氮和總氮的測量方法均參照國標法。
3.通用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用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設備管理混亂,缺少專職人員管理,有的設備是賬上有而實際清查中找不到,也有的實際上有而賬上沒有登記;還有使用責任人不清楚,設備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以致使用年限縮短,有些報廢了也沒有進行及時處理;甚至有些設備丟失,而找不到相應的責任人。
4.貨幣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部分鄉鎮衛生院貨幣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較多,比如使用現金發放工資,大額資產購置使用現金支付等,個別單位出現銀行存款盤盈的情況。
5.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因醫療部門存貨相對比較特殊,種類繁多,有效期長短不一,存放的地方也不在一處,因藥品每天都有出貨,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還在使用手工記錄庫存,導致單位的賬目不能及時反應庫存,并且盤點起來比較麻煩,以致有些單位很長時間不進行藥品的盤點,造成賬實不符。
對上述在鄉鎮衛生系統國有資產管理清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了解到造成以上問題既有體制機制上的原因,也有經營管理上的原因。由于河源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歸屬為事業單位,因此其國有資產的管理要依循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普遍規律,再結合河源市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河源市鄉鎮醫療衛生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建議。
首先,管理層領導應該改變固有傳統的資產管理認知,不能僅重視單位資產的總量增量而忽略已有國有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從領導做起,重視國有資產管理,使各類資產的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實施辦法》等的規定進行資產管理。
其次,應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或崗位,甄選有資歷的資產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其素質和業務能力培訓,使其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發揮效用。
再次,進行全員培訓,樹立單位全員重視國有資產的觀念,使其在使用國有資產的過程中按照要求使用與維護。
鄉鎮衛生機構應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根據各個鄉鎮醫療機構自身的特點進行國有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規范國有資產各類使用行為。
在固定資產財務管理中,鄉鎮醫療機構應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專門的管理。
設立“資產賬簿”對所有的資產進行登記,并根據實際變化及時更新,實現資產的賬實相符;
建立隨資產“資產卡片”,明確使用部門、使用人、使用地點、時間等信息,以便明確責任;
落實固定資產定期盤點清查制度,并由專人監督審查定期盤點的執行情況,真實了解固定資產數量、盤盈、盤虧及報廢等情況,保證單位能夠掌握固定資產狀態,以便準確確定固定資產的采購需求和進行報廢處理。
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程序處置國有資產,做到“遵守規定、程序規范、文件齊備”。
信息化能夠實時掌握資產的狀態,固化資產管理的業務流程,減少人為因素、實現資產管理標準化。將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置于信息化的控制之中,有利于保證資產的安全,有利于實施資產數據的共享,有利于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因此鄉鎮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積極推動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盡量建立與完善醫療機構的信息化系統,對資產的購置、入庫、出庫、使用、處置等各個環節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實現對資產管理的全面控制,并加強資產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升資產信息化管理水平。
對于河源市某些較小的鄉鎮醫療單位,由于業務量較小,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單獨自行建立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利用財政部門提供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固定資產的統一化在線管理,實現快捷方便的資產清查,提高資產管理信息化效率。
應通過調研與評估,確定醫療機構的資產配置標準,以此來配置每個鄉鎮醫療單位的資產。醫療機構在配置資產的時候既要要考慮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配置標準,做到既防止短缺又防止盲目配置,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
設備的配置還要考慮設備使用人員的水平,設備的使用環境、使用效率等因素。將設備充分利用,避免閑置,以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
綜上所述,資產管理工作涉及部門多、人員多,比較復雜而繁瑣,但又十分重要。鄉鎮醫療機構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使其保值增值,降低醫療機構的運行成本,既能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又能促進本地區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1]穆冬枚.加強醫療衛生單位資產管理的思考.會計師,2009(1).
[2]張宇.衛生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探討.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8).
[3]王春艷.淺析公立醫院內控制度下資產規范管理.西部財會,2017(3).
[4]徐家全.醫療衛生機構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經營管理者,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