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燦 王 亞 王玉麗
近年來,農業科研單位事業發展的各項改革工作快速推進,事企脫鉤、管辦分離、研究單元整合、學科調整等,這些新形式、新變化,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也制約了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提升。為了提高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發揮固定資產最大效能,必須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固定資產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
1.資產配置缺乏合理規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農業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沒有建立固定資產內控的管理平臺,沒有建立共享機制進行固定資產統籌使用。科研人員在申報項目時,對具體的專用設備、通用設備配置信息進行統計和分析時沒有從單位的整體需要去考慮,更多的是從本項目自身的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預算購置,等科研任務完成以后,通過這些項目購置的科研儀器成了擺設或者長期閑置。專用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資產配置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是影響科研單位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2.重資金,輕資產現象較為突出。農業科研單位重資金管理、輕實物資產管理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單位年度考評的重要指標大多是單位成功申報多少項科研項目,預算資金多少,到賬經費多少,資金的使用、流向、債權債務等,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般不納入考核范疇。一般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安全完整情況、保值增值情況的關注不高。對購進的固定資產缺少有效的維護和保養,嚴重影響了資產的功能表達和使用壽命。科研工作對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等的要求較高,由于缺少對部分固定資產的日常化管理,設備出現問題成為常態,導致在科研工作的實驗室環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很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危及到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旦設備出現問題將會給單位造成巨大損失。
3.資產管理缺乏剛性約束,內部控制基礎不牢,增加后期管理難度。目前農業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的管理主要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負責,有的也同時配有以科室、課題組為單位的兼職資產管理員。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并建立了相應的資產管理體系,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工作中執行并不是很到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缺乏剛性約束。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人員崗位變動、離職、退休時未辦理固定資產交接手續;科研、辦公場所調整時對原來的固定資產處置不規范;部門、機構合并撤銷相關的固定資產沒有辦理移交手續;不同來源的橫向、縱向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異地使用的可移動固定資產,游離于單位資產監管之外。財務部門僅僅就購買發票上的固定資產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登記,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僅僅停留在管理數據范疇。上述問題的出現,不僅會增加后期資產清查的難度,同時還可能伴隨“暗箱操作”等不良行為,使資產管理秩序更加混亂。
4.資產清查體制不夠規范,執行力度有待加強。目前,大部分農業科研單位缺少基于資產清查的規范體制和管理系統,對資產管理不周和資產去向不明等現象過于放縱。有些單位一年清查一次固定資產,清查的內容僅包括數量、安放位置和部門使用情況等,而對于資產的使用人、損壞情況、更換情況等內容沒有進行詳細的統計,這樣的清查方式會使問題越積越多,從而形成賬實不符的局面。有些單位多年進行一次清查,很多資產信息均已失效,難以核實。因此,資產清查體制的不規范是造成資源配置不合理、資源濫用的重要原因。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屬于國家資源,清查力度不夠會影響到國家資源的利用率,進而違背打造節約型社會的政策初衷。
5.部門間合作意識淡薄,溝通少。科研單位各部門間存在壁壘,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缺少對資產購置和使用的溝通,從而使單位中存在大量的閑置設備。很多部門購進其它部門已經配置的設備以后,僅僅用過幾次,甚至有些只使用了一次就被閑置,這是嚴重的資源浪費行為。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到單位部門間的關系,也會增加國家的財政開支,加劇國有資源緊張的現狀。
1.健全和完善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為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也能夠使得固定資產的配置和管理有據可依。基于固定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中應該包含以下內容:明確資產配置中存在的資源浪費問題,并就每一個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和規范說明。此外,內部控制制度中還應該進一步明確固定資產的預算制度和報廢制度等內容,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為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2.強化對固定資產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屬于國家資源,加強對國家資源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應強化相關人員的科學管理意識,優化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其次,要將固定資產管理成果列入到績效考核制度當中,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使資產管理工作受到足夠的重視。最后,借鑒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制定精細化固定資產管理方案,保障管理工作規范開展。
3.建立固定資產監督體制,加大固定資產的清查力度。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監督應該從內外兩方面強化。一方面,單位內部應該成立專業的監督小組,設立資產監督部門,加強對固定資產運行的內部監督。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加強對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督,避免其中存在不良行為。此外,加大固定資產的清查力度,創新高效的清查方式,也是避免資產管理混亂的重要舉措。目前大多數單位都使用了國定資產管理信息化錄入系統。財務數據僅僅停留在錄入狀態。首先,應該建立固定資產信息數據庫,完善單位固定資產的原始信息。在其基礎上,將每次清查結果錄入系統,進行比對和分析。其次,由于清查工作較為繁重,在實際開展時可以建立基于單位各部門資產信息溝通的平臺,清查人員可以通過各部門提供的資產信息,理清清查線路,盡快得出結果。
4.規范資產登記制度,堅持物人相符,物物清楚的基本原則。規范資產登記制度,可以為資產管理提供依據。因此,農業科研單位應創新資產登記制度,規范資產登記秩序。為了避免在登記中出現錯誤,可以通過電腦系統進行實時記錄。
除了上述對策以外,為了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還應加強對各種敏感資產的日常化管理,包括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等,確保配置資產的價值得到最大體現。
結論:綜上所述,為了保障國家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科研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對固定資產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監督體制,加大固定資產的清查力度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舉措。農業科研單位各級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繼續深入探究固定資產的管理問題。
[1]何守才,顧軍,周華,等.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與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3):268-271.
[2]汪國芳.農業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管理淺析工作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14,(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