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露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給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行提供了條件,基金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地位逐漸突顯。隨著資產數量的大幅度提高,怎樣提升募集資金應用的規范性,防止貪污腐敗現象出現顯得極為重要。在基金運作管理過程中,因為存在諸多風險因素,給基金整體應用安全帶來了影響,這就要求我們結合各個風險因素,做好基金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在提升基金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基金公司的健康發展。
(一)籌資風險。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籌資工作作為公司開展生產運營工作的入手點,當管理方式出現失誤時,將會給籌資資金應用效益帶來影響,進而引發籌資風險出現。公司資金一般源于兩方面,一個是權益籌資,另一個是債務籌資。因此,針對基金公司來說,籌資風險主要以資本框架風險和償債風險為主。
(二)投資風險。基金公司投資工作主要劃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公司固有資產投資工作,采用證券采購和轉讓的形式實現。基金公司在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投資工作在政策許可范疇中,之后對投資審批流程加以思考,防止出現投資風險。另一個是項目性投資,其主要對子公司或者合作公司的投資。在此環節中,公司需要從戰略角度入手,對公司現金流加以探究,采用NPV方式對投資方案的操作性進行分析,保證投資方案的合理性。
(三)運營風險。基金公司的運營工作一般由中國證監會進行監管,公司業務涉及了基金募集、基金營銷以及基金管理等。在基金營銷環節中,財務風險一般表現在資金預算的不精準,使得基金營銷成本遠遠高于財務預算標準,使得基金任務無法順利落實。此外,基金公司在開展基金募集、營銷以及其他工作時,如果存在違反相關標準的狀況,公司將會面臨監管機構的處罰,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損失。
(一)內部控制認識有待提升。當前,大多數基金公司已經開展的內部財務控制工作,并且構建了較為規范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是在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注重力度不高,使得內部控制執行往往停留于表面。首先,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沒有構建專業的領導授權體系,在授權范疇、標準以及流程方面缺少清晰性。甚至部分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只是根據其他公司的管理標準進行制定,沒有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加以分析,導致內部控制缺少合理性和規范性。其次,形式化較為嚴重。部分基金公司即便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是僅僅表現為紙上談兵,在執行方面力度不高。機制成為擺設,嚴重打擊了職工工作積極性。最后。決策管理缺少完善的監管體系。內部控制機制僅僅停留在業務層級,使得領導人員置身于內部控制執行范疇之外,存在一人決策的現象,給內部控制執行力帶來影響。
(二)內部控制組織較為松懈。部分基金公司在構建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崗位之間缺少相關影響的體系,把缺少充足的專業人員當作接口,把部分不兼容崗位以及部門進行融合,職工以及部門之間缺少了獨立性,這給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帶來了影響。此外,職責分配機制不完善,風險意識較為薄弱。職權重疊、職責不明確等現象頻頻出現。導致在出現問題時,無法直接找出負責人,職責主體存在缺失。
(三)內部審計注重力度不高。要想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性和合理性,需要對其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監管和核查。由于一個項目從構建開始,到具體實施,并非一蹴而成,需要因時、因勢對公司現有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修整。但是結合現實情況來說,大多數基金公司工作人員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對不能落實的環節,將其置之不理,對于外部以及內部環境的改變,沒有對其進行客觀評估和審批,更別說采用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了。
(一)提升基金內部控制意識。首先,優化內部環境。內部環境主要指給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和落實帶來影響的各種因素,涉及了組織框架、組織機構設定、職權規劃、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等多項內容。其中,需要將董事會核心作用進行全面發揮,從決策層級入手,防范風險的出現。其次,強化風險管理理念。隨著基金保障機制的不斷改變,管理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因此基金公司需要面臨的風險種類逐漸增多,需要基金公司對管理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加以防范,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降低風險發生機率。最后,樹立全面管理理念。即便內部控制作為基金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并非預示著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就能防止風險的出現,這就需要將內部控制和其他管理方式進行有機融合,相互影響和作用,以此提升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水平。
(二)構建風險控制評估體系。風險控制評估體系的構建主要涉及了標準設定、風險評估、風險處理以及風險識別等。基金公司需要結合戰略標準,建立有關的報告標準、運營標準、管理標準以及合規標準等,并且根據建立的標準來對公司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風險接受水平進行明確。與此同時,基金公司還要培訓職工風險評估以及應對能力,同時結合風險評估結果,有針對性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以便將風險發生幾率降至最低。
(三)加強內外部信息溝通。加大領導部門、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以及風險管控部門的合作力度,給公司內部控制工作工作的開展提供條件。此外,還要對內部控制體系運營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基金公司需要將內部審計部門具備的監管功能全面發揮,實現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完美融合,從而優化風險管控效果。
(四)加強IT控制與流程控制的整合。當前,基金公司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普遍存在IT內部控制和與基本流程控制相背離現象,例如法興事件。現階段,基金領域在操作以及風險防控方面,采用的方式主要以輔助技術為主,對此,需要借助現代化技術加以管控,應用信息技術對公司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監管,并將強IT控制和管理流程進行融合,在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信息化的基礎上,還能將各種風險把控在合理范疇中,提升基金公司財務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基金公司在開展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時,將會遇到諸多風險因素,這就要求公司在運營時,財務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公司資產情況以及運營需求,對公司潛在的風險加以探究和識別,并且借助現代化技術,將風險發生機率控制到最低,在保障基金流動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效益的最優化。
[1]韓愛紅,付桂彥.企業創投基金運行中財務風險控制重構[J].財會通訊,2016,(02):97-99.
[2]畢舟,吳復成,代翔,黃捷.集團企業社保基金財務風險控制探討[J].審計月刊,2017,(01):49-51.
[3]梁琳琳.社保基金財務管理風險的把控[J].新經濟,2016,(18):58.
[4]華蓉暉.社保基金的風險管理和財務治理[J].中國社會保障,2014,(0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