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欣 金 環
(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0)
因為通貨膨脹率引起的較高的利率會導致銀行的利潤變小,大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為了抑制經濟生活中的高通脹現象、降低通脹的目的,普遍性地采用貨幣緊縮性政策。不少國家放松管理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的同時,要求他們將資本充足率提高,來控制信用危機和潛在的危險。傳統的融資方式機會成本的提高,會導致商業銀行維持流動性的成本提高。商業銀行為了規避資本充足率所帶來的風險,需要加快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從而降低商業銀行的風險。
任何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商業銀行亦是如此。獲取利潤是金融產品創新的核心和前進的動力。商業銀行通過對未來的機會和趨勢進行科學地預測,對金融產品進行創新,搶占市場份額。商業銀行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降低企業成本,來達到利潤的最大化。因此,對商業銀行而言,為了降低經營成本,應該不斷的進行新的金融產品創新,從而促進銀行的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客戶的流失。
投資回報率的不確定性以及巨額的資本損失都有可能是因為利率的劇烈波動。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促使人們不得不進行新的創新,來創造改善利率風險的新工具。
由于科技水平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迅速發展,這大大的促進了金融產品創新。當新的技術能夠降低商業銀行的交易成本,創造新的金融產品吸引公眾或者普及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支付寶、余額寶的應用。
雖然,近些年我國銀行的金融產品種類繁多,可謂五花八門,涉及到人群的方方面面,但這些金融產品大多都是復制國內外同行業間的模式和產品,缺乏自主創新性。銀行之間產品趨向同質化,自主研發能力匱乏。主要的原因在與銀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營銷策略上,忽略了新產品的開發與維護,忽略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有違企業的經營原則。
由于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的現狀,缺乏對于金融產品的長遠規劃。雖然銀行為了自身的短期利潤爭先恐后的推出新的金融產品,但是只重視產品更新速度和效率,卻忽略了產品質量與服務,缺乏與消費者的信息交流與溝通,管理系統不規范,產品研發盲目跟風,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缺乏層次,嚴重影響了產品的整體性。
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不注重產品的研發或也不重視招納技術人員,在管理體系中存在許多問題。沒有形成良好的內部溝通體系,做到上級與下級的橫向溝通;新產品的開發與市場營銷沒有良好地結合,導致產品的服務性滯后,針對性不強,造成的一些新產品向市場推出后收益較低,市場反應平平。除此之外,由于科研資金不足,我國商業銀行在研發新產品、新業務上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甚至由于社會環境因素,一些正在研發中的新產品、新業務被扼殺在搖籃中。
首先,商業銀行可以成立有關金融產品創新的部門,規范創新流程、完善溝通體系,創建研發團隊,保證資金充足,制定相關產品創新的戰略規劃,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結合銀行自身的特點及市場定位,充分利用銀行業內部的各種資源優勢,來確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加企業競爭力。
其次,根據市場需求和市場定位將市場細分,實行產品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需要強大的研發團隊以及對于新技術的敏感程度。商業銀行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大力發掘金融創新中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我們應創建交流經驗和培訓人才的平臺和機制。首先對內部的科研創新相關員工進行強化培訓,更新知識結構、學習科學地技術,提高的創新能力和意識;對企業外部需要選拔和引進滿足金融創新產品需要管理和研發技術人才。不斷地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用人制度的健全;合理地、科學地、充分地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為商業銀行提供優秀的金融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