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源春 龍 蔚 暴云英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我國是典型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更為市場經濟的騰飛提供機會。我國沿海地區憑借著地區優勢,在政府政策的傾斜下發展迅速,起到經濟帶動作用。而同時期我國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地區間的經濟增長不平衡性特征更為突出。因此關注區域發展差異,走協同發展之路具有現實必要性。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和特征分析也具有現實必要性。
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差異,這是事實。經濟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有自然環境的影響,有資源的影響,有文化和人口的影響等等。在各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更為明顯。就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不平衡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我國南方和北方有較大的發展差距,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也有明顯的發展差異,這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做好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關注與把握,采取措施緩解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縮小地區差異,走協同發展之路。只有做好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才能確保我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實現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對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在國家系列幫扶政策的指導下,區域經濟發展整體較為協調,中西部經濟發展差異也有明顯縮小的趨勢。從根本上促進了西部經濟發展。在深入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三個特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支持。政府及相關部門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區域自身發展的戰略和方案,實現地區優勢產業的挖掘,特色產業的開發,提升當地的經濟實力,也加大對內陸地區西部地區的經濟幫扶,進一步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的差距。
現階段,我國采取的一低三高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具體的政策實施中,東部沿海地區發揮經濟帶動作用,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一低三高的策略指引下,實現互利共贏經濟發展新格局的打造。
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較為滯后,因此國家也出臺相關舉措關注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國基于中西部發展實際和區域特點,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機遇和環境支持等。在西部整體發展的同時也關注西部地區內部分區的協同發展,但是受自然環境和人文技術等要素的限制,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
早在2008年爆發了國際性的金融危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其負面影響也十分明顯。我國四大經濟發展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經濟下滑嚴重?;谶@一現象,我國制定并實施了系列幫扶政策,也關注四大區域的協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危機的經濟負面影響。
著眼于未來,我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趨勢將不斷強化。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升。從2010年到現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提升明顯,特別是2010年,我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系數為0.126,同比增加近700%。這也說明我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預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各區域間呈現東部帶動西部,東西部互相發展的趨勢,特別是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等情況得到明顯改善,當地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區域經濟整體發展能力強化。
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也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我國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區域經濟增長迅速,但是區域間的經濟協調發展波動變化明顯。2010年區域經濟協調增長較為穩定,從2011年到2013年,我國經濟協同度明顯降低,主要是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協同發展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自2015年以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進入回暖期,其中江西、北京及山西等地提升明顯。雖然各區域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發展水平依然有明顯差異,協調度回升帶有不穩定性。使得區域間的上升幅度差別明顯。
東部作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經濟發展中屢創新高。而201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上升,但有小幅度的低迷期,協同發展度下降。國家堅持西部大開發戰略,使得形成東西部的牽引發展合力,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所改善,協同發展水平有一定提升。而東北地區憑借著自身豐富的資源,發展潛力始終較大,上升趨勢明顯??梢钥隙ǖ卣f我國四大經濟發展區區域協同發展較為理想。經濟的發展必須樹立協同與統籌的理念,任何一個地區的滯后都可能影響到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因此我國在后期經濟發展引導時,有主導有帶動,做好其他地區經濟的協同關注,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程度,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區域間經濟的協同發展。針對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些不理想情況,我們必須在把握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趨勢和特征的基礎上,加強經濟協同發展的研究關注。出臺多項舉措,支持中西部經濟發展,發揮東部產業優勢,走協同發展之路。只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我國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實現整體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