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光雨 李瑞研 龐麗艷
(吉林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我國傳統教學范式單一,由老師決定教學范式,學生為被動接受方,雖有互動交流,但成效并不明顯。教學過程大多以展示PPT輔助教學,教學設備簡單,智慧學習背景下對互聯網技術使用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教與學之間只是完成教,但學生主動學應是主體,而學生卻被動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性不足;教與學過程采用“一刀切”模式,忽略學生個性化發展,不利于學生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教授知識過程忽視學生團隊能力培養,學生仍是“單槍匹馬作戰”。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智慧學習作為新型學習模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主張學習者自主利用互聯網技術,根據個人需求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學會知識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全面提升。這不僅增加學習者的知識儲備,也可為學習者未來知識提升開辟新的道路。
從教師角度來看,有較強的教學范式轉換能力,能使教師更加輕松靈活的把握課堂,更容易達到授課目的。教師教學范式能力的提升,也是對教師個人成長需求的滿足,有助于對教師個人發展進行科學規劃。
從學生角度來看,轉換對教學課堂的認知,逐漸意識到學習不是被迫,而是源于對知識的渴望去主動自愿的學。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也讓教師的教學過程更加順利。
教學范式轉換能力的提升,就要消除授課過程中的強硬灌輸理念,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明確學習理論與具體活動的關系,使學生愿意承擔學習責任,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范式的轉變?,F通過以下三方面提出具體實施策略:
教師對“以學為目的”教學范式的理解,影響新的教學范式選擇和執行力度。要加強自身對教學范式轉換的理解,用更深刻的理解獲取更好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注意改變學生對教學的認知范式,轉化學生被迫接受知識的心理,明確學習理論與具體活動的關系,理解學習任務、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愿意承擔學習責任,真正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范式的轉變。
學習分為預習,學習與課后反饋。課前預習階段,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了解教師將會講解的知識點,對新學的知識提出疑問。課中講授即學習階段,教師解答學生疑惑,通過與學生共同交流、探討,不僅使學生將知識化為己用,教師也有可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發。課后復習總結提升,本階段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對財經院校的工科專業來講,除了教師理論課堂知識的講授,還可結合網絡上的慕課資源等,充分利用智慧學習的條件,通過多種途徑,將所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應用于財經領域,進行學科交叉融合,優化知識結構。整個過程,學習者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教師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接受度。教師培訓是改進教師教學理念、深化教學內容和豐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教師可通過參加教育培訓,定期組織教研討論等方式,提升自身教學實力。同時還要在教學課堂中注重教學反思,觀察學生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通過大量閱讀高質量期刊論文,提升個人修養,及時關注最新的教學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教學手段。教師還應掌握寬泛的專業知識,深厚的專業功底,由此在智慧學習背景下更容易產生創新思維,打破陳規,改變現有的教學范式,提出更合理的課程設置方案。
以財經院校為例,學院教師定期舉行教學改革研討會,探討最新教學模式,及時聽取有關教學方面的名師講座。以計算機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課程組教師組織集體備課,采取模塊化教學,每名教師只負責部分章節授課,既減輕備課壓力,又獲得更多時間從事科研工作。同時,還將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和算法設計與分析等關聯類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框架結構有更深層次的把握。另外,課程講授還可以擴展專業前沿領域知識,實踐環節分組合作,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等,避免對學生人本教育的缺失。
科學的教學范式是研究型教學范式、啟發型教學范式、實證型教學范式、互動型教學范式和開放型教學范式的有機結合,其中研究型教學范式就是鼓勵科研與教學的結合。科研與教學相輔相成,教學理論為科研成果的存在及可行性提供保證;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當中,使教學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為教學理論提供驗證結果。科學研究引領教師實時接觸專業領域前沿知識,拓寬教材的內容,激發學生在專業領域不斷探索。所以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相互提升,二者在教學范式轉換中是同等重要的。
教師可通過申報教學科研項目,實時關注教學最前沿。將項目內容運用到實踐教學,既加強項目實用性,又使學生了解前沿動態,更使枯燥教學有趣化。同時教師可到其他財經高校工科學院進行交流學習,邀請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共同探討科研問題,積極營造科研的濃厚氛圍。
當代IT技術發展迅速,作為財經院校的工科專業教師更需要及時更新教學方式。范式能力提升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其本身能力提升的一個契機,能有效促進自身的發展與進步。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提升教學范式轉換能力,緊跟時代潮流。在智慧學習背景下,將多種教學范式結合起來,打破單一模式,注重復合運用,方可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