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郁
(中國人民銀行隴南市中心支行,甘肅 隴南 746000)
業務連續性建設面臨的問題: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受到支付交易所在國的國家政策、金融體制及信用風險等方面的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差異將影響商業銀行支付業務連續性建設的決策。從金融體制角度來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日漸提高,但由于我國的金融管制程度較高、境外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高、業務種類受限、與交易對手國之間貨幣政策差異等因素,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仍存在制約。從國家政策及信用風險角度來看,跨境人民幣支付一方面面臨交易國所在地的合規檢查及政策監管。近年年多家境內商業銀行的海外分行面臨境外合現風險管控的挑戰。如很多境外政府加大了對反洗線及其他相關合規性檢查的力度,商業銀行需研究和關注所在國家的監管政策及變化,評估其法律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各國信用級別跨度較大且信用水平差異較大,境內金融機構對國際銀行同業了解不深,對客戶資源、業務種類了解欠缺,為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帶來了潛在的信用風險。除聯合國制裁名單外,為打擊特定國家的融資能力,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對如俄羅斯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易制裁。因此,跨境人民幣業務連續性建設也同樣面臨監管風險評估和應對、防止區域性金融風險發生等問題。
目前,各國的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開展清算業務通常采用本國支付系統直接對接SWIFT的方式。雖然SWIFT報文是全球大多數銀行通用的標準化電文,但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代理清算涉及SWIFT報文與本地清算系統(HIPS及CIPS)報文的格式轉換問題,許多國家的銀行機構發出的SWIFT報文信息欄位往往比較長(如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因其客戶名稱的特殊性);雖符合SWIFT丁對報文欄位的規定,但在境內商業銀行轉匯過程中無法完全做到本地清算不統與SWIFT報文100%匹配,導致系統無法自動處理,需人工干預,極大影響處理業務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建立全球布局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也意味著與交易對手之間存在時差和語言的障礙。時差方面,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面臨延長業務時間以滿足境外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需要的問題;語言方面,面臨非英語國家語言障礙及地區英語水平差異大等問題。
隨著全球參與到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金融機構及企業個人不斷擴大,新的業務品種不斷增加,上線一個能夠支持全球24小時支付清算的人民幣跨境清算結算系統是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要求。支付系統業務連續性在某種程度上以技術及網絡安全為基礎,要求商業銀行無論是由網絡連接、服務器中斷還是其他程序癱瘓所導致的中斷或災難發生時,仍然保持支付服務的能力。在技術和網絡安全方面,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業務連續性面臨問題著如何搭建系統服務器集中化與虛擬化,如何在遠程站點復制更多數據服務,如何保障跨國、跨區域的網絡安全與解決帶寬升級高成本等一系列問題。
我國的金融從業人員數量不少,但金融人才結構單一。既懂清算業務又熟悉風險控制流程、系統安全的高端人才比較少。與傳統人才的培養不同,跨境人民幣業務連續性建設對人才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人才的綜合化。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需要的人才可分為金融業務人才和金融科技人才,業務人才需了解系統的基礎及架構,可以提出有全局觀念的系統創新需求、行業優化方案等而;技術人才則需了解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的理論及邏輯構成,使其能深入運用于系統研發中。另一方面,要求人才的多樣化。多樣化不僅體現在所處地域、國別及人種,也體現在多領域的學習和工作能力。例如,人民幣跨境業務要求的人才需要具備風險管理和識別的能力,保證在處理重大、高風險傾向業務時能快速反應。
商業銀行業務連續性管理建設,不僅是指上述提到IT系統的保障、人才體系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戰略管理層面的前瞻性,如危機預測、危機報告與反饋機制、危機管理和應急管理、業務連續性計劃等各方面。業務連續性管理是組織機構整個管理層百的操作,支付系統業務連續性的管理需從戰略管理的高度,關注適應環境、全程管理、整體最優、全員管理、反饋修正等方面。商業銀行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除了組織體系、人員管理及系統架構等關鍵資源之外,還包括制度、流程以及與業務連續性管理相關的文化理念。
商業銀行已將業務連續性納入到戰略管理的范疇,而在人民幣跨境支付領域系統連續性建設的研究和前瞻性仍有所不足。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全球布局和市場形勢變更,無論是災備中心的建設、支付系統的優化,還是人才的培養及運營體系的創新都是長期戰略。支付業務運營的不斷全球化影響著業務連續性建設方案的建設方向,商業銀行需要分析跨境人民幣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及其特有屬性,進一步部署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連續性的管理和建設。
人民幣跨境支付行業與其他全球貨幣的支付行業一樣,需要遵循統一的行業規則。自2009年起我國人民幣跨境結算試點啟動后,人民幣業務的傳統屬性與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有了本質的區別。跨境人民幣的傳統屬性僅滿足境內銀行間的資金清結算業務,而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處理范圍、處理時效、交易對手都有了很大的差異。一直停留在傳統屬性上的人民幣支付行業規范是無法滿足新形勢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需求的。
跨境人民幣業務在各商業銀行各有政策,涉及報文格式、收費標準等,行業規范不夠健全。2017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運營機構出臺了《人民幣跨境支付同業償付指引》,旨在為人民幣跨境支付參與方解決實務中遇到的同業償付問題提供參考性意見,減少因費用償付引起的業務糾紛。人民幣跨境支付已成為全球主要跨境清算主渠道上,人民幣跨境支付行業更多統一規則的制定到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