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婷
(西北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西方國家率先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現象,該現象的出現獲得了西方學者的廣泛關注。與之相比,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關于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研究,此后,大量國內學者在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這一問題上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及實證研究。
Tuner D,Cliomo C(1998)運用MINI-LINK 數據模型,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產生的人口老齡化現象所導致的相關效應進行模擬,研究表明,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勞動力供給數量會隨之降低,進一步給經濟帶來負面效應[1]。Willi Leibfritz,Werner Roeger(2007)從勞動力供給的增長速度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勞動力供給的增長速度逐漸降低;與此同時,由于勞動力供給速度放緩,勞動的生產率也會降低,從而使得總產出降低[2]。
Leff(1969)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其儲蓄率較低[3]。Adams(1971)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的生育率較高,社會的人口壓力也會相對較大,所以在較大的社會壓力下,人們會通過努力工作、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獲得更高的工作報酬,從而使儲蓄增加[4]。Karen E.Dynan等(2009)利用家庭層面的微觀數據研究發現:在短期內,人口老齡化與儲蓄之間沒有顯著的關聯,但長期情況下,人口老齡化與儲蓄之間有著一定的因果關系[5]。
Fougere,Merette(1999)構建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內生增長模型,模擬了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效應,并得出以下結論: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工資稅率的變化,同時會對物質資本收入產生影響,這兩方面的變化會使得代際間的投資內容發生改變,而降低物質資本投資,擴大人力資本投資,可以刺激經濟增長[6]。Kazutoshi Miyazawa(2001)的研究表明: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積累的效應主要有兩種,即產品多樣化和非刺激性。他認為,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死亡率的降低會產生許多新的機會,但如果生育率逐漸降低則會導致一系列的負面效應[7]。TaejeongKim等(2012)對人口老齡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比不同部門之間的OLG模型結果,發現一些不利于經濟增長的效應可以通過人力資本投資進行抵消,實現區域經濟的增長[8]。
武元晉,徐勤(1998)通過對中國人口數量進行預測,發現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變大,勞動力供給結構迅速地老化,勞動力流動受阻問題日益嚴重,而這些問題都會使得勞動生產率下降,阻礙經濟增長[9]。周浩、劉平(2016)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勞動力的需求將持續高于新增的勞動力供給,并且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10]。
1.人口老齡化抑制儲蓄率的增長。于學軍(1996)認為,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僅會降低居民儲蓄的總水平,還會抑制儲蓄增長率的提高,不利于經濟的增長[11]。王德文等(2004)借鑒Leff的計量模型,實證研究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與居民儲蓄率之間的關系,發現二者負相關[12]。
2.人口老齡化對儲蓄率的影響并不明顯。孫奎立,劉庚常(2009)認為人的行為決策會在潛移默化間受到文化的影響,因此中國的父母多選擇將自己的財產日后留給子女,所以導致了預防性儲蓄率較高,同時由于社保制度仍不完善,最終使得人口老齡化對儲蓄率的影響不顯著[13]。王森(2010)運用VAR模型和協整分析的方法,發現人口老齡化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程度僅有1%,該結果說明人口老齡化程度對儲蓄率的影響微乎其微[14]。
3.人口老齡化促進居民儲蓄增加。袁志剛,宋錚(2000)通過疊代模型發現人口老齡化能促進居民儲蓄率的上升[15]。唐東波(2007)通過兩期迭代模型,檢驗了人口年齡結構與最優儲蓄率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得出結果:兩者之間呈正相關[16]。
部分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可以促進人力資本的積累。汪偉(2012)指出養老保障制度會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完善。其一方面可以保障老年人的養老要求,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人力資本積累速度[17]。瞿凌云(2013)指出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增加可以促進人均教育投資和人力資本積累[18]。此外,也有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的積累產生了阻礙。郭熙保等(2013)的研究指出,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不僅阻礙了人力資本的積累,而且還會導致創新精神衰退和技術進步減緩[19]。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相關研究已經十分深入。盡管國內外學者都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現有文獻對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還不夠系統,研究主要側重于用經濟增長的某一因素或幾個因素來代替經濟增長。所以,筆者認為,關于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等相關研究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挖掘,關于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仍有很大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