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岐 李陽陽
(陜西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21)
安塞區現有貧困村5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149戶,貧困人口6606人,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為確保2020年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安塞區財政局、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貧困村和扶貧工作的支持力度。2018年省、市下達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區政府設立專戶并注入資金1000萬元,用于貧困戶借款風險擔?;穑燥L險擔?;鸬?0倍放大貸款額度,與陜西農商銀行安塞分行、中國農業銀行安塞分行合作,2017-2019年向全區貸款貧困戶投放貸款1億元。重點用于貧困村、貧困戶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扶持產業發展方面不低于60%(含產業項目的生產道路、小型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配套)。金融扶貧項目,貸款計劃3847.5萬元,其中小額貸款計劃3787.5萬元,互助資金貸款60萬元;貸款貼息資金58.8萬元,其中小額貸款貼息資金55萬元,互助資金貼息3.8萬元,扶持帶動貧困戶1072戶發展產業建設。
本文主要基于對安塞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金融扶貧現狀進行整體的把握,結合安塞區金融扶貧的實踐分析安塞區金融扶貧的實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安塞區金融扶貧的對策。
由于安塞區屬于延安革命老區金融扶貧起步較晚,起點較低,資金的投入十分有限導致發展動力不足,影響金融水平發展。導致安塞區金融扶貧存在以下困境:
第一,安塞區屬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區,區域境內呈現出地貌復雜多樣,溝壑縱橫、川道狹長、梁峁遍布的地貌特征,氣候特征屬中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安塞區域春季氣候回升快、風大、雨少,有霜凍和春旱現象;夏季溫暖,有伏旱、暴雨、冰雹出現;秋季溫涼,氣溫下降快、有霜凍的氣候特征,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安塞區水利灌溉水平低,公路覆蓋面較窄、路況較差,住房條件較差,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多,因災致貧、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現象較多。安塞區貧困人口受到山區受自然條件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后的限制,致使金融扶貧成本、金融扶貧風險增加。
第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較差、農村產業結構單一,給貧困戶信用評級和金融扶貧增大難度。安塞區產業構成主要以農業為主,糧食生產占產業主導地位,經濟作物和其它產業比重較低,由于黃土高原獨特的溝壑地形造成安塞區農民勞動強度大,農業生產成本較高,生產發展水平低,很多貧困村依然采用上個世紀農耕生產技術,支撐產業發展不強,農產品量小而且市場化程度很低,產業市場競爭力不強,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很難實現資本積累。安塞區農村留守貧困人口存在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生產能力偏弱等現象。這部分貧困人口受到年齡和文化水平的限制“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更為嚴重。
第三,金融機構參與扶貧開發工作力度不夠,導致金融扶貧推進力度不強。針對貧困戶的差異化金融監管政策、貨幣信貸傾斜政策較少。扶貧工作涉及部門較多,工作協調難度大。安塞區目前還沒有針對貧困戶信用建設專門的財政費用補貼等政策,很難吸引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加大投入?,F有的扶貧專項資金專項投入與貧困戶需求配套不夠,加之扶貧對象多,有些地方為了兼顧公平,采取均分的方式安排資金項目的使用。
第四,貧困村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后和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不足。由于安塞區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交通條件、文化素質等多方面因素,貧困戶的產業發展選擇比較困難,增加收入渠道的比較單一。貧困戶貸款的需求主要為發展產業、采購生產設備的、生產建設等,日常生活對貸款的需求并不迫切。一些貧困戶仍然存在政府救濟的老觀念,更甚至有“金融扶貧是國家救濟,可以借錢不還”的錯誤想法。生產要素,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要素無法實現有效交易和流轉,資產評估難、流轉難、變現難,要素增收功能難以實現。貧困戶的信用評級不準,信用體系建設較緩慢,市場主體信用等級偏低,合格的貸款主體較少。
結合安塞區近幾年金融扶貧的實際情況,要將安塞區的“金融扶貧”工作做好,主要存一下幾個方面為抓手:
第一,政府和金融機構要不斷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加大推廣“小額貸款”等貸款品種,切實提高貧困戶貸款可獲得性。針對給貧困戶放貸款的信貸員要對考慮到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發展意愿、文化水平等提供貼心服務,不斷改進貸款流程,建立限時審批限時發放的“綠色通道”。同時,金融機構要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推出“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等貸款項目,進一步豐富貧困戶貸款品種,持續擴大信貸覆蓋范圍,使更多的貧困戶能夠得到資金支持。
第二,進一步服務優化,加強防范風險。借助政府平臺,通過設立政府性擔?;?、擴大貧困村互助資金、多村信貸項目資金等扶貧資金規模,不斷延伸金融機構服務領域,同時增強金融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確保了金融支持貧困戶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對因為逾期、擔保等只要不是惡意借貸,借款已經還清而在金融機構“黑名單”不能享受金融機構服務的人員,依托村級互助資金合作社和村兩委,啟用扶貧資金風險代償功能的“誠信恢復”功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
第三,建立健全扶貧機制,有效提高辦貸效率。通過向貧困戶公開貸款種類、貸款對象、貸款條件、貸款利率和貸款程序等,使貧困戶清楚了解互助資金貸款的基本信息。要以貧困地區為主戰場,以貧困貧困戶為工作重點,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強化保障,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增收、生態環境建設、能力素質提升、公共服務保障、微型金融服務,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
第四,針對農村地區和扶貧領域“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提高信貸普及,強化普惠金融,是金融扶貧的主要內容。金融機構要將定點幫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監督定點幫扶工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讓貧困戶充分受到金融扶貧的幫扶。金融機構要努力創新貧困戶貸款產品,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和貧困戶貸款運行規律,推出貧困戶小額信用貸款、雙聯貧困戶貸款貸款等多項特色貧困戶貸款產品,滿足貧困戶金融需求。
第五,“扶貧先扶智”,要通過專門的宣傳,傳授金融知識和致富方法,政府要以送服務、送知識、送信息到村到戶,要努力在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下功夫。利用節假休息時間向貧困戶普及基礎金融知識和金融政策信息,讓貧困戶能夠正真學習領會到金融資源和扶貧政策的有效利用對自身脫貧致富的重要意義。政府要健全體制機制激發扶貧對象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駐村干部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熟悉金融工作的優勢,幫村、幫戶理清發展思路,指導幫助貧困戶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助力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