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德陽 618000)
企業人才競爭直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成效,企業需要認識到人力資源培訓的重要性,很多企業為建立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大對員工培訓方面的投入。但是因為一部分企業的培訓制度和培訓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使得企業投入培訓資源后沒有得到預期效果,其綜合水平沒有得到明顯提升,甚至還會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那么該怎樣提升企業在職員工的培訓效果,并發揮出企業在職人員的競爭優勢,是當下很多企業需要分析和思考的問題。
企業在職培訓中的投資成本就是從員工被招聘起,企業為提升員工技能所進行的一系列培訓活動費用的支出。包括教室、設備、材料等,另外還包括培訓計劃、課程設計、培訓人員費用和服務管理費等。假設以企業員工短期培訓,并且員工在經過培訓之后不影響工資變動。所以,在職培訓中的投資成本就是企業員工的培訓費用。另外因為企業員工的培訓時間和接受培訓的投資成本也有一定的聯系。
企業在職培訓收益主要是指員工經培訓后提高了生產力、增強了技能,帶動了全員生產力的提升,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企業在職培訓的投資回收期限相對較長,不能像物質投資一樣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轉變為生產力,從而獲取投資收益。因此在進行企業在職培訓投資的過程中,收益可能會在很長時間之后才能逐漸體現。職員工經過培訓后所能取得多少收益和投入的物質資本、培訓的人數以及員工的性別、教育水平、年齡都有著密切關系,受教育年限越多的職工,在職培訓的接受能力更快,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轉化率也越高。同時還應考慮知識技能折舊,因為技能會不斷推陳出新,更新換代,例如企業在設備改造升級,進行新設備操作技能培訓過程中,職工以往舊的技能知識將被廢棄,這就相當于知識技能折舊,而這也會對在職培訓收益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培訓投資收益。比如每年都會有未經培訓的人員加入企業,還會有經過在職培訓的老職工離職,這都會對企業培訓投資收益造成影響。
企業在職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向,可以使企業與員工兩者共同受益,但是,因為目前很多企業缺少對在職培訓收益的風險進行分析,導致企業的投資方面比較盲目,企業單位也擔心培訓投資之后的風險,一旦產生風險將可能減少投資收益,甚至無法回收投資收益,這不但不能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能力,還會影響企業的自身發展,并會出現連鎖效應,使未接受培訓的在職員工也對企業的認同感大大減少,導致員工的流失。
人才流失是企業培訓投資的主要風險形式。企業單位在投入培訓資源之后,特別是對企業核心成員投資的資源較多,如果一旦流失會給企業單位帶來很嚴重的損失。企業員工的流失將會導致企業在員工身上付出的培訓投資得不到合理的收益,甚至會導致企業單位失去競爭優勢。另外,還有很多企業培訓沒有與相關崗位進行融合,培訓太過超前,導致企業員工的能力大于崗位需求,在該企業中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從而選擇跳槽。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這些經驗和技術需要不斷有人進行掌握,培訓可以讓員工了解和掌握企業秘密,但是掌握的人越多保密難度就會越大。
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其多方面的知識技能。因為目前科技和知識以及技能在不斷的進步和更新,導致員工自身的知識技能已經不能適應當下企業的要求。當下部分企業培訓模式還停留在基礎知識學習的階段,培訓的內容比較單一傳統,經過培訓之后員工們的知識技能得不到明顯提升,不能很好的將培訓成效轉變到實際工作中。另外,還有一部分企業員工接受的培訓方式可以將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因為企業單位中的應用環境與條件相對有限,這樣也會導致員工不能很好應用培訓中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
任何投資都存在一定風險,企業單位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投資的過程中,也會同樣面臨很多風險問題,因此,企業需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使投資風險縮減到最小??傊?,企業單位對在職員工培訓投資的過程中,不能避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問題,企業需要通過多種有效的措施對風險進行防范,這樣不僅可以使得風險得到有效降低或者化解,還能夠把握機會讓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空間。
職業道德是企業員工履行本職工作的行為規范,也是企業強化自身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提升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能夠有效節約強制實施的多項費用。另外企業員工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可以更加衷心的為本企業提供服務。企業單位可以通過轉變員工的價值觀來提升職業道德。但是在過程中需要企業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全體在職人員的職業道德,還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在職培訓投資中出現的道德風險。
1.科學合理的分析在職培訓的需求。企業在職培訓的需求分析就是以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方式為具體依據。科學合理的培訓需求分析需要通過人員測評與工作分析等方式,從企業單位的戰略目標層面和工作層面,然后融合對企業單位外部環境的調查全面深入進行。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需求分析,企業單位才能夠發現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在職人員存在的問題,使得培訓可以更滿足企業單位的需求,另外還可以有效降低培訓投資導致的經濟風險。
2.選擇培訓對象需謹慎。根據目前主流的二八原理可以看出企業80%的收益是由企業20%的員工實現的,因此,企業領導人員需要利用測評的方式獲取這20%在職員工的信息,然后對其進行培訓投資。另外企業單位在選擇培訓對象的過程中,不要選擇處在試用期的員工,因為試用期員工有權利解除與企業單位的勞動合同,同時企業單位還不能向其進行索賠。企業單位為有效減少培訓員工的流失,可以利用現期工資但是份額較大的退休金的員工進行培訓,這樣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單位培訓投資損失。
3.構建經濟約束機制。企業單位內部需要建立風險儲備金制度體系,參與到培訓的員工每年可以拿到自己總工資的百分之90%,剩余的10%當作風險儲備金,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再給予對象。如果企業員工對本職工作不努力或是選擇跳槽,那么企業單位需要根據情況扣除風險儲備金。另外,企業還可以定期從員工總工資中扣除一部分當作培訓基金,那么企業員工在職工作的年數越多,貢獻基金也就會越多,同時參與到培訓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可以使得員工更忠誠于本企業,有效降低企業單位中人力資本的流失。
結合全文,企業在職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式,也是企業積累人力資源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模式。但是,因為企業人力資源的特殊性,企業在職培訓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在過程中一旦投資培訓失敗,企業單位就會遭受嚴重經濟損失。因此,怎樣有效規避培訓投資風險,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點。各個企業需要重視激發在職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更多的時間與經歷激發職工們的內在潛力,讓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投資成為競爭過程中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