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濃
(寧波世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就P2P網貸基本設計方案而言,側重于開展信息咨詢服務,特別是側重于促使借貸雙方溝通信息進行交易,至于借貸的細節諸如利率、期限等由借貸雙方通過競標的方式達成,借貸行為的基礎是借款方以往的信用情況,如果借款人由于一些原因逾期仍未還款,風險由出借人承擔。由于這種模式不符合我國的社會環境、行為習慣,為了有效吸引投資者,一些P2P網貸平臺開始為借貸行為提供附加信用支持,特別是在所謂金融創新包裝下,一些平臺開始承諾本息保障,P2P網貸平臺事實上參與到資金交易中,客觀上作為特殊金融機構開展民間借貸。這樣,平臺的經營行為就涉及諸多風險,需要妥善予以分析、解決[1]。
在信貸業務開展方面,信用風險屬于最為突出的一種風險,特別是網貸平臺難以做到銀行等融資機構的征信程度,一般都是片面地通過借款方的身份認證以及學歷認證等了解一些信用信息,很難有效甄別其真實信用水平以及確切的借款用途,就P2P網貸平臺借款一方來說,通常是難以從正式的金融機構得到貸款的人群,失信概率相對更高,這就在客觀上加大了借貸行為的違約風險。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責任追究機制,經常出現借款人已經違約,而相關各方難以對其開展追討的情況。
由于P2P網貸平臺一般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通過簡單的登記注冊,就可以開展相關網貸業務。這就造成一些企業以及個人,借助P2P網貸平臺的形式,采取債權轉讓等形式將資金導入特定標的;特別是有個別平臺故意修改后臺數據,形成虛假的借款人信息;更有甚者,平臺的建立目的就是為了騙資,通過高利率的方法吸引大量投資人資金,隨后卷款而逃。由于現在對于平臺經營道德以及相關行為缺乏系統監管,類似的問題屢見不鮮[2]。
隨著各路資本都開始進入P2P網貸行業,不僅相關平臺數量大幅擴張,而且造成了業務競爭大為加劇,很多P2P網貸平臺處于增強競爭力層面的考慮,盲目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例如突出本金安全、收益擔保等。這樣就由平臺做出信用背書,平臺無風險性中介收入切換到有很大風險的擔保收入,尤其是隨著借款人有所違約的概率增大,這就可能造成平臺的經營風險。特別是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巨大的成交量客觀上抬高了平臺的杠桿率,形成了很大經營風險。尤其很多公司都有虛假出資問題,一些擔保機構在資金鏈方面相當脆弱,如果平臺客戶出現違約,更容易形成經營風險。另外,在所涉財產需要進行變現的情況下,如果變現不暢,容易出現財產損失的情況。特別是在收緊信貸等資金環境快速調整的條件下,非常容易出現流動性風險,造成投資者難以獲得利息以及本金。
P2P形式在我國應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缺乏一定的個人信用體系作為基礎。要進一步推動P2P平臺快速發展,首先需要著力打造全面、系統的個人信用體系。目前,主要的信用系統是央行建立的,數據的無論收集、還是開發,其基礎都借助于銀行提供的信用信息。通過打造商業征信體系,特別是記錄借貸雙方在資金使用等方面的信用情況,對央行征信體系是很大的補充。同時,由具有權威性的評級機構給出信用評級,打造信息精準的信用體系。借助于征信體系,不僅可以讓網貸平臺擺脫繁雜的線下審核程序,減少用于平臺征信的成本,而且可以充分避免重復授信等金融借貸中的常見問題,有效降低全行業的經營風險。此前已經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努力,但怎樣做到統一標準、整合全行業的信息資源,進而達成信息共享,仍是需要大力推進的問題。
在P2P網貸領域,我國的監管根據是部門條例,缺乏專門、系統的法律、法規。就長期發展而言,應該出臺專業性的法律,充分明確該借貸形式的范圍以及定義,厘清其在金融領域發揮的職能,對于網貸平臺等各主體需要具備的資格、條件予以界定。這樣才有助于維護借貸各方的合法權益,有效規范各方在借貸中的行為。另外應該明確該領域的監管主體。由于缺乏系統、規范的相關制度,很多平臺不僅傾向于選擇經營風險相對更高的產品,甚至對于資金進行挪用;而且經常有片面夸大正面經營信息、違反央行確定的行業紅線等問題。例如按照有關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允許超過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一些平臺雖然表現在利率方面沒有達到4倍,但是綜合考慮相關費用,實際超出了所做出的規定,杠桿風險以及信用風險都非常高,容易造成平臺倒閉的情況。在其他方面,平臺的工作人員在進行處理個人信息、進行信息審查的工作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忽略錯誤信息,沒能及時有效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情況;特別是個別平臺員工借助工作之便,卷入交易當中、售賣客戶信息等,這些都形成平臺的操作風險。另外,相關的監管部門包括工商、銀監會以及工信部等,又都不能充分負責。對此,一方面需要整合力量、促進各方合作,另一方面需要明確監管權限,這樣才有助于P2P網絡平臺的有序發展。
此前由于缺乏切實有效的資金托管流程,經常出現虛假交易等情況,容易形成風險隱患。所謂資金托管,需要P2P平臺在銀行開設相關賬戶,在開展借貸業務過程中,資金被存入該專用賬戶中,根據各方的借貸合同,由第三方開展運作。特別是對于P2P平臺來說,可以通過銀行系統了解資金去向,但無法對其調用,這樣就能夠大大降低平臺挪用資金的概率。另外,此前如果平臺采用不完善的操作系統,就容易出現直接以及間接的各種損失。作為P2P網絡借貸平臺,要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但是在系統方面的漏洞非常容易被黑客攻擊。借助于資金托管等措施,可以充分避免這樣的情況。
綜上所述,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P2P網貸這一行業迅速發展,對于提高增進我國金融系統效率、適應社會融資、投資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在該領域的相關工作仍然處在關鍵的起步、摸索階段,需要切實進行完善。通過P2P網貸平臺管理,不僅可以推動該行業的建設,尤其可以讓發展成果充分貼近我國金融工作實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