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雅鳴 馬 帥
(山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已經成為以技術為發端的社會變革的前沿領域。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1]新媒體的到來,意味著移動端開始主宰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并更進一步體現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之快,擴散范圍之廣的特征。目前,我國正處于重大的社會轉型期,輿情環境錯綜復雜,如何增強網絡輿情監管,系統性構建網絡輿情體系,為相關部門就輿情應對及預判工作提供依據,以及時、全面地把握網絡輿情發展態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網絡輿情監控系統能夠通過對不同網絡載體進行監控并采集與背景搜索詞條所匹配的信息,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全方位的監控體系。
OSGI[2]是一種面向集成服務的輕量級、低耦合的一種以實現模塊化、動態化管理及熱插拔的插件體系結構的服務框架,使得程序上能夠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解耦”、“分離”。根據不同功能的側重點,從技術層面上保證在頻繁的需求變更和功能修改時,運用其模塊化組織服務、動態服務狀態行為以及熱部署體系結構等特征,實現系統內核不間斷的運行,“熱插拔”式動態的添加、更新和停用功能,使系統擴展和部署變得更加簡單。
本研究將網絡輿情監控與分析系統分為輿情采集引擎、輿情管理平臺、輿情檢索引擎、輿情數據庫系統四個模塊組成:
該模塊主要對輿情數據進行自動過濾、排重以及關鍵詞屬性提取,是本系統的的核心部分。輿情采集引擎是輿情監控與分析流程的關鍵性功能結構,是構成輿情管理的基礎。輿情采集主要基于輿情采集服務器,對互聯網上的相關數據進行頁面去燥與內容提取。
該模塊主要是對各項輿情數據的綜合管理,分別從輿情信息、輿情類別、輿情信息統計、系統功能、用戶個性化等功能進行管理。輿情管理是對輿情監控系統的信息進行統計、分類管理,是構成數據規范化管理的基礎。
該模塊是輿情檢索功能,該檢索引擎是根據不同的檢索需求,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檢索的過程,其特點是基于全文進行檢索,以實現精準檢索和模糊檢索及多條件下自定義檢索的過程。
該模塊是提供對輿情數據的綜合管理功能。輿情數據庫是存儲輿情信息及文本挖掘、語義模型訓練及提供歷史數據復用的基礎。
本研究將網絡輿情監控系統分為九大功能結構。其中,輿情分析、監控與預警是本系統的三大核心功能。
第一,輿情摘要,主要包含各欄目及載體摘要展示,通過對輿情信息統計分別從時間維度及載體類型進行條目統計,并且展示各載體指數較高輿情信息;
第二,輿情中心,主要是對所設詞條類別進行篩選檢索,分別從地域、機構、企業及人物針對關鍵詞類別與背景搜索詞條結合進行采集,便于通過類別對輿情分類管理;
第三,輿情分析,主要分析與背景搜索詞條相關輿情信息并及時推送,展示即時的輿情信息,并通過輿情指數對事件進行排序,以指數高低進行排序,指數越高則證明該條輿情信息的相關度及熱度越高;
第四,輿情監控,對輿情事件進行追蹤并對輿情進行溯源及分布分析,對事件發展趨勢以及載體分布分析,挖掘涉及事件主體載體并掌控“意見領袖”的實時動態,為決策提供分析依據;
第五,輿情預警,通過自定義添加預警詞條、設置輿情預警條件,選擇預警載體及發送相關管理人員,進行預警通知,第一時間得到預警信息及時對輿情信息進行引導或處置;
第六,輿情報告,根據需求自動產生日報、周報、月報及年報,對涉及主體的輿情事件進行摘要、鏈接、發布主體等進行總結,結合發展趨勢、評價屬行、分布載體等方面進行展示,通過文檔形式產生報告進行匯總;
第七,輿情工作,對發布輿情任務,各部門根據處理結果進行上報,該功能屬于輿情管理工作規范化的標準。結合輿情工具箱對IP/域名進行查詢,利用系統所集成的Whois工具對輿情載體域名歸屬的數據庫信息查詢,便于了解發布載體的基本情況;
第八,輔助工具,主要協助工作需要對輿情內容的收藏以及內容記錄等協助工具;
第九,系統設置,主要包括對角色管理、區域配置及參數管理功能,此欄目是對整套輿情系統的配置工作管理。
本研究針對輿情監控與分析系統的主要結構、核心功能與關鍵技術進行了闡述。結合OSGI框架構建網絡輿情監控與分析系統,運用其模塊化組織服務、動態服務狀態行為以及熱部署體系結構等特征,“熱插拔”式動態的添加、更新和停用功能,根據業務需求添加功能模塊,使輿情監控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