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蘭 姜春雷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隨著國家的綜合實力不斷的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品質也有了一定的保障,因為新能源汽車無污染,性能良好,加上綠色環保的理念不斷的灌輸,所以“新能源”成為中國政府以及各級政府重點看重的產業之一,例如:浙江省金華市的新能源汽車小鎮已經成為省級的新能源汽車小鎮,而且第二批的汽車小鎮已經成為特色小鎮創建鎮,在原本汽車產業的基礎之上,根據省份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的規劃計劃,不斷的完善新能源汽車小鎮的的各方面產業,比如建設小鎮的總體思路、新能源汽車生產的特色等,最后跑出綠色、環保、低碳的道路。新能源汽車小鎮的核心是以整車制造為主,在當地所扮演的角色是產品制造、文化習俗、人才培養、旅游娛樂、經濟發展。因此它能夠改變當地人們的生活狀態,提高文化素養,相互融合相互發展。
德國大眾汽車的總部位于一個人口較少的小城,借鑒德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模式,我國龍泉驛區正在計劃建設三個汽車小鎮,其中“吉利小鎮”是其中之一。根據這些,2013年金華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位居國家前列,在當年金華市開發區被命名為“浙江省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兩年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呈現出一定優勢的兆頭,實現了逆勢增長,產值三百五十多億,相比起以前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比2014年上升了2個百分點,而且在兩年左右高速增長。金華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建設的規模中,由于基礎穩固,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技術也越來越完善,這就是新能源汽車小鎮能夠快速的發展起來。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浙江省金華市是國家第一個新能源汽車試驗城市,金華市還先后出臺了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政策,除此以外,汽車配件廠家也大量的涌入,這就很大的促進了當地新能源汽車的全局發展,也逐步的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運營車輛最廣的省份城市。除了浙江以外,在四川新能源汽車商業也成為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2017年順德市以新能源汽車小鎮為主緊跟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順應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小鎮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產業基礎,更要有一定特色發展,是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綠色汽車小鎮,新能源汽車小鎮還要在文化、旅游、生活等方面有所創新。新能源汽車小鎮建設理念始終是“綠色”“環保”,所以要改變傳統制造業的死板建筑風格。例如:生態環保的標志、節能路燈的藝術模式、車輛行駛的交通通道、以及城市內部的集裝電箱、充電樁等公共方面要通過一些具有空間立體性和藝術層次豐富的汽車廣告來裝飾。運用一些動漫的小人物來宣傳“新能源”的研發成果和技術領域。在居民小區的兒童娛樂建設模擬汽車社區、親子汽車營地為主的親子休閑游線;以汽車商貿店、展示體驗中心、特色工廠為主的參觀博覽游線;以汽車公園和研發創新中心等特色建筑為主的休閑娛樂游線。設立完善的城市智能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在展示中心、居住區出入口以及汽車公園區內設置微型電動代步工具租賃點,倡導以綠色交通方式低碳出行和區域純電動汽車產業文化的體驗。另外,為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新能源汽車小鎮圍繞汽車公園、汽車工廠、汽車賽道體驗、展示體驗中心等形成四條主要的游線,分別是以60米寬新能源汽車綠色賽道體驗為主的激情體驗游線。
新能源汽車小鎮子在國家和地方政策和資金引導扶持下,相關企業也加快創新平臺的建設,如萬里揚和青年兩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1000萬元建設補助下,實現了新能源創新平臺的發展,同時也給各高校和有關企業機構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人才培訓以及新能源技術的檢驗檢測提供了基礎服務。目前,新能源汽車小鎮在有關“汽車”和“新能源”的領域下建成了11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其中包括國家級的有2家,而且青年和萬里楊的企業研究院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重點企業研究院。由此來看,新能源汽車小鎮入駐企業之一,主要依靠技術創新,有效的填補我國電動產業生產的空白,中科正方研發的電控系統不只是為本地企業配套,而且還進入了大型新能源車兩企業的“新能源系統”
十九大以來“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國家的奮斗目標,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引領了風氣之先,新能源汽車小鎮依托眾泰、青年、康迪等重點企業,整合本地已有的產業基礎及技術、人才等配套儲備,以純電動大客車、電動汽車整車制造龍頭企業為主體,同時集中引入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逐步形成了純電動汽車產業制造的全產業鏈。此外,新能源汽車小鎮還鼓勵企業打造產業聯盟,通過集聚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制造商、服務商,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創新生態圈,促進生產和應用的相互融合,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中心、文化貿易中心、展示體驗中心、檢驗檢測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展示體驗中心以新能源汽車體驗賽道結合展示的方式,打造集體驗、休閑、展覽、商務為一體的展示體驗中心,進行新能源汽車及各類零部件展示圖以及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充電樁等實物展示,并在生活區內設置充電樁、光伏發電以及智能電網等配套產品以及微型電動代步工具租賃點,開展“新能源+汽車”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