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論壇報》7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在軍事上挺進非洲 盡管中國正在非洲增加其軍事存在,但該國或許并不會與美國在該地區根深蒂固的利益發生沖突。相反,中國將聚精會神通過各種地緣經濟工具鞏固其在非洲的存在。
當中國2015年在非洲吉布提獲得首個(海外)軍事保障基地時,這象征著“中央王國”正將自身重塑為超越亞太地區的軍事大國。然而,吉布提將只是中國的非洲夢的起點,近來召開的由50個非洲國家軍隊代表參加的首屆中非防務安全論壇即是該夢想的最佳體現。
中國可能正在借鑒美國的做法,后者去年曾通過其非洲司令部與非洲舉行類似的防務安全峰會,但中國有其與非洲進行軍事交往的不可抗拒的理由。
1.中國是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700億美元,中國對非洲貸款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100多萬中國人在非洲各國工作。非洲還已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除意在深化與非洲軍隊合作的中非合作行動計劃外,中國還需采取保護其在非洲利益的新措施。
2.中國目前在非洲的形象仍僅限于(經濟領域的)“一維大國”。在確保南海前線安全并鞏固其地位后,中國軍隊正開展“新的歷史使命”以探索遠洋和遙遠陸地。中國軍隊的這種“西向運動”正步步為營且一以貫之——通過反海盜行動增加其海軍在亞丁灣的存在、增加對瓜達爾港、漢班托塔港等鄰近港口的投資,并結交馬爾代夫和塞舌爾等島國。
3.大國向來堅決追求經濟和軍事實力,并利用其日漸崛起的地位尋求“治外法權”。作為后殖民時期的大國,中國希望鞏固其在非洲的地位,尤其是在非洲經濟近來正在騰飛之際。
4.非洲是國防武器的新興市場。盡管其他一些大陸的防務支出呈現下降趨勢,但2008年至2017年非洲的防務支出增加28%。在此期間,非洲國家購買了價值30億美元的中國武器,約占后者全球出口總額的21%。但非洲國家的蒸蒸日上、國內外沖突以及中國武器的高性價比,都意味著非洲或將成為中國武器的龐大市場。
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都派代表出席近來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非防務安全論壇,這表明中國備受非洲政府歡迎。該論壇或將像中非合作論壇那樣成為定期舉行的會議。此外,中國很可能將擴大其在非洲的訓練演習體系,在非洲各國首都配置更多駐外武官,并派遣更多軍事代表團探索非洲市場。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增加駐非洲維和部隊的規模和使命尤其值得關注。▲(作者巴騰杜·庫馬爾·辛格,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