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文章首先介紹C2C電子商務模式的四種主要分類,然后分別從違背稅收法定原則、違背稅收效率原則、違背稅收公平原則三個方面對遵守稅收基本原則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對我國C2C電子商務模式稅收制度體系的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 C2C模式 稅收制度 影響
一、C2C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
在對 C2C 模式進行征稅之前,必須對 C2C 模式進行明確詳細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對 C2C 模式進行以下幾種分類:
1.盈利性交易和非盈利性交易
根據交易是否產生收益,可將 C2C 模式分為盈利性交易和非盈利性交易。有些交易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如在網站上個人出售閑置物品的交易,個人以募捐為目的進行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交易。這兩類交易就屬于非盈利性交易。個人出售閑置物品和二手物品,是 C2C 電子商務的最初級的模式,現行的C2C 交易模式就是從這種最初級的模式演變而來。個人出售閑置物品一般是根據其新舊的程度進行定價,不會遵循市場低買進高賣出的經濟規律,一般也不會超過原價;并且閑置物品的唯一性也決定了這類交易不會長期持續性的進行下去。以募捐為目的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交易是以公益事業的推廣為目的,賣家會把出售象征公益事業的商品或紀念品獲得的款項全部用于公益事業上。而在C2C 模式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上,大多數的網店經營者還是以盈利為目的,這也是本文準備重點討論的應納入征稅體系的對象之一。網店經營相比于線下的實體店經營,有很多優勢,如在網上開設店鋪,不僅可以節省租金、水電等實體店鋪的鋪面費用,還可以節省許多的人力資源,這樣就使得網絡賣家在和實體賣家相同進貨價格的情況下,由于其經營成本較低,可以設置較低的銷售價格,這也是促使 C2C 模式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加之 C2C 電子商務模式處于免稅狀態,使得實體店鋪最終成為網絡店鋪的“試衣間”。
2.在線交易和離線交易
根據交易的不同途徑,可將 C2C 模式分為在線交易和離線交易兩類。第一類在線交易是指交易的整個過程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包括交易雙方關于商品或服務信息的溝通、買方付款、賣方交貨、買方收到商品或服務等。在線交易通常是針對可以實現線上交貨的無形商品交易而言的。第二類離線交易是指交易的整個過程不能全部在線上完成,要包括線下的部分,主要是指有形商品的交易,買家瀏覽了解商品信息、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買方付款等步驟在線上進行,賣方送貨、買方收貨等要通過線下物流和快遞的輔助進行。
3.無形商品交易和有形商品交易
根據交易對象的不同,可將 C2C 模式分為無形商品交易和有形商品交易。無形商品交易是指交易對象是以數字化、電子化形式存在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信息,主要涉及電子書、視頻、軟件等的買賣,賣家確認買家付款后會給買家下載相應資源的賬戶和密碼,買家就可以在互聯網指定站點上輸入相應的賬號和密碼下載上述資源即可完成交易。這種交易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交易形式,并且隨著網絡技術和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交易形式也呈現出大規模擴張趨勢。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中有形商品的交易是指實體類商品的網絡交易,這類商品的交易過程是賣家在網絡上發布商品的廣告、供貨信息和咨詢資料等,買家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賣家的商品進行選擇,買方確定要購買的商品后,在支付平臺上完成支付工作,再由賣家根據買家的地址將商品寄給買家,此過程必須要求物流運輸的方式。
4.傳統電子商務交易和社交電子商務交易
根據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不同,可把 C2C 模式電子商務分為傳統電子商務交易和社交電子商務交易。傳統電子商務交易是指通過在第三方交易平臺上注冊網店、通過在店鋪內展覽商品、消費者通過瀏覽店鋪內的商品,然后下單完成的交易,比如在淘寶網上開設的網店進行的交易就是傳統形式的電子商務交易。相對應的社交電子商務是一種近兩年才開始進入人們視線的新型的電子商務交易,其依據的是社交平臺,比如微信,微信的最初作用是供朋友、同學、同事之間溝通、聊天、分享心得等,后來人們看到微信等社交平臺較高的人氣,紛紛在社交平臺注冊網店如微店在朋友圈推銷自己的產品,在社交平臺注冊網店進行的交易就是社交電子商務交易。
二、C2C 模式電子商務對遵守稅收基本原則的影響
1.違背稅收法定原則
我國現行稅制對實體經濟交易中的稅收征管內容(包括:納稅主體、征稅對象、計稅依據、納稅地點、納稅期限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使實體經濟中的稅收征管都有法可依,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稅收均等等要求。B2B 和 B2C 這兩種模式中賣家都是企業,按照我國稅法的規定,企業必須進行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才能進行營業活動,因為進行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稅務機關就可以掌握這兩類模式中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情況,以便于對其進行稅款征收和稅務監督。但是 C2C 模式的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的經濟形式,其交易雙方都是個人,在現行稅制中并沒有規定網店個人經營者必須進行工商和稅務登記,關于其的稅收征管工作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加之個人賣家并無健全的會計賬簿,稅務機關無法獲知個人賣家的經營情況及應納稅額,造成稅務機關對個人賣家的征稅困難,甚至造成稅務機關對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交易的監管空白,使這一領域的個人賣家一直游離于現行稅法之外,處于免稅狀態,造成稅收的大量損失;同時對實體經濟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嚴重影響我國的稅收征管權的效力發揮。若要對 C2C 模式交易中年獲益較高的個體賣家進行有效的稅收征管,必須完善現行稅法,使對 C2C 模式的稅收征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2.違背稅收效率原則
稅收效率原則主要是針對稅務部門,要求稅務部門的稅收征收成本在所征稅款中的比例盡量低,降低國家對經濟管理的成本,以使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在現行稅制中規定我國稅收征管實行屬地和屬人相結合的原則,對實體經濟中各種稅的納稅地點、納稅期限、代扣代繳義務人、代收代繳義務人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使對傳統的實體經濟的稅款征收流程明確、方法簡便、成本較低,遵循了稅收效率原則。但是稅務部門對于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監管很難,主要是 C2C 模式下的交易具有獨立性和虛擬性,網絡中的賣家大部分都是個人,很多都沒有進行工商和稅務登記,甚至網上登記的身份信息與其他信息也不一定真實,對于歸屬地的確定很難,使屬人屬地原則的適用受限。如稅務部門想對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進行有效的稅款征收及監管,必須根據 C2C 模式交易的獨特性修改現行稅制,建立既適用于實體經濟又適用于虛擬經濟的征管體系,這必將會增加稅務部門對稅收征收的成本,造成大量的經費損失;同時也很難做到對所有的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交易進行監管并征稅,其稅收金額未必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影響稅收效率原則的發揮。
3.違背稅收公平原則
稅收公平原則是指在征稅的過程中必須公平的對待納稅主體,不允許在沒有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給予某些納稅人優惠對待或不公平的對待。稅收公平是稅收征管的基礎,也是對納稅人的基本保護,做到對每個納稅人的公平是稅法的基本要求,也是稅務機關必須做的工作,必須保證納稅主體負擔能力相同的情況下,稅負也相同;負擔能力不同的情況下稅負也不同。因為 C2C 模式的電子商務是在虛擬網絡和社交平臺中進行的,又因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很難對其交易的主體、金額和數量做出明確的確定,目前大都處于免稅的狀態。特別是有些企業也參與其中,利用現行稅法還未對個人網店的征稅進行規定,以個人的名義注冊網店,參與到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中,實質上是以 C2C 模式之名行 B2C 之實。以對這些企業的正常稅款征收造成困難,同時為此類企業偷逃稅款創造便利,使 C2C 模式經營者相比于傳統經營者、B2B 模式及B2C 模式經營者得到了不公平的優惠對待,違反了稅收公平原則。一旦出現這樣的企業與實體企業的競爭時,實體企業處于不公平地位,對實體企業的沖擊很大,有可能造成實體企業的破產。所以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對稅收的公平性有很大的影響,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在稅收征管過程中的公平。
參考文獻:
[1]靳東升,羅天舒.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國際比較[J].涉外稅務,2012
[2]梁俊嬌.電子商務之稅務稽查證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J].稅務研究,2013
[3]白彥峰,張 琦.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稽征問題探討[J].稅務研究,2013
[4]張 克.電子商務課稅的世界潮流[J].檢察風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