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飛
摘要:由于外來人口的增加,濟南這座現代化城市生活空間狹小,交通工具增多導致交通擁擠,現代化的通訊設備使人們運動量減少,由于競爭激烈形成的壓力,城市生活節奏加快使人們缺乏基本的體育活動,嚴重了可導致精神心里疾患,影響健康和壽命,嚴重了導致自殺或者家庭傷害,人群作為一個城市生活的主角。如果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長期處于一種低水平狀態,肯定會對濟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很大的不利影響。因此,讓濟南居民擁有健康的身體、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的心態、穩重而不缺乏激情的工作作風是改善當前狀態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知道體育運動是預防和治療壓力最直接有效重要的途徑,居民閑暇時間的增多,給休閑體育的展開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幫助。
關鍵詞:濟南市休閑體育;問題;對策;健康
國外休閑體育的發展狀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好的很多,已經遠遠的把我們拉下了。尤其是在發達國家當中,人民生活水平已經處于一個較好的層次,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生活中也會經常參加一些簡單隨機的休閑體育,休閑體育已經和生活密不可分,也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現在很多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特色的休閑體育活動,在這個節日上有很多體育項目,精彩的職業拳擊比賽,經典的臺球比賽,驚人的大力士表演,屬于年輕人的自行車和摩托車特技表演,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的掰手腕比賽,還有體育舞蹈等大型體育比賽,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各種方法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地提出各種吸引人的口號,積極讓人們去參加休閑體育活動。
一、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選取山東省濟南市王官莊、領秀城、省博物館廣場、南全福社區以及泉城廣場,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發放500份,回收456份,回收率91.2%,有效問卷412份,有效率為90.4%,本次調查中男性177人,占總人數的43%。
(二)文獻資料法
通過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收集資料、查找文獻20篇作為參考。
(三)數理統計法
數理統計法就是通過對隨機現象的觀測或實驗所得數據進行數據收集,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對數據的統計,并以此做出相應的推斷。
二、結果
(一)現階段濟南休閑體育產業還很落后
休閑體育產業是指社會和政府各領域為社會和人民提供與體育活動有聯系的產業領域,包含很多方面,有體育產品相關服務、以及與服務相關的經營活動的疊加。濟南人口密集,政府部門和社會相關部門為濟南市人民設立的公共性體育活動場所為數不多。
(二)濟南休閑體育發展嚴重失衡
體育包括休閑體育和競技體育,濟南市舉行的各種性質的體育運動會和比賽也很多,尤其是春秋兩季,濟南的各種單位和公司也在舉辦運動會。但是這些運動會和比賽大多屬于競技體育的范疇。濟南市比較過多注重競技體育的發展,忽略了休閑體育的發展,休閑體育活動也是居民自發組織的民間休閑體育活動。
(三)濟南居民休閑時間支配利用不合理
根據調查發現,下班后安排活動為休息、上網、看電視、外出逛街。多數人還是選擇待在家里,久坐時間過長,肥胖、超重人群增多。
三、討論
(一)加強發展休閑體育產業
加強濟南休閑體育的發展,在一定的區域多修建幾個大型體育活動廣場,供濟南居民就行休閑體育鍛煉,小區內應該多建小區性質的小型體育鍛煉廣場,供小區內的人民進行日常的體育鍛煉,廣場上多修建基本的體育設施,如籃球架、網友網、羽毛球網、乒乓球臺以及一些體育設施,培養濟南居民養成應有的體育消費的習慣,比如可以舉辦當代流行的具有觀賞性體育比賽,由此吸引廣大濟南市居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濟南居民對休閑體育的認識,提高他們參與休閑體育的熱情,提高他們的體育消費需求,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驚醒體育消費,
(二)平衡發展競技體育和休閑體育
體育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由單方面的注重競技體育的發展向注重競技體育和休閑體育兩個方面的全面發展,競技體育專用場所,在沒有競技體育比賽時,可對外開放,讓全民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積極拓展休閑體育市場,梳理服務意識,拓寬體育服務的渠道,優化體育消費結構,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政府作為休閑體育的投資者、生產者、經營者、和服務者以及管理者,都要有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
(三)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投資
加大對濟南市體育產業的投資,大力培育大眾體育健康娛樂市場。積極發展與其他產業相交叉的新興體育行業,例如體育彩票業、體育旅游業、體育廣告業等,拉動內需,促進我國體育消費的增長。在實物型體育消費品的生產方面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檔次,爭創名牌。實物型體育消費目前在我國體育消費中占主導地位。大量新建健身活動場所。在居民聚居區興建便于群眾健身鍛煉的場所的同時,可采用準經營的方式,鼓勵學校、企業、事業單位把自身現有的場館設施對外開放,并配備相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參考文獻:
[1]高紅艷,姜小平.城鎮居民體育休閑機會認知的人口學特征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4(05).
[2]俞琳.都市休閑體育經濟發展狀況與宏觀環境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3(09).
[3]徐波,向家俊,劉黎明,何志金,劉奎.體育休閑主體的需要與參與動機論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4]顧韶勇,楊春元.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及策略探析[J].人民論壇,2012(20).
[5]王磊.2009年美國戶外運動報告[J].環球體育市場,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