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 832000)
音樂專業合唱指揮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是非常復雜,不僅要求指揮專業人才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理論功底,過硬的心思素質,除此之外還對所指揮的樂器的演奏技巧和方式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求會唱,能彈,成為古典音樂的全才。本文對音樂指揮以及音樂合唱的現狀進行了簡略的分析,提出了了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的改革措施,如結合生活、加強音樂指揮訓練以及微課程的運用等等,這些都為音樂指揮課程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方法。
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得到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再是在我國較為主流的還是一些流行性音樂,或者說是廣場舞式的音樂,對于一些西方古典和合唱音樂,受眾的群體并不是很多,較為常見的就是學校等公益性團體抽籌建的一些歌舞劇的表演等,而現階段合唱音樂指揮也從業人員也十分稀少,該專業的音樂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在國外受到了特別的關注,但是在國內的教育來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缺乏必要的生存土壤,雖然一些高等學府在這方面并不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但是卻是缺乏必要的普及率,有限的教育資源無法培養出大批的專業人才。所以說,為了能夠讓這一藝術形式得到更好的推廣,加強對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的重視程度就很有必要了1。
音樂專業合唱指揮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是非常復雜,不僅要求指揮專業人才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理論功底,過硬的心思素質,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修養,除此之外還對所指揮的樂器的演奏技巧和方式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求會唱,能彈,成為古典音樂的全才。因此,對于音樂專業合唱指揮人才的培養注定了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對于各個環節的把握必選限定在一定的標準之內,融不得有絲毫偏差,可見對音樂指揮的要求相對較高。
即便是改革應該分清主次進行,教學方法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革,但是扎實的基礎知識卻是不能隨意更改,因此,必須明確改革的重點在哪些方面,并完成相應的改革計劃,首先要保證教學目標不能改變,對于音樂指揮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在一些重要的基礎課程上要適當的進行人性化教學模式的改變,如總譜讀法、鋼琴、音樂史等,在進行這些專業課程的講解過程過程中,要注意方法的使用適當利用互聯網及時進行教學的改革,增加多媒體和實踐課程的比重,對相應的教學結構進行科學調整,為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2。
微課做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直好評,并且迅速的在各個學科上進行了內容研發,服務了廣大的學生。微課的特點就是,利用微視頻將一些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利用移動互聯網將教學內容實時的推送給學生,并讓他們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可見微課的特點就是將知識進行碎片化,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朝著動態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也能夠和音樂指揮課的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保持一定的融合性,應當注意到的是,在一些重要的實踐課的學習讓還是實踐為基礎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技能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也是如此,只有結合生活進行貼近實際的創作,才能夠使讓擴大音樂的影響,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的教學也是如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生活實際進行相應的課程改革,并向一些國內先進的合唱團體進行取經,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國內著名的彩虹合唱團的走紅,也正是因為貼近生活的創作,如《感覺身體被掏空》等著名曲目的編排,一經發布在網絡上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得到了一致的好評,真正實現了雅俗共賞,所謂大俗即是大雅,只有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團隊才能夠獲得生存的土壤,而貼近生活實際,則是重要出路以及改革措施3。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要結合生活做出改革創新,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對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能的訓練,古語有云,熟能生巧,任何技能和知識都需要不斷的進行運用,才能夠對其進行一定的掌握,因此需要不斷的進行適當的聯系,而經典曲目的反復訓練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在一個個經典曲目的練習過程中,掌握對整個音樂指揮的熟練程度。而推薦的曲目有《黃河大合唱》、《藍色的多瑙河》、《哈利路亞》等,這些經典曲目都非常適合進行訓練聯系,從而提升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的成效。例如,在某音樂學院的指揮專業,引入了3D全景指揮系統,利用VR技術進行了音樂指揮課的改進,使其在上課的過程中不用專業的團隊配合就能完成相應的指揮訓練,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為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訓練途徑4。
總之,在音樂指揮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利用先進的技術做為改革措施,如微課程以及VR技術的使用等,同時做好和生活實際的結合工作,并加強訓練向優秀的團隊學習等,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完成音樂指揮課程的改革,為我國的音樂事業培養一批合格的指揮型人才。
注釋:
1.汪健.高師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課的重要性及其改革[J].當代音樂,2015(17):46-47.
2.孫志福.音樂學《合唱指揮》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及應用探索[J].才智,2017(23):143-143.
3.帥壘.多傾聽、多了解、多實踐——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J].藝術評鑒,2017(18):80-81.
4.李偉.音樂學專業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芻議[J].藝術評鑒,2016(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