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安徽宣城民政局發布道路命名(更名)公示,主城區多條主干道擬以文房四寶命名。更改路名是一個復雜工程,對城市交通和當地民眾生活的影響很大,工作量和所需經費不會是個小數字,不知這些費用誰來承擔?一些地方取地名長官意志過強,不尊重民眾意愿,不尊重歷史記憶,這體現的也是一種權力惡習。 欄目主持/馬巖
“你提的問題,要是好回答的話,早都給你安排了”
有記者收集了西安家長集中反映的幼兒園入學難、上學貴等五大核心問題來到西安市教育局要求采訪,該局某處長表示:“……你提的問題,要是好回答的話,早都給你安排了。”保障記者的合法采訪權,既是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需要,也是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的需要。教育局工作人員一語道破天機,原來是記者的提問讓領導無法面對、難以回答。這其實恰恰表明記者的問題提到了點子上。如果連面對都不敢,還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牙齒不夠美觀”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已在物業行業干了快10年的韓女士,來到離家較近的某寫字樓應聘物業客服助理崗位,并順利入職,但在兩個月試用期快到的時候,公司卻突然以“牙齒不夠美觀”為由拒絕予以轉正,韓女士表示這件事讓她非常接受不了。不可否認,有些崗位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確實需要“高顏值”來“撐面子”,但韓女士所在的崗位只是負責業主來電、來訪、回訪等,對顏值要求真的有那么高?并且,如果公司真的不能允許員工在五官上有絲毫缺陷,那為什么一開始還會讓韓女士“順利入職”?牙齒不夠美觀的不是員工,而是企業,他們長了一口肆意撕咬員工合法權益的獠牙。
“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我仿佛聽見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的官方微信出現了如此“牛氣”回復,讓網友“驚呆了”。對此,該微信平臺第三方運營機構表示,此次“意外”系“系統自動回復”所致。政府部門建網站、開微博,首先應想清楚為什么?它并非是因為“互聯網+政務”要追求時尚,博得民眾的眼球,而是要因為建立健全官方網站、微博,能在“方寸”之間,加強與民互動、增強干群關系,回應關切、引導輿論能力的提升。在民主、法治日漸深入人心的當下,政務官微所承擔的顯然并不僅僅是政府的傳聲筒,而是社會公眾參與政務運行的重要窗口。
“如果對此有不滿,建議另謀高就”
“如果對此有不滿,建議另謀高就。”這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區長信箱中的一句回復內容,回復截圖經曝光后引發網友熱議。近日,康巴什區官方微博表示已就不當回復責令加以整改。“網絡問政”本是干群互動的“平臺”,然而,這封區長信箱的“神回復”,官僚氣息重、傲嬌味十足,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傲慢與偏見”,是“作風病“現了形。歸根結底,“雷人回復”病在官本位思想,根在監管缺位。要想根治作風頑疾,還得“對癥下藥”。要用好強化監管力度,構建監管的“天羅地網”這劑“猛藥”,才有威懾力;而唯有高揚處罰的利劍,以從嚴從重從速的處罰,給官員戴上“緊箍咒”,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才能讓“雷人回復”真正銷聲匿跡。
“某鎮迎接文明城市復檢應知應會知識點”
近日,某基層官微推送文章“某鎮迎接文明城市復檢應知應會知識點”,題目耐人尋味,點開一看,問“您了解文明城市建設嗎”,回答“了解”;問“有基層同志上門宣傳文明城市建設相關內容嗎”,回答“有”……為迎接文明“大考”,某基層單位竟對起了“臺詞”,滑稽之余卻也令人無奈。很多時候,“問題出在下面,根源還在上面。”有些上級單位檢查工作方式單一、時間短促,無外乎座談了解、走馬觀花,甚至明知是“對臺詞”,也會“看破不說破”,或許自身也未將本次檢查當回事。只有徹底根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滋生土壤”,各項事業、各項工作的推進成效才能得到充分保障,做到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讓人民群眾真滿意、真實惠。

據報道,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紀委監委在檢查各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2017年述責述廉報告時發現,有的報告把2016年的報告改個時間,就變成2017年的;有的把報告中的“十八大”直接改為“十九大”……18名干部因此被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