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花
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中,因為各種不確定因素而使得企業的預期財務效益與實際財務效益相背離,造成了潛在的經濟損失的風險。由于影響因素眾多且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財務風險可能出現在國際貿易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而近年來,各國為了應對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沖擊,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經濟保護措施,這使得國際貿易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歐美國家為保護本國經濟而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使得我國與歐美國家的雙邊貿易受到沖擊,國際貨幣匯率浮動也給國際貿易的收益增加了不確定性。這些因素都為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增加了財務風險。
1.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是國際貿易中最經常遇到的財務風險。因為國際間的貨幣匯率會出現經常性的波動,而變動的趨勢則受到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往往是無法準確預測的,同時國際貿易經常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交易周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貿易中就會出現外匯風險。外匯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種:會計風險、經濟風險和交易風險。會計風險是指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到外貿企業的貿易核算與財務管理,并且還會直接影響到資產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內容,為企業帶來會計核算上的不確定性。經濟風險是指外匯變化對進出口商品的價值帶來的變化,也就導致了在預期內經濟效益的不確定,如本國貨幣升值會導致出口受到打擊,而外國貨幣升值則會導致進口受到沖擊。交易風險是指在進出口貿易的合同期間內,匯率出現變動進而給進出口貿易帶來的風險。
2.資金風險。資金風險主要分為資金結算風險、資金運營風險和利率三個方面。在資金回收的時候,會因客戶信用的不確定性而帶來回收風險,在國際貿易中客戶來自其他國家,客戶的信用不只是受客戶自身的影響,還會受到客戶所在國家的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在資金支出的時候,也會因為可能會出現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合法性等而出現風險。而在資金的運營過程中,也會因為企業運營不當或運營效率低下而導致企業的經營效益受到沖擊。在國際貿易中,利率的變化會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帶來影響,境內外貨幣市場會出現不可預測的波動,進而帶來企業收益的不確定性。
3.稅收風險。在國際貿易中,企業往往要面臨貿易雙方所在國家的稅賦征收上的不同而帶來的稅收風險。其中,雙重征稅是外貿企業要面臨的重要的稅收風險。目前,我國政府為了應對該稅收風險,已經與其他國家正式簽署了102個規避雙重征稅的貿易協定。其中已經有98個協定開始生效。而不同國家的稅法上的差異,也為外貿企業帶來了稅收風險。特別是有的國家的稅法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如對征稅的自由裁量權放權過大,而有的國家雖然具備完善的稅法制度,但是稅法方面的法律人才卻還是缺乏。除此之外,還有會計準則上帶來的差異。例如,一些國家要求以本國的會計制度進行核算,而其中與我國會計制度上的差異就為企業帶來了風險。還有不同國家的采用的會計年度不同,征收稅率不同,對會計業務的判定標準不同,國際運輸的稅收優惠條款不同等等方面,都是國際貿易企業要面對的會計風險,而這些不同之處往往繁雜眾多,為企業的國際貿易的順利展開形成了不小的障礙,也就帶來了很多潛在的風險。
4.貿易保護主義。在我國的所涉及的國際貿易國家中,有很多歐美國家經常會以各種理由對我國出口產品設置貿易壁壘。并用一些或隱蔽或明顯的手段引起國際貿易爭端,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本國所帶來的經濟沖擊。這樣的做法就會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沖擊,其中明顯手段就是通過特保調查、反傾銷、反補貼等手段設置貿易壁壘,而隱蔽的為綠色壁壘、知識產權、技術壁壘和環境保護等手段。近年來,隨著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的逐漸增多,歐美國家針對我國設置的貿易壁壘也逐漸加強,其中以反傾銷、反補貼為由的經濟調查就有700多起,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了600多億美元的損失。由此可見,我國面臨的貿易壁壘是空前巨大的,而所造成的損失金額也是龐大的,并且直接對我國國內國際貿易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促進財務管理職能的轉變。財務管理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但這些職能對應對國際貿易中的財務風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促使財務管理職能向國際貿易風險防范轉變。防范貿易風險可以與貿易金融相結合,并對貿易融資、避險保值、貿易核算和信用擔保等方面進行管理,來加強以貿易金額為核心的資金管理體系。
2.深入了解國際貿易業務流程。在國際貿易中所造成的損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國國際貿易企業對國際貿易流程不夠熟悉,對國際貿易細節掌握不足。這就需要企業首先要深入了解國際貿易的業務流程,并建立財務風險防范機制,逐步以經營過程為核心。除此以外,國際貿易企業還要努力發掘自身優勢,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競爭優勢。
3.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企業財務部門還要積極應對不同的財務風險,并制定出明確的管理控制指標,并針對財務風險目標采取適宜的控制措施。如果企業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風險管理部門,就可以加快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建設。風險管理部門可以針對貿易過程中的各個關鍵環節形成節點管理。例如,可以設立專門關注匯率波動情況及影響因素的崗位,并對匯率風險及時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4.拓展海外貿易市場。在我國目前的國際貿易中,歐美國家和日韓是我們主要的出口貿易伙伴。很多國際貿易企業也將這些國家作為最主要的出口貿易對象,但其建立的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貿易壁壘而對我國的出口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所以,國際貿易企業應該把目光轉向其他國家,努力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例如亞、非、拉等地區的國家對出口產品有巨大的潛在需求量,但市場并沒有開拓。外貿企業就可以將目光對準這些國家當中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比較高的國家,開拓其外貿市場。除此以外,還可以在目標國家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不斷提升自己在這些國家的知名度和發展優勢。
從我國加入WTO以來,經濟全球化逐漸推動著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然而在國際貿易的實際經營中,其存在的諸多問題也為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巨大的風險。如何防范國際貿易中的財務風險是國際貿易企業面臨的重要發展問題。國際貿易企業只有針對各種財務風險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前提條件,并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偉波.國際貿易企業存在的主要財務風險與應對策略探討[J].財經界,2017(10):103-104.
[2]龐碧霞.WK外貿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案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3]朱威.我國外貿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