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懷
目前,基于風險導向角度,加強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是建筑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重中之重,在企業發展中所占的地位不可估量,是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對于建筑企業來說,要想在行業競爭中永葆生機與活力,就必須要將風險導向與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結合起來,制定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提高企業風險防范的能力和水平,進而為建筑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加強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可以為財務數據收集與編制的進行提供極大的便利,全面掌控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還可以對企業未來特定階段的生存經營狀況進行準確預測和分析,避免生產經營中風險的出現,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確保預測風險、規避風險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
(二)可以合理使用和配置企業資源。基于風險導向視角,加強財務內控風險體系的構建,可以為資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確保企業資源的高效利用與配置。通過財務內控管理建設,可以集中整合、匯總企業各種渠道籌集的資金,企業要結合各個施工項目編制相應的財務預算表,對企業資產資金進行合理安排。
(一)信息化建設程度有待提升。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建筑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是財務內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然而實際上,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而且建筑工程所需投資比較大,有著較多的工程項目和施工范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收集財務信息的難度。在財務內控管理中大量信息和數據的影響下,一旦信息系統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極容易影響財務信息數據正常的收集,傳輸成本難以保證。此外,如果企業在上下級財務數據傳輸中,出現滯后現象,很難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正確的參考依據,進而阻礙著建筑企業正常的發展和運作。
(二)財務預算管理的科學性難以保證。在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預算要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根據相關規章制度,要將財務預算執行到位。然而實際上,一些建筑企業的財務預算制度尚未落實到位,與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出現了一定差距,而且制度的變更比較明顯,造成了財務預算制度的執行困難重重。此外,計量標準和考核制度的統一化標準嚴重缺失,可操作性嚴重缺失。
(三)缺少項目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現階段,某些建筑企業對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較為漠視,風險識別和評估沒有得到相應的體現,也沒有采取可行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對建筑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較為不利的影響。
(四)企業資產管理和資金使用監督力度不足。一些建筑企業為了獲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利用自身優勢來開展相應的收入拓展活動,這對于提高企業自身綜合能力也是極為有利的,然而諸多企業在增加收入的驅使之下,允許業主可以獨自安排和指定一些施工內容,或者讓相關合作單位帶項目掛靠,企業缺少對工程產生支付資金的高度重視,也沒有嚴格監督和控制資金的具體流向,項目與業主、分包企業各個職能部門的溝通嚴重缺失,重賬和漏賬現象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財務部門的工作難度。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信息網絡溝通平臺。1.對于ERP系統來說,是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管理理念的集中整合,屬于系統化的管理思想之一。建筑企業要加強ERP系統的應用,企業相關部門和人員要積極參與其中,確保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強有力的監督力度和執行力度。通過加強ERP系統的監督與控制能力,可以嚴格規范企業業務流程,將建筑企業運行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圍內,避免由于人為因素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誤現象,確保建筑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執行到位。2.建筑企業要加強網絡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構建,集中整合和分析各類財務信息,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供保證,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可行的參考依據。同時,在這一溝通平臺中,要發揮出企業內部信息交流的功能,以便于不同部門和人員實時查閱所需財務信息。也可以在平臺上提出自身存在的疑惑問題,相應的專業財務人員要有針對性的加以解答,增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大大提升信息的公開化程度。
(二)加強預算管理建設。現階段,一些建筑出現了預算管理難以落實的問題,要從建筑企業實際情況出發,提高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對于建筑企業的預算管理來說,需要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保持密切的交流與協作,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積極推廣,確保人員在財務預算和編制工作中的高度參與,各個部門工作人員之間要加強交流與溝通,充分掌握企業整體運行情況,保證企業運行中各種信息溝通的暢通無阻,給予預算管理準確性高度的保障。與此同時,對于會計信息數據失真現象的發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內部審計工作難以落實下去,對于會計審計中存在的薄弱點和空白點,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確保會計信息高度的精準性與有效性。
(三)提高企業風險防范能力。眾所周知,對于建筑承攬的工程項目來說,具有投資大、施工周期長等特點,而且極容易發生不必要的潛在風險。建筑企業要想避免潛在風險的突發,就必須要加強風險防范和管理建設。建筑企業要將風險管理觀念滲透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構建相應的風險管理系統,注重風險的識別、評估以及控制等環節,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建筑項目工程比較大,企業在招投標之前,要加強可行性研究分析,制定出可行的施工建設方案。與此同時,建筑企業要構建信用評估體系,對業主信用情況進行準確搜集與分析,實時追蹤施工階段。加強合同管理,對合同中的各項規定進行嚴格遵守,嚴格把控合同起草、審批、履行等方面存在的風險,注重合同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四)加大資金監控力度,完善監督考核機制。要想確保企業資金的順利流通,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必須要加大建筑企業內部資金監督與控制力度,構建配套可行的資金監督與控制機制。建筑企業要構建相關制度和規范,比如資金使用規范制度、資產清查制度以及采購人員章程等,實時監督與審查企業資產資金情況,確保企業資金使用的清晰度與透明度,以防出現不必要的資產資金浪費與流失現象。
總而言之,基于風險導向視角,加強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資金浪費現象,促進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佳鑫.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及對策解析[J].財會學習,2017(23):246+248.
[2]謝冬梅.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