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佳敏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云計算、數據挖掘、數據處理等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人類步入了大數據時代。ERP等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的大量應用,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統計、挖掘、處理、分析、估測,不僅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而且最大限度的為企業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推動了社會生產的進步。尤其是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逐漸轉變經營模式,變粗放經營為精益管理。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工作的重要分支,可以借助先進的管理會計技術和工具,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果。在大數據時代中,管理會計必然面臨新的發展。
(一)管理會計概念。管理會計是“規劃未來的會計,是決策的會計”。它借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整理、分析財務數據,借以進行預測和決策,制定計劃,對經營業務進行控制,并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管理會計以企業為主體,為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目標服務的一個信息系統。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為決策者提供信息,以幫助其更好的決策,進一步幫助企業發展。
(二)管理會計特點。1.學科綜合性。管理會計包含的學科種類多,內容復雜。不僅包含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會計學科方面的知識,還涵蓋了社會學、計算機學、法學、統計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2.計量指標的多樣性。管理會計測量的指標更為寬泛,不僅包括了企業利潤、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等財務指標的測算,還包括了對消費者滿意度調查、消費者行為習慣、消費理念、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動因等多項非財務指標。3.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管理會計大量的運用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等數學知識,進而更加準確的預測財務信息。
(一)云計算等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使得預算管理精準化得以實現。預算管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重大意義。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如何保持成本領先優勢,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預算是企業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通過ERP系統中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銷售管理等子系統有效地預測、計劃、監控、管理全方位的成本支出,利用數學方法、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讓預算管理變的更加全面、科學、精準,使企業能夠及時的根據預測作出相應的生產、銷售調整,避免資源浪費,最大限度的創造社會價值。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使得績效管理實現單維向多維的轉變。企業由不同的部門組成,每個部門都有其相應的職責,而每個部門的每位員工又有其相對應的職責劃分,因此,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有力于使員工各司其職、增加員工的積極性。會計工作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員工數量多、信息量大,且針對不同的部門還應設計不同的考核辦法和衡量標準,這些問題對于傳統管理會計而言是不可避免的難題。信息技術的發展,精準的記錄了企業的多種信息和動作,有利于公平、公正、客觀、全方面的對員工進行評判,從而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使得員工效益最大化。
(三)大數據時代下,財務信息共享不再是夢。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逐漸向全員參與、全員管理、全員監督模式轉變。目前許多外國公司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管理方式。它將不同國家、地點的實體的會計業務拿到一個SSC來記帳和報告,不僅使得會計記錄和報告規范化,統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將所有的會計業務集中到共享中心核算,節省了人工成本,加快了對財務數據的測算和運用。
(一)如何解決專業人才緊缺、整體環境較差的問題?目前我國會計人才越來越多,而且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但絕大多數都是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人才少之又少。各大高校雖開設了《管理會計》這門課程,但對其不夠重視。我國目前沒有針對管理會計的相關培訓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管理會計的發展。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發展,需要企業各級領導層和企業員工的支持,而整個行業對管理會計的不重視,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企業員工的態度,這無疑也影響到管理會計的發展。
(二)如何解決管理會計信息化程度兩級分化嚴重的問題?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極不平衡,尤其是對信息化的應用呈現出兩級分化的態勢。從空間上來說,經濟發展較快、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沿海城市對管理會計信息化應用的程度較高;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信息技術水平較低的中、西部地區應用的程度較低。從企業自身而言,一些建立較早的大型企業的國際眼光較高,對管理會計的認同和推廣也比較高,而中小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較差。如果中小型企業不能正確的利用信息技術謀求自身發展,甚至是對此避而不見,長此以往終會被市場和時代所淘汰。因此,如何解決管理會計信息化應用程度的兩極分化問題是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三)如何解決信息技術衍生的各類問題?大數據時代到來,各種信息技術的進步大大推動了管理會計的發展,也使得管理會計的工作變得高效而快捷。存儲空間不足導致海量信息無法儲存;計算機分析技術落后,即使儲存了海量信息也無法從中挖掘出真正有價值信息供決策者使用;數據在收集、整理、處理、分析、輸出的過程中,泄露的可能性高、信息安全性差。尤其是對于會計信息而言,是企業的核心商業機密。如果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危害,而企業依靠我國目前的信息技術發展水平暫時還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一)加強理論研究,并注重從理論研究到實務應用的過渡。首先,要注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是行業發展的催化劑,有了好的研究人員才能推進我國管理會計制度體系的加速建設。其次,國務院和財政部也加大重視,建立專門的管理會計組織機構,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幫助行業發展,不僅要靜態研究,而且要動態跟蹤,及時了解實施情況并酌情修改,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再者,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加強對在職人員的相關培訓,讓職員認識到管理會計的優勢和必要性,使其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二)管理會計由戰術型向戰略型轉變。一個企業要想在時代的浪潮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很強的適應性,預知時代發展潮流,對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規劃。這就要求了企業要長期戰略發展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分析各種財務和非財務信息,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
(三)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由大企業逐漸向小企業過渡。大數據時代下,新的商業變化日新月異,企業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斷縮短,世界產業技術換代加快,商業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和飛速發展的科技面前,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如果不能把握住機遇,及時變革和創新,將被市場無情的淘汰。因此,小企業更要重視管理會計“規劃未來”的作用,借助相應的技術和方法,及時調整策略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兗華.淺議新形勢下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J].財經界,2014.
[2]金秀花.網絡時代會計的發展趨勢和挑戰[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