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敏
(珠海華潤銀行深圳分行,廣東 深圳 518001)
近些年,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受到了互聯網金融、同行業競爭加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要在同業中脫穎而出,除了需要業務人員在市場上真刀真槍搶資源外,內部績效考核也不容忽視,運用管理會計的手段,能更好的考評商業銀行各經營單位、業務條線及員工的績效情況。
關鍵業績指標是對商業銀行業績產生關鍵影響力的指標,是通過對銀行的戰略規劃、關鍵成果的業績特征分析,識別和提煉最能有效驅動銀行創造價值的指標。銀行的關鍵業績指標主要包括:
1.存貸款規模。存款規模是銀行的資源,貸款規模是銀行創利的主要來源,在追求規模效益的銀行界,規模意味著市場份額,規模的大小反映一家各家商業銀行的實力。因此,存貸款規模是關鍵的業績指標。
2.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銀行創造價值的核心指標,體現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盈利性指標主要運用于經營單位的業績考核。
(1)資產收益率(ROA)。資產收益率是用來衡量每單位資產創造多少利潤的指標,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銀行運用較少的資本來推動較大資產的運轉,該指標越高,表明其資產的利用效率越好。
3.不良貸款比率。銀行不良資產指銀行資產中比正常資產有較大損失可能性的資產。銀行不良資產與正常資產的比例,就是銀行的不良資產率。不良率指標主要運用于經營單位的考核。
商業銀行的經濟增加值是指稅后凈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后的凈值,是商業銀行價值創造的綜合性重要指標。經濟增加值的運用要求商業銀行擁有健全的會計核算體系,確保財務數據的完整、真實及有效性。
增濟增加值(EVA)主要是由營業凈收入、營業成本、風險成本(逾期損失)、資本成本(非預期損失)所構成。
EVA=營業凈收入(稅后)-營業成本-風險成本-資本成本。
1.營業凈收入。商業銀行的營業凈收入主要來源了存貸款的利息凈收入及凈非息收入。
商業銀行利息凈收入一般通過內部轉移定價(FTP)來核算各經營單位、各業務條線的創收水平。
FTP凈利息收入=存貸款日均規模*FTP利差*期限
FTP價格體系通過管理模式、收入核算模式、管理調節手段、風險管理手段四個方面的變化,可以達到科學評價績效、優化資源配置、指導產品定價和集中市場風險四項功能,推動商業銀行進一步規范高效的發展。
沈老七的三房太太都讓日本人給輪奸了。直到最后一個日本兵下樓來,他們才放火燒了那木質結構的沈家大院。這時天已經黑定,沈家大院燃起的火光一直照著那群日本兵行至上河的蘆葦蕩里。
凈非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匯兌損益及其他業務收入。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支出。
2.營業成本。營業成本包括營業費用、風險成本。
商業銀行為了準確的考核各個經營單位、各業務條線以及各個員工的經營業績,商業銀行需要在對績效考核系統進行開發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應用數據倉庫技術,將各項間接成本、風險成本分攤到每個項業務產品中,從而歸集到相應的業務條線以及經營單位,一方面促進了產品定價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為商業銀行實現多層次和多目標的績效考評提供了可能。在成本分攤和產品設計與定價等方面,應用管理會計,實現精細化管理,也是促進商業銀行績效考評水平得以提升的關鍵所在。
3.資本成本。商業銀行資本成本是指用來覆蓋貸款信用風險所需經濟資本的成本。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經濟資本成本,其中信用風險包括表內信用風險、表外信用風險以及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經濟資本成本。
資本成本=表內外月均風險加權資產余額*目標資本充足率*目標資本回報率
資本成本是商業銀行為績效考核引入的概念,扣除了資本成本后的經濟增加值更真實的反映商業銀行的盈利情況,克服了商業銀行傳統績效考核以利潤絕對額為指標的缺陷,有利于商業銀行的經營者更清晰的衡量經營風險及其回報。
商業銀行的管理會計涵蓋財務預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績效評價以及資產負債管理等核心內容,平衡計分卡是運用管理會計的手段,將財務指標與學習、成長、客戶、業務流程等其他指標相結合的一種考核模式。平衡計分卡是將預算與戰略規劃連成接在一起的工具,其中的財務指標是過去業績的反映,而其他的指標是未來業績的驅動因素,通過過程管理來推動業績的實現,這種多方位的計量方式使用得商業銀行能夠通過非財務指標來預測未來的財務業績。
績效考核是商業銀行一項系統工程,是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通過管理會計的運用,并采用科技的手段,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有利于確保績效評價數據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從而實現動態管理績效考核的目的。
商業銀行核心經營成果在于是實現價值最大化,銀行價值最大化是以實現長期生存和發展為根本目標,摒棄規模優先的固有理念,從穩步提升資本回報水平的角度構建和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在績效考評體制方面,從以往的關注利潤最大化,轉向考核核心盈利能力指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應有的作用,從各部門、各業務品種以及客戶等內部的投入產出進行分析,以管理價值作為基本導向,指引經濟資本的合理運用。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由于大都建立了經濟資本管理體系,其績效考核體系多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并且對經濟資本約束風險資產總量以及資本回報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經濟資本是促進績效考核體系得以實現的工具之一,采用經濟增加值與風險等對資本收益率指標進行調整,進而對產品定價與資金分配等進行比較,以促進資本效用最大化的實現。
伴隨管理會計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在商業銀行績效考核中的運用范圍將會逐漸拓展,二者的充分結合必然有助于促進商業銀行實現更好的發展。在實際運用中,要探索出這兩方面工作的契合點,以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