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波 潘雪義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0)
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基于供給側改革下的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既能夠推動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也能夠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培養大量的財經類人才,對于我國職業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在進行專業教學質量整改之前,相關人員要能夠清楚的認識現今高職財經類專業的教學現狀。
教學內容與時代脫軌,不能夠緊跟時代的腳步,教學過程不能與時俱進是現今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發展路上的“攔路虎”。在現今大部分高職院校中,財經類專業的教師多為年齡較長、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這些教師憑借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來教學,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動向缺乏敏感性,導致其教學內容只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過于枯燥乏味,會使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當學生對待財經類專業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和動機之后,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隨之減弱,讓教師緊跟時代經濟發展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也就變得難上加難。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畢業生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是現今高職院校教育水平提升的一大阻礙。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高職院校的地位并不高,導致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不會認真推敲和考究其教學內容是否合適,只是在機械性的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心態下培養出來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畢業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也見怪不怪。此外,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也導致其在畢業后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都認為自身不是可塑之才,他們就讀高職院校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畢業后找份好工作,沒有報效祖國、推動社會發展的宏圖大志,這種思想導致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會更加懶散,不利于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實力。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深度有待提升是現今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供給側改革下進行高職財經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中,提升高職財經類專業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深度是大勢所趨。部分財經類專業教師只會按照財經類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財經教學,使得畢業后的學生只懂得理論知識,難以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實踐過程。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旨在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供給側改革對人才需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對專業結構、課程結構進行深刻變革,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在供給側改革的引導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在供給側改革下進行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相關人員要明確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首先,財經類專業培養的財經類人才要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水平。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就業范圍較廣,幾乎遍布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其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水平就能夠引導和協助企業在國家法律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一方面,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能夠正確配合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有更強的社會主人翁意識。其次,財經類專業培養的財經類人才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能夠對財經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這對企業的發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企業中擁有能夠及時捕捉財經信息的財經類專業人員不僅能夠提升企業對財經信息的掌握情況,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制定企業計劃和決策,提升企業的市場價值和企業在國內市場及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能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時也能夠提升社會對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認可程度,從而在我國經濟、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社會人民群眾對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的認可程度三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既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又促進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發展。
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進行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教學質量整改既是在供給側改革下進行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目標,也是在供給側改革下進行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過程。我國的經濟發展質量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中進行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也變得迫在眉睫,因此,高職院校要能夠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加快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教學質量整改步伐。首先,高職院校相關領導人員要注重對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重視程度,以身作則,投入到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中,并憑借自身的影響力引領更多的財經類專業教師投入到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中,加快高職院校中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整改步伐。其次,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需要大量財經類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因此,高職院校中的教師要能夠明確國家供給側對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畢業人員的要求,積極響應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號召,為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獻計獻力,出謀劃策,從而更好的推動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過程,加快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整改步伐。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引導下,建立健全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評價體制是推動供給側改革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方針策略。一方面,高職院校管理者和財經類專業相關負責人要能夠積極研討適合本校發展,能夠提升本校畢業生專業素質和綜合水平的財經類專業教學評價體制,有了完善的財經類專業教學評價體制,才能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定做出更為合理、全面的判定,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的改革。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管理者和財經類專業相關人員要能夠掌握國家經濟發展動向,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態和國家經濟發展對財經類專業人員的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培養出更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財經類專業人員,既幫助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
國家推進供給側改革給我國眾多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也給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供給側改革要求下,高職院校要注重財經類專業的發展,重視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的整改研究,爭取通過不同策略完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的整改研究過程,提升財經類專業的專業教學質量,提升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實力。在供給側改革下進行高職財經類專業質量研究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明確自身對人才培養的方案,樹立堅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的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評價體系,加快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整改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在供給側改革下真正實現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質量的質量整改,助力于我國教育和經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