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蘊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6月24日消息,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7月5日起,下調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同時,還將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星石投資向本刊指出,本次降準最超市場預期的是,定向釋放5000億流動性用于市場化債轉股。既能提高銀行參與債轉股的積極性,又能降低社會杠桿率,還能緩解符合債轉股條件優質企業的資金問題。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定向降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于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相關銀行要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實施情況,按季報送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機構使用降準資金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據了解,此次定向降準是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
央行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簽約金額和資金到位進展比較緩慢,考慮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的主力軍,可通過定向降準釋放一定數量成本適當的長期資金,形成正向激勵,提高其實施“債轉股”的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同時,當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為突出。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其實施定向降準,有利于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增加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總的來看,此次定向降準有利于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杠桿,有利于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屬于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星石投資認為,本次定向降準從節奏上符合市場預期,但從力度上超出了市場預期(2000億元支持小微企業+5000億元專項支持市場化債轉股,總共釋放的流動性超過了今年前兩次降準分別釋放的流動性規模),有利于緩解去杠桿對優質企業的沖擊,精準解決優質企業融資和流動性問題,為去杠桿提供了較好的金融環境,對市場能夠起到實質性的提振作用。
而最超市場預期的是,定向釋放5000億元流動性用于市場化債轉股。既能提高銀行參與債轉股的積極性,又能降低社會杠桿率,還能緩解符合債轉股條件優質企業的資金問題。這是央行對過去幾次精準調控政策的延續,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效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力度超預期的定向降準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重回寬松基調。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中國的歷史經驗來看,大水漫灌、放水刺激的老路必然難以再現。可以肯定,央行在“穩杠桿”和“調結構”之間把握平衡,審慎呵護市場的政策定力也將維持。
央行有關人士表示,鼓勵十七家大中型商業銀行使用定向降準資金,支持充分體現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的“債轉股”項目,但以下幾條需要注意:
一是實施主體在“債轉股”項目中應當實現真正的股權性質投入,而不是仍然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也就是說,不支持“名股實債”的項目。
二是鼓勵相關銀行和實施主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
三是“債轉股”有關股份以及相關債務減記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定價,按照法律法規,由項目相關參與方協商確定。
四是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相關實施主體應真正參與“債轉股”后企業的公司治理,促進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時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實施“債轉股”項目應當有利于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恢復企業發展動能,不支持“僵尸企業”債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