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1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從本質上來說,信息化建設屬于開展工作需要應用到的工具或手段,基于系統平臺,完成將測土配方施肥過程向數據流程進行轉化的工作,無論是管理的規范化水平還是效率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分析結果表明,開展該項工作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電子化水平,對土壤肥料加以應用的特點包括工作量大以及時間較長,利用紙質媒介對相關信息進行記錄,難以做到系統性與全面性,另外,信息在交流和溝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在于針對以預警參數、技術成果為代表的數據展開信息化管理,紙質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會得到相應的解決;其次是提高信息采集工作的標準化程度,基于測土配方施肥開展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夠以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以信息采集為主題,制訂相應的采集模板以及技術規范,使相關工作向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最后是提高信息傳輸具有的網絡化水平,以信息化系統為基礎,通過有線或是無線網絡,完成對測土配方施肥所涉及信息進行傳輸的工作,并通過實時調整和更新數據信息的方式,使數據具備應有的時效性。
2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設的手段與方法
作為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測土配方施肥的信息化建設,涉及包括平臺開發、機制形成在內的多方面內容,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對測土配方施肥而言,信息化建設是指以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為依托,選擇與實際需求相符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完成對測土配方施肥所涉及信息資源加以整合的工作,并在傳遞信息的同時,對其進行采集與加工,使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具備應有的使用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在決策制定過程中具有的作用,決策水平隨之提高,測土配方施肥的高效化、全程化和精細化水平也會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2.1打造管理系統
首先,基于耕地質量信息建立相應的評估系統,工作人員應針對所在地塊的質量屬性展開分析,結合專家分析結果,確定與地塊耕地質量相關的、以貢獻率和監理指標為代表的各項數據,在此基礎上,利用數據庫資源、地理信息技術完成基于耕地質量指數的模型的構建工作,無論是對測土配方工作、農業結構調整還是對耕地資源管理而言,該模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基于測土配方施肥建立相應的決策系統,以試驗所得數據參數為依據,打造符合實際需求的、與測土配方施肥相關的模型,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最后,將評估系統和決策系統相結合,形成具有較高網絡化水平的、以耕地質量為對象的評價決策系統,合理應用該系統,不僅可以使資源信息的有效共享成為現實,還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用戶隨時隨地對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行獲取與應用。
2.2加大研發力度
無論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科技的進步,都在無形之中提升了信息化建設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針對測土配方施肥展開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提升工作有效性,使其符合農業發展提出的需求。基于此,工作人員應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所對應信息化資源進行研發的力度,以專家系統、專家指導體系為基礎,對移動端的信息服務系統進行研發,保證測土配方施肥所涉及管理建設工作,無論是橫跨度還是縱跨度都具有相應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各部門間的密切配合,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成為現實。
2.3建立健全數據管理系統
基于測土配方施肥所涉及數據,打造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對數據庫資源還有地理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以有關標準和要求為依據,完成數據庫系統的建立工作,充分發揮數據庫系統在提供信息支持方面具有的作用,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數據庫系統完成對土地地質情況進行查詢及分析的工作,在此基礎上,加大維護和管理種植植物的力度。研究結果表明,能夠對測土配方施肥數據進行有效管理的數據管理系統,應包含兩方面內容,即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空間數據庫的作用主要是以地理信息技術為依托,獲取包括利用分析表、土壤表以及行政區域樣圖在內的各項數據,通過數字化處理的方式,完成對空間數據信息系統的打造。屬性數據庫的作用主要是對農戶個人信息、土壤結構數據以及田間基本數據進行獲取與分類,以此為依據,完成對符合地區農業發展情況與需求的、與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密切相關的信息系統的建立工作。實踐結果表明,所建立信息系統能夠加大針對農業信息數據所開展收集、整理和分類工作的力度,再對其他信息系統進行建立,自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組織信息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
如果想要保證針對測土配方施肥所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關鍵是以信息化建設和精準模型的構建為對象,成立相應的研討小組,選派專人負責組織并領導信息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與此同時,還應當加大力度,通過定期召開探討會議的方式,保證基于測土配方施肥所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始終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強勁的發展勢頭。
(作者單位:112000 遼寧省鐵嶺市農村經濟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