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夢希 浙江理工大學
隨著體育運動的大范圍普及,人民生活的日漸提高,運動成了人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起,各大競技體育賽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人們在觀看賽事的同時,對運動員的著裝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縱觀近幾年的各個大型體育競技賽事,不難發現,運動員的服裝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美國的社會學家將體育大體分為力量表演型運動和樂趣參與型運動。力量表演型運動包括高度組織的高競技性的運動[1],也就是本文所提到的競技體育,而競技體育也因為競爭性而具有排他性。競技體育比賽中,最高級別的當屬奧運會了,而隨著人們對體育賽事關注度的提高,運動員領獎服的時尚性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奧運會領獎服是奧運會頒獎儀式上獲獎運動員的正式著裝,是運動健兒們最榮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的見證,因此,奧運領獎服又有著一份與眾不同的國家榮譽感。它不僅僅要體現奧運精神,還是展示國家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本文以2000年-2016年的奧運會運動員領獎服為例,分析這二十多年中國代表團奧運領獎服時尚化設計的變遷。
2000年9月15日,新世紀的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在悉尼成功舉行,而當年恰逢也是中國的農歷龍年,因此,在這一屆奧運會的領獎服設計中主要融入了“龍”這一元素,以“巨龍騰飛”為這屆領獎服的設計主題,表達對我國奧運健兒們在賽場上創造佳績的期待。領獎服選用紅黃白三種顏色,上衣胸前是一紅黃漸變的巨龍的圖案,襯著白色的底色顯得更加生動鮮艷,拉鏈、上衣后背和褲子側面也都印有以同樣效果設計形變的“China”與之相輝映。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領獎服主題是“錦繡中華”,這屆領獎服在色彩上不僅采用了傳統的紅白色調還加上了具有雅典奧運會特色的藍色。上衣以白色為基底色,層層漸變,從白色過渡到藍色,再過渡到代表中國的紅色,寓意著祖國山河壯麗秀美,而上衣袖子上的紅白間隔條紋印花寓意著奧運健兒們在賽場上展翅高飛。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奧委會在茫茫設計稿中選取了北京服裝學院的“中國祥云”,“祥云”是北京奧運會的代表圖案,這屆奧運的領獎服采納了這一元素,金色的祥云從右臂綿延到胸前,左胸前的云朵蔓延到左臂的不對稱設計打破了之前的設計傳統,而在色彩的選取上回歸了紅黃白的色調,以紅色為主基調,搭配祥瑞的祥云圖案寓意著吉祥美好。
2012年中國龍年又與奧運會不期而遇,“冠軍龍服”便應運而生了,這屆領獎服同樣采用“龍”這一設計元素,色彩以紅色和白色為主色調,搭配黃色以中國書法的方式演繹“龍”字,從上衣左肩部綿延到左袖,龍尾以泰晤士河形象收尾,寓意從北京到倫敦。而上衣領口內襯選取了祥云印花的透氣性面料,與“龍”呼應,寓意龍騰祥云。而上衣背面的英文“China”也使用了中國書法的字體,從大提到細節都是滿滿的中國元素。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的領獎服延續了“冠軍龍服”的設計理念,以紅黃兩色為主,融入3D量體裁剪刀技術提升服裝的修身效果和穿著舒適感。新一代“龍服”的面料采用了杜邦生物科技技術,用再生纖維和Sorona纖維,來達到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的理念,防水透氣的性能由贊助商安踏創新的點貼技術以及特殊的拒水工藝來實現。
自2000年雅典奧運會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健兒的領獎服以國旗顏色為主要設計色彩,多選用紅色為主色。在色彩心理學中分析表明紅色代表刺激、活力和動力。它象征著好斗,活潑而熱情洋溢的性格。當人感到疲勞的時候穿上紅色服裝能增加體能和精力,而在中國,紅色更象征著幸福和喜慶,是我國國旗的顏色。因此,基于運動服裝設計中色彩選擇需結合目標市場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傳統的必要性的理念,紅色一直是我國領獎服設計中的主色調。
早期設計以寬大廓形為主,對運動員形體的體現弱,后期逐漸在版型上增加了修身省道和結構分割線,領型也從普通的翻領逐漸演變成小立領。設計款式更加精簡貼合人體,突出競技運動的形體美感,在領型,袖片的設計上逐漸拋開原油的固有領獎服設計思維,從休閑時裝中融入新元素,使領獎服的款式更符合大眾審美,更好的被運動員和觀眾接納。
早期對頒獎服上的細節設計比較少,后期在口袋、袖扣、門襟拉鏈設計上也出現各種新意,提升領獎服的時尚感,同時也增添了裝飾線在服裝上的運用,如領口袖扣拼接的撞色的裝飾線,使領獎服更加時尚青春富有活力。
高科技功能性面料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到領獎服的設計中,增加服裝的透氣性,提升服裝穿著的舒適感,再搭配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如激光切割、激光打孔、無縫拼接、手工印花等使領獎服更加適應奧運舉辦地區的氣候,更加先進美觀。設計師在追求服裝對運動員的穿著感的同時,越來越關注到服裝的環保意蘊,再生纖維的回收再利用再回收的特性,符合當今全球低碳環保綠色可回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