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明 張述凱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傳統意義上,無論是農村(間隔五天的)市集,還是城鎮上可能存在的早市、午市、夜市,其買賣雙方之間完成交易活動的支付方式之一,便是現金—尤其是交易數額不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近年來,國家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鎮一體化進程影響到了農村市集的交易支付方式,農村市集上也出現了使用手機支付(微信、支付寶)的新現象。反過來看,依靠網絡信息技術手段的非現金支付方式,也反映出農村市集不同的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活動,是否接受這種非現金支付的方式。從市場研究的角度,主要涉及農村市場上,一般可直接采用現金支付和手機支付(現場)的情況,不研究使用匯票、支票之類的支付方式。因此,如果因手機支付而未達成,除了現金支付外,則意味著供給側或需求側存在著市場理念、營銷方式不符合“互聯網+”的要求。需要做一個合理的假設:在農村市集上,手機擁有者,已經達到普及化水平,而認識和接受手機支付功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鑒于手機支付和農村市集交易的現狀,手機支付本身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和競爭力。
于淑華認為,手機支付業務,是一種新興的產業,也就成為一個新亮點(2010)。這種從新興產業高度,來看待一種網絡時代的支付手段和方式,可能有些夸張和不確切。因為,至少現在,在農村市集交易過程中,手機支付與現金支付方式并存,或者說,并非每一個買賣雙方之間都能相互接受可供隨意選擇的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其主要表現在3方面。
1.從時間經濟上,傳統的農村市集,一般是固定地點、間隔五天周期,進行現場集中交易活動,除此之外,手機支付手段,基本上處于閑置狀態,可見,該種類型的市場不能像城鎮的一樣,具有“即時性”交易的方便條件,即使每一個人擁有一部手機,并具有手機支付的愿望,也會因為“等待集中交易”而使手機支付置于一種潛在的支付手段。而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和文化、習慣等因素,對農村市集“時間周期”的穩定性,是直接導致手機支付時間上停滯而產生“不經濟性”的主要原因。
2.在城鄉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地區,由于中、青年人進城工作,農村市集的主體人群成分是剩余老年人。這種群體交易人,習慣于現金支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做法。在很長一個時期,由于對手機支付職能認識不夠深入,難于接受手機支付的新生事物。
3.農村市集上交易物品,不像城市一樣,起碼,目前還沒有貼上條形碼以提供價格信息支付的情況。有一部分集約型農村市集已經與城鎮超市合作,將部分市集空間“移到”了能用現代信息網絡化手段“收銀”的固定場所。另外,與城鎮相比較,雖然同樣持有手機,即使使用支付功能的人,大多數人僅僅滿足于便利性而已。
上述三種現象,在大多農村市集,備受關注。
在網絡信息網絡時代,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展開,城鄉彼此學習互通交流。有利于挖掘手機支付在農村市集上可能潛在的優勢。
1.手機支付,可以跨越固定市場地,實行遠距離交易,節約時空成本。廣義地看,新的支付方式,無形市場、異地市場、時間性、空間性皆產生經濟性,市場規模大小不變,實則無法用傳統的市場概念衡量。
現在新農村的農村市集交易活動變得更加方便、簡單、自由而有序。手機支付現象打破了過去單一現金交易的方式,進一步,無論從交易時間或地點方面,原來那種五天一個集中固定交易市場模式受到挑戰沖擊。不占用傳統市集時空(時間、場所)資源而完成。從“資金收訖”的角度,這種變遷意味著,市場規模無法衡量,甚至,難于用簡單的辦法來研究市場細分和布局問題;同樣,在市場上,交易雙方可以付現或使用手機支付,但是,也可以選擇網上虛擬市場遠程支付。借助手機支付功能,增加了“買”和“賣”形成“兩個人市場”交易頻率,這是一種無固定間隔時間的市場。無數類似的交易活動,則會在無形市場上產生集聚效應。從理論上,凡是有手機的人“手上都有一個無形的市場”。手機支付,可能讓傳統農村市集消失,通過圖文、圖片、語音等傳遞信息,將交易雙方聯系起來而完成交易,好像流通過程中,交換環節不復存在,買賣彼此之間即使到了集市現場,也是相似舉辦個人商品展覽會,只要滿足消費者的數量和質量需求,便可以“隨便”取走,不需付現。但現實中,作為問題,既要看到無形的網上交易市場,又要看到有形的傳統市集,彼此共存,缺一不可。
2.借助手機支付功能,縮短了貨幣流通環節的時間,節約了市集交易時效,可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性。直接將農村市集零散資金投入支付寶的融資范圍。省掉買賣雙方去銀行的麻煩。易于籌措資金,完成大額交易,提高交易成功率。可能由于手頭現金數量不足或臨時借錢不便、不及時、不到位,而影響了急需的商品。如,一個商人旅游者,往往在農村市集上看到季節性產品,價格變動大,如果該旅游者“只授”現金支付而不用手機支付,或賣方“只受”現金支付,則會失去很大盈利商機的。假設農村市集交易實現全面的手機支付方式,改變傳統市集交易方式。如,牛馬牲畜類大宗交易,手機支付會有效防止攜帶現金不方便,或者,因付現一次性未付清而交易終止的現象,也可以及時“從手機上”借款而不必從農村信用社“取款”,這樣,提高交易效率。還可以最大量地、快速地回籠中國廣大農村市集零星資金,每天形成世界上任何國家無可競爭的資金優勢。這個“星火燎原”的資金來源,也可與股票業等融資企業相提并論。
這種市場的優勢在于:可以將農村集市零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利于貨幣流通、回籠;加快貨幣周轉速度。
3.最后,但不是不重要,手機支付是防范假幣的最好工具。手機上交易的是“電子貨幣”、“數字貨幣”,不存在“真、假”問題,只存在“對、錯”問題。在防備網絡欺騙的前提下,避免假幣出現,使用“手機支付”可以維護金融市場流通秩序;利于市場稅收管理和社會秩序穩定。有趣的是,手機支付,能夠避免由于“付現找零”可能引發交易雙方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或者說,手機支付,也不存在實物貨幣的“整幣”、“零幣”計算的麻煩問題。—那都是手機支付功能。
1.改變了傳統農村市集固有的兩大特點:一是,每一筆交易活動,可以沒有現金流通環節而完成;二是,真實的、面對面的現場買賣和交易,有些可能變成手機屏幕上的“市場交易”。
2.借助“會使用手機支付”功能,出現了足不出戶、晝夜經營的“買賣”現象,使可以使原來農村市集變得無邊界、無規模。換句話說是,無形市場很大,有形規模很小或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