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茜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近些年來關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研究成為熱門話題。而會計作為任何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企業的資金鏈的穩固,是企業市場立足的根本,因此在企業的研究中又以企業財務會計領域的研究為重點,希望能推動中小企業的突破,會計信息化的普及與應用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從當前時代發展現實出發,首先闡述會計信息化的內涵和特點,進而闡述會計信息化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最后提出加強企業會計信息化能力的建議和措施,希望能達成本文實現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突破、能力提升的目的。
會計信息化是指在互聯網那個時代下企業借助計算機技術和設備實現會計工作的網絡化和數據化,使其從傳統的手工計算和人力操作中得以脫離出來,借助先進的算法系統和數據管理實現會計工作的高效化和便捷化。一般而言,會計信息化具有大數據、大運算和高效率三大特征。大數據是指龐大的數據網絡以及多元的數據主體是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礎,借助大數據的內容,會計信息化從能準確的進行市場分析和資金調度,確保資金利用最大化;大運算是指會計信息化超脫了以往簡單的會計數據計算,而是在加入了規律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現實下,可以針對市場發展規律以及風險系數進行預測和提醒;高效性是指借助計算機技術使得會計工作從繁瑣的人力運算中解脫出來,借助計算機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可能在確保數據準確性的同時,起到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的作用。
會計信息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特征便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大數據進行會計管理,涉及的運算軟件均具有高精準度和運算效率,因此給會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不僅提高了企業會計工作的效率,還極大的減少了會計工作中的失誤,自然也相應的降低了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量,讓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質量提升和管理創新當中[1]。此外,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雖然也制作各種各樣的報表,但是這些報表之間并未形成相應的聯系,涉及的數據也因為過于復雜而少有人進行統計和分析,難以對企業的各種決策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而會計信息化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所有的報表進行數據的篩選和分析,在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的同時總結數據規律,從而得出企業現階段在財務管理以及資金調度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和完善。
在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是最為關鍵的管理部門,而在財務管理中,主要是對企業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的平穩運行。資金可以說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命脈,強化對資金的管理與監督,能夠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現代企業在資金管理上常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是減少資金的庫存,提高資金的運轉速度,進而來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2]。從當前來說,在企業資金管理中常常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雖然說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發展速度,有助于企業強化對資金的管理與監督,為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容易出現不少的問題。比如說在企業資金流轉的過程中與整個信息系統的契合度不高。而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更為重視的是資金的結算上,對企業投資、信譽等方面上的執行力比較弱,就無法滿足企業資金管理的需要,因此會計信息化加強企業財務資金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前提便是確保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執行與落實。
傳統的企業會計工作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數據的統計和信息的把握程度會因為工作人員主觀的判斷有所差異,因此制定出的財務決策千差萬別,有的幫助企業實現了資本的擴張,有的則造成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甚至導致破產。而會計信息化是通過數據的整合與利用來開展相應的工作,可以發現不同性質以及不同內容的會計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并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做出趨勢分析和圖表形象展示,讓財務管理人員更為生動、直觀的了解到當前的財務狀態以及資本調度情況,從而對資本進行優化調度,讓企業在不影響正常運營和市場拓展的情況下還能起到縮減企業各項管理工作成本的作用。此外,因為會計信息化的視線,對于會計人員的需求從數量轉為質量,企業所需設置的會計崗位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由此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成本自然降低。
當前,我國多數企業已經健全了財務系統,且是基于會計信息化基礎上所打造出來的。財務管理系統將會對財務信息質量產生直接性影響,且在施行時,也為財務信息化而提供了相關的信息數據,幫助企業實現系統化的高度集成而提供了依據[3]。為此,企業還應當致力于具有雙向性的、動態性的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借助這一平臺來幫助財務人員更好地提高自我業務能力,并及時跟蹤多方面的信息,實時追蹤企業資金與預算管理狀況。所以,企業施行集中管控在線管理模式時,還需通過集約化發展,充分調動多方面的配合,以更好地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
在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同時加強現代財務管理,對于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化的作用,保障企業資金的合理調度具有重要作用,為此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體系[4]。通過資金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實現成本節約、資金利用率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建立這一管理體系時,要特別注意資金的運作狀況,尤其是在管理過程中,既要支持企業的經營決策,更要在決策施行過程中,加強對資金流動的監督追蹤,借助風險、預算和企業資源管理來取得信息支持。只有把控好資金流向,才能避免企業因資金短缺而無法獲得及時的資金支撐問題,而加強資流向監管,實際上也有效地降低了財務成本費用。
實現會計信息化讓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但財務會計工作作為企業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核心部門,掌管著企業的資金命脈,而會計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會計核算出現漏洞和可操作的可能,給企業資金安全帶來了隱患,因此有必要在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審計工作,確保企業資金運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健全會計工作內部監督體系,對于重要的會計工作要設置兩個工作崗位,以此形成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獎懲體系,加強法律意識的宣傳,幫會計工作人員建立起違法紅線,避免出現逾越“雷池”的行為;三是要加強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和職業情懷,增強其自覺與自律意識,使其樹立堅守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意識,提高低于金錢誘惑的能力。如此,會計信息化的功能才能在審計工作的配套支持上發揮應用的促進企業成長與發展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新的社會背景和技術條件下提升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加強財務工作管理能力是企業應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的必然舉措,也是企業自身站穩市場、實現突破的關鍵,對于企業增強市場分析能力、拓展能力、運營能力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因此企業需要從建立大數據財務數據管理平臺、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制度以及加強會計信息化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三個方面進行努力,為企業早日實現現代化的信息財務管理模式奠定基礎和保障。由于本人時間及自身工作經驗有限,本文并未涉及具體的財務信息化管理實踐的相應細節,在研究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會計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深入研究和挖掘 本文僅做拋磚引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