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芝
近些年來,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活動方面投入的資金在不斷增大,強化對基建的財務管理一方面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浪費和成本的無謂損耗,減少尋租行為,從根源上杜絕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確保資金能夠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效用。另一方面促使資金使用透明度的提高。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大部分來源是財政撥款,部分單位可能只關鍵資金的多少,對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沒有正確的評估,資金使用的流程不規范、透明度較低,導致資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對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不能全局把握和控制。對事業單位基建的財務管理能夠全面記錄和記載資金的使用情況,以便監督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增加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將資金用途運行在陽光下,充分體現資金使用情況的知情權,推動事業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計基礎工作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但一部分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做的不到位,不利于會計賬目的核算和核查,加大財務人員工作的難度。一是部分單位在基礎建設的會計科目不嚴謹,沒有參照最新的會計業務處理辦法,仍然采用原始的會計科目。如購入固定資產需要先記錄在投資科目中,而某些單位直接記錄在固定資產科目中,混亂記載沒有統一的會計準則,加大會計核算的困難和難度。在會計科目的細化比較粗糙,管理費用的核算僅停止在二級科目,沒有進一步細化導致具體內容很難在會計報表上體現。二是原始憑證不規范、不標準。開展基建項目期間,相關的工作人員在上交原始憑證時,存在名頭、金額等添置錯誤或片面的問題,而財務部門的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對原始憑證核查和核對,直接給予報銷,降低資金使用率,引起大量資金的外流。
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基建賬目不是時刻使用的,而是存在項目管理的時期才會啟用,這也反映領導的重視程度不足。還存在部分事業單位仍然沿用老舊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隨著基建項目數量和類型的增多而調整,不能真實反映項目的具體發展情況,核算體系不完備,實操過程無規章和流程可循,管理漏洞百出,嚴重影響基建財務管理的真實性,財務管理的職能不能有效發揮出來,這與財務管理的目的和初衷是相悖的,顯然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再加上,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對基建賬務不熟悉,沒有統一完整的賬套,與事業類賬目相混合,賬務處理難以辨清,不工整也不規范。即便有些事業單位設置單獨的基建類賬目,程序不規范。,會計處理漏洞百出,達不到最初設置基建賬目的效果和目的。
基建項目的投資大都存在概算超計劃、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現象,這些問題應亟需引起重視。出現三超的原因是:有些事業單位的基建項目在設計時沒有嚴格按可行性報告,個別設計部門多收取設計費等導致預算在前期已經超標。另人為壓縮醒目概預算。某些單位為了使得申請項目成功,就會人為來減少概預算,項目成功后后期會增加投資的數額。預算審核不嚴格,由于管理上存在問題,有的單位審而不調,對于一些項目的概算沒有及時做出有效調整,導致實際施工使用金額遠遠超出原計劃的資金標準。當然不可忽視的是,基建項目竣工后的財務預算不能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完成。普遍現象是重執行、輕決算,已經投入使用的基建項目還沒有能辦理竣工手續,不能將固定資產結轉和移交,引起資源的浪費,還有的已經完工也已投入使用,但賬目上仍然處于在建工程狀態,這無疑加大基建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開展基建財務管理工作中,要熟知最新會計業務處理辦法,并及時調整不合理的會計科目,使之符合標準的會計準則要求。如前面所提到的,在基本建設過程購置的固定資產,要現將其在投資科目核算,等到資產真正投入使用才可以準入固定資產科目。基建項目中涉及的項目種類和數量多,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各項投資成本有大致了解,并在會計科目上進行細化,以此來滿足事業單位記賬需要。第二,加強對原始憑證正確性的審核力度,不符合要求的憑證一概不報銷,規范原始憑證報銷的程序和標準,以防給某些人留下可趁之機,造成單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第三,財務管理崗位的職權要具體到個人,落實到實處,一人一職,避免出現一人多職,提供徇私的契機,積極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對工作的熱情,定期對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和理論知識的學習講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和服務水平,推動財務管理工作更有效的開展。
制度是行為的準則和工作的規范,能確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統一財務工作的保準,規范化會計核算流程,完善和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制度,財務人員的工作就會更加規范,有助于基建經理和主管對基建賬目一目了然。健全核算和管理體制,并將管理的內容細化,核算的標準和注意事項一一說明。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把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賬目納入事業單位財務統一核算管理的條件已趨成熟。事業單位的基建財務賬目應單獨獨立出來,單獨核算和設置相應的賬目,確定雙軌制度,更加有助于基建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將基建項目的財務報表添加到財務報表中,提高核算的完整性。
強化約束和控制概預算,降低少出現三超現象的概率。編制財務概預算期間,要根據資金的流動性和數量選取規模適中,結構相對比較科學和合理。在項目實施期間,不僅僅要有概預算的控制,還要對各流程的預算,將資金合理安排在各項目的不同階段,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和使用效率低下的情況,即將資金花在刀刃上。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同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和協調,詳細制定投資的計劃,重點關注執行和預算,將預算和執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確保預算和計劃能相互約束、相互發展。同時,要及時對竣工的項目進行決算,編制定期的竣工財務決算表,日常控制預算,為編制項目的巨額共財物才算提供依據和基礎。在項目竣工三個月內完成竣工財務預算,并寫成報告上交給領導,及時對竣工的項目決算并盡快投入使用,發揮項目其應有的價值,以防出現后期工程量的增加和后續資金的進入,進而提高工程成本,這增加事業單位的經濟負擔。項目竣工后,要及時組織項目的驗收工作,辦理好相應的移交手續,并做好賬務處理,確保基建賬目數據的真實性。
[1]牟紅.加強事業單位基建財務管理的對策與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1):70+69.
[2]康曉波.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基建項目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7(18):158-159.
[3]王桂蓮.如何加強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財務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6(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