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碧玲
在當前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背景下,資源供應緊缺和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逐漸嚴重,在某種程度上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約制。我國全面倡導開發新能源,在這種狀況下,能源企業實現了良好發展,同時也面臨一定考驗。能源企業需要把大量資金投放到開發項目中,負債率相對較高,所擔受的風險比較大,所以,融資難度相對較高。因為融資而引發的財務風險,將會使得能源企業不能順利運營。能源企業的健康發展,能夠緩解資源緊張以及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壓力,對國家整體發展起到了現實性作用。所以,政府部門應該給予能源企業充分支持,擴充能源企業融資渠道,以此滿足能源企業融資要求。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能源企業融資的財務風險控制進行闡述和分析。
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在能源開發和應用方面和西方國家進行比較,存在一定差異。但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能源應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這給能源發展營造了條件。由于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對能源需求量比較高,這也給全面應用能源奠定了基礎。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上,我國已名列前茅。但是因為我國發展相對較晚,在技術以及國民創新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使得我國能源企業發展缺少平穩性,無法把新能源全面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得對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有增無減。
新能源在運用方面還會面臨一定阻礙,一方面,因為在新能源應用上消耗的成本比較大,和原本應用能源進行比較,差異較高,市場需求量沒有得到顯著提升,企業開發投放量不斷降低,即便提升能源技術也無法將問題全面處理。另一方面,能源企業自身資金較為短缺,其含有較強的風險性,一旦資金支出時間比較長,無法獲取充足的效益,將會給企業運營帶來影響。
資金管理將直接決定企業的今后發展,其作為企業財務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企業融資需要精準的評估出融資成本,不可對細微差異有所忽視,確保在要求時間內實現貸款償還。能源企業作為新型企業,其運營水平直接影響企業今后發展,但是因為缺少前人經驗,因此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將會面臨一定阻力,導致資金成本遠遠高于預算,而效益逐漸減少,生產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給融資償還水平帶來約制。這種超預算現象,將會給企業運營發展增添難度,進而引發風險出現。
企業資產一般劃分為兩種,一個是固定資產,另一個是流動資產,只有將二者關系妥善處理,才能降低財務風險的出現,對企業穩定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構建企業資產框架的過程中,假設固定資產數量較多,將會導致企業思維運營方面受到約制,大部分資金將會被捆綁住,無法實現高效應用,不能極大限度的給企業提供保障和效益,還會在進行債務償還過程中,面臨一定風險。即便固定資產作為企業運營發展的基本,但是從能源企業自身角度而言,固定資產投放要低于流動資產,以此才能實現財務風險的降低。假設能源企業固定資產數量相對較多,將會導致資金流動性降低,從而阻礙了利用資金創造效益的能力,影響企業整體效益。
當前我國能源企業正處于發展時期,在管理方面將會面臨較大考驗,只有確保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引導能源企業健康發展。提升運營管理的規范性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加強業務管理力度,可以減少企業財務風險的出現。所以,在能源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應該實現零失誤。管理融資過程中,需要設定規范的融資決策,注重企業財務情況。能源企業投資決策也要嚴謹,在對投資前景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合理選擇投資方式,從而給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投資決策會給企業財務起到重要影響,如果應用方式不合理,將會引發不良后果。企業運營管理和融資管理存在較大差異,企業在運營管理方面較為緩慢,假設管理存在偏差,必將會引發能源企業財務風險。
為了將融資環節中財務風險進行全面處理,核心內容在于加強能源企業自身建設,樹立良好的財務風險意識,優化風險管理流程。首先,企業需要做好融資財務風險宣傳工作,讓企業內部所有職工均能對融資財務風險有所了解,提升風險管理意識,樹立良好的風險控制理念,通過構建規范的風險管理流程,給能源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條件。其次,優化企業風險管理組織結構,把企業風險管理機構當作主體,其他部門給予全力配合和支持,各個部門在行使自身職責的過程中,實現對財務風險的科學把控。并且,為了對能源企業管理方向有所明確,還要設定規范的風險管理標準。因為能源企業發展時間相對較晚,諸多內容有待完善。所以在建立管理標準的過程中,應該在對風險有所警覺的情況下,適當的放寬管理標準。最后,應該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評估體系,加大預警管理力度。能源企業應該定期結合風險管理情況,制定風險報告,對運營管理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加以評估,做好風險預警管理工作,從而減少風險出現。
由于應用的融資形式不同,所產生的融資財務風險也會大不相同。所以,通過對各個融資方式加以探究,進而找出最為規范的融資形式。假設沒有對其進行評估,隨意應用融資方式,使得企業償還的利息相對較高,從而加劇融資成本投放。假設應用的融資方式缺少保證,在對方突然撤資的狀況下,將會給企業整體運營帶來影響。所以,能源企業需要對融資形式加以明確,做好自身運營狀況的評估工作,結合自身真實運營狀況和需求,合理選擇融資形式。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合同管理,避免對方突然撤資,極大限度的減少企業所承擔的風險。
我國能源企業發展相對較晚,所以在財務風險管理注重力度以及管理方式方面有待提升,在諸多情況下,能源企業在進行融資項目安排時,企業出于對自身成本投放情況的影響,減少人工以及設備等成本投放,進而把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交由中方加以管理。此外,企業在開展風險控制體系構建工作時,應該加大債務償還以及股利支付兩項內容的監管,并根據合同要求,對企業支付效益進行科學評估,在核對無誤之后,根據合同要求進行支付。企業在股利分配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規范的職責,在對融資企業短期以及長期效益思考的同時,還要防止出現股利分配不合理等情況的出現,進而實現對財務風險的科學把控。
總而言之,在能源企業運營發展時,風險將會隨時出現,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更應該給予高度注重,加大管控力度。在能源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市場發展以及企業自身需求,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實現融資方式的優化,減少融資環節中財務風險出現,對財務風險加以科學把控,防止財務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從而促進能源企業的健康發展。
[1]康東逵.新能源汽車企業融資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6):79+81.
[2]王璞.新能源企業融資的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制度設計[J].經濟師,2017(09):104-105.
[3]崔志紅.新能源企業融資的財務風險問題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