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鷹
所謂工程成本,是指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需要用到的全部花費,也就是從工程施工前期、施工期間、竣工和驗收期間會花費到的所有費用,是工程項目正常進行所必不可少的資金,對工程項目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許多建筑企業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竭力降低自身工程的成本,但如果過于克扣成本,可能造成工程質量的不合格。所以,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將其保持在一個合理范圍,才是建筑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需要做的。因此,建筑企業必須要對影響成本的各個因素進行合理、科學的分析,從而得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控制措施并積極落實,最終順利完成建筑工程項目,以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目標的最大化。
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對其成本有著最大程度影響的就是建筑材料。因為在建設建筑工程的過程中,會用到的建筑材料數量是非常可觀的,在工程成本中,假如建筑企業沒有辦法有效預測建筑施工中可能需要的建材成本,那么建筑工程的最終成本也就很難得到控制。另外,由于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很大變數,建筑材料的價格也會隨著供需變化而產生浮動,企業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對建材成本進行準確預測,那么在價格變高時再進行購買,只會提高工程成本,給企業帶來壓力。就當前企業運轉的形式來說,控制建材成本的方式還需要改進,例如對施工中建材的數量要嚴格進行規范。因為一旦施工單位不能準確計算工程所需的材料,材料單位又把大量施工建材給運輸到施工場地之后,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不僅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剩下的建材也會阻礙施工空間,處理這些建材也會浪費企業許多人力物力,得不償失。還有就是材料入庫時沒有進行詳細檢查,并且隨意存放,領用制度也不健全,使得在材料方面的成本增加。
建筑筑企業大部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不是很高,以至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確保施工的質量,最終影響企業成本的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施工企業在進行前期預算時,沒有對工程項目中所需的施工人員數量進行科學的預算,在施工工程中不能合理安排勞動力,從而導致在后期的施工建設中存在著多余的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又會給企業成本帶來負擔。所以,建筑企業必須重視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基于此,建筑企業需要對內部員工管理給予足夠重視,從而保證勞動力能得到合理配置和均衡發展,讓每個員工都有與之相應的工作,進而將每個勞動力勞動的成果都能最大化,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
還有一個會對建筑工程成本產生影響的因素就是施工設備,尤其是對工程前期的建設來說,施工設備在成本中占據了一個非常大的比重。因為大型施工設備的價格非常高,甚至達到上百萬,而施工單位在選購設備的過程中不能保證后期施工能將設備的最大作用發揮出來,讓設備的成本和最后收益達成正比,那么購買施工設備時花費的成本就會對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租賃和購買施工設備的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因為有些設備在實際施工中用到的次數很少,如果直接購買會給企業帶來很大負擔,但假如采取租賃的方式則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花費,當然使用頻率高的施工設備是需要考慮購買的。
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對其成本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所以建筑企業要對采購建材的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確保采購費用最小化。首先,要根據施工合同、設計方案還有采購管理制度等編制一個合理的采購計劃,然后對價格進行多方比較,然后選擇最符合施工標準的高性價比建材,同時在保證數量和質量都與標準相符合的基礎上來選擇價格最低的建筑材料,從而確保建筑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另一點就是嚴格把控其數量規模,從而保證所購買的建筑材料能夠物盡其用,企業必須讓專業人員對施工過程中建材的耗費進行合理計算,在得出有效數據之后,讓采購人員按照這些信息去合理購買,最終將建材成本控制在最低。材料入庫時,需要向廠家索要相關生產許可證及質量合格證明,然后依據材料的特性放入專門的庫房,并避免潮濕、雨淋、腐蝕等情況,同時要將各種材料標識清楚進行分類存放。最后,就是要建立領料制度,有保質期的材料的發放領用必須要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施工之前由項目的施工人員按照要求進行限額領料單的開簽,不能缺項,如果是貴重材料,則可以結合使用情況,用小票進行多次領取,對于損壞的材料,發放時要領用雙方簽字認可。
(1)加強勞動工資管理,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實行勞動有計劃管理,合理安排勞動,減少窩工浪費。(2)全面考察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工程業績。(3)選擇好分包隊伍,對某些專業工程項目可實行分包,承包價應低于企業與業主所承包的這部分工程金額。(4)壓縮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減少臨時用工數,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把臨時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項工程之中。(5)采用工作量事先確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確定人工費用的支出,便于準確地把握人工費用的盈虧情況。
建筑企業有效控制成本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對施工設備進行科學管理。首先建筑企業的相關管理部門就可以引進一些新型設備、工藝和技術,從而將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成本降到最低。然后就是嚴格控制施工設備的更新。在工程開工前期,施工企業就應針對施工方案,從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做好機械使用的成本預測,并在施工規范準許的范圍內,權衡整體效益,不斷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終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機械使用安排計劃。在施工過程中機械費的降低要應作好以下工作:(1)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方案,從機械性能、操作運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機械,做到經濟與實用并存。(2)本著“利用率高、經濟適用、技術先進”的原則,做好工序、工種機械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效能,節約機械費用。(3)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按計劃對企業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和保養,保證機械完好,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施工中正常運轉,提高機械利用率。同時將閑置設備開展對外經營業務。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對建筑的數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保證達到建筑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建筑企業關注的一個焦點,這種情況下合理降低成本就是建筑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影響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建筑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還有施工設備成本等等,意識到這些問題并采取科學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從而促使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并推動建筑行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1]張明陽.探索建筑工程成本的影響因素及成本管控策略[J].綠色環保建材,2017(02)
[2]丁涵.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預算工作的應用[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09)
[3]吳洪林,周忠明,潘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及解決方案[J].重慶建筑,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