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軍
所謂的成本核算主要指的是把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不同的耗費按照相關的對象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歸集,為的是準確的計算其總體成本以及單位成本。成本核算屬于成本管理會計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以及成本預測等的相關活動。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首先應該對生產經營的管理費用進行仔細的審核工作,分清其在本期是否已經發生,在本期是不是應該發生。其次就是按照已經發生的各種相關費用合理的進行分配和歸集。而所謂的管控模式又稱管理控制模式,主要指的是集團對隸屬于下面的企業針對集分權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集團的某些功能與管控模式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具體來說就是集團功能定位取決于管控模式。成本管理的工作內容貫穿于企業的材料采購環節、財務管理環節、銷售環節以及生產管理環節等等的各個環節中,一直持續促進著企業在生產活動中的提高其成本的利用效率的進行。但在實際的應用中,工業制造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企業若是想長期穩定的發展,必須做好成本管理中的相關工作,完善企業中的管控制度。
在企業進行業績考核時,勢必需要對其經濟效益進行深入的具體分析,但是成本費用是制約企業經營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對各類產品的生產耗費金額及結構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對各種專業技術改造措施、專業權以及特有技術的應用成果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測試,觀察各類對成本降低有效的方法策略以及具體的落實狀況,對成本費用的升降對企業當期的收益的影響進行一個客觀的分析,為建立健全企業的獎懲制度構建一個客觀公平的結構。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人員管理控制系統,對職工的活動經費有一個合理的監督和控制。
企業的生產管理部門的成本核算與管控還包括對隸屬于其下的工廠、車間以及生產線等的管理。生產管理部門對生產過程中資金的應用了如指掌,同時間接管理控制著產品的成產成本,屬于企業中高層管理的責任成本中心。因而,企業的生產管理部門對這個車間的材料耗費、人工耗費以及制造費用的耗費是最關注的。
工業制造企業除了對以上兩個部門進行會計的成本核算與管理控制之外,還對企業的工段、班組等基層生產單位以及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恰當的管控。在企業中會計分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財務會計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的業務活動進行成本核算與監督。但是在此之外,在對企業的利潤與資產進行核算時,更需要成本會計的參與,其所提供的產品成本信息為財務報告的編制與產生提供了直接的幫助。
在對產品進行加工處理時,會產生對應的生產耗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成本進行核算,包括對總成本以及單位成本的核算。但是在某些工業制造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例如,某些企業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基本生產車間的費用比較容易核算,但是在對輔助生產車間在進行費用的分配與歸集中,每次運用的標準并不完全相同,直接導致了每次在進行產品分配的過程中實際發生的與成本核算的出現較大的偏差。
在工業制造企業中,必須要對成本核算的對象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生產銷售產品的消耗進行計量,從而將收入與支出準確的配比。所謂的成本計算對象,主要就是指特定分析費用到底是應該由哪個部門或是產品去負擔的這個問題。不幸的是,有很多公司并沒有足夠重視成本的核算對象,所以說,在現行的成本核算程序上,根本不考慮產品的規格與品類是否存在不同,而是統一按照一個標準對其成本進行核算,這樣直接導致計算出的成本費用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國對于成本核算時通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步法與品種法,還有少部分的企業會使用分批法,但是并不常見。僅僅從制造費用上的分配方法進行分析,當制造費用需要核算的信息越來越多的時候,所涉及的金額也就會逐漸變大,在成本中的比重也會隨之升高,若是企業依然不變通,還是依據曾經的分配方法進行核算時,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科學性,同時核算的工序也會異常的復雜。所以,現行情況下,需要制定出與相關核算內容相匹配的新方法,進行方法的創新。
成本核算對象也通常被稱為成本對象,其指的就是在進行成本核算中充當主體的部分,在工業制造企業中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所生產的產品不一,那么對其的管理要求和經營的規定標準也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企業確定具體的成本核算對象時,要充分結合生產部門的相關規定,同時還要制定一定的管控制度。
在工業制造企業對生產工時進行分配時,要注重合理性與簡便性相結合原則。合理指的就是在既定條件下選擇的分配原則與所需分配的費用之間要有聯系。而簡便性就是指在分配的過程中相關信息與資料獲取比較方便,計算簡單。在平常的成本核算過程中,還需要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管控制度起到的促進作用。
在從事會計的工作人員中,很多人都覺得成本管理是一項繁雜、工作內容多以及工作程序復雜的一項管理活動,其中有對需要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合歸納以及對費用進行分配歸集等等,在一些會計數據的核算或是確認中可能還會涉及到多個部門共同完成一項簡單卻又繁重的工作,這就使會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礙。而計算機網絡的出現給會計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同時也使信息能比較方便的獲取與記錄。所以,在企業中電算化的應用得到了很大范圍的發展與應用,不僅減少了會計人員的負擔,同時也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1]傅巧丹.加強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與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6):154-155.
[2]潘麗娜.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深入管理及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6):191-192.
[3]朱利清.加強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與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1):26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