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
隨著當前經濟貿易全球化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管理已經開始逐漸成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一個新途徑。所謂的物流成本管理,主要就是指通過控制成本的方式來對物流環節進行管理,但是管理的主要目標并非成本,而是整個物流,也可以說物流成本管理就是一種以控制成本為手段對物流進行管理的方式。企業通過準確把握物流環節的成本數據,并對各物流要素間的效益背反關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來組織進行物流,同時加強控制物流過程中的費用支出,降低物資及人力在物流過程中消耗,最終實現降低物流環節總成本,提高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進而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企業物流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費用支出,我們將其稱為物流成本,這也是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在物流活動中的一種貨幣體現,通常我們將其稱為物流費用。物流費用的構成通常有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在物資進行物理性活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支出以及進行這些活動時所運用設施、設備費用;二是在傳輸和處理物流信息時所產生的費用支出以及進行這些活動時所運用到的設施。設備費用;三是對以上兩種活動進行綜合管理所產生的費用支出。
首先需要明確客戶服務需求,從而提高服務水平。二是要細化物流成本,將物流成本細分為倉儲成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三是需要分析客戶、供應商區域分布、承運商服務、成本的比較分析等,從而確定最佳運輸方式及最佳供應商。
物流管理作為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對物流成本控制的加強就是降低了整個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了利潤。企業應把物流成本管理作為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制定物流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機制,把物流成本管理作為重要考核目標。其次落實責任,在企業各個部門貫徹落實預算管理考核目標,并加大宣傳的力度,在企業員工中形成高度的責任意識。同時還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讓企業內每一名員工都可以從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三是要積極推廣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設施設備,將企業物流管理中技術的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例如,加強對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廣,采用專用的物流車輛、物資裝卸和倉儲技術等。企業必須不斷加強對新物流管理技術的應用,積極運用現代物流高新技術發展成果,從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決策與管理中,保證其能夠始終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現代物流的發展情況相適應。
物流成本管控,應從源頭計劃,通過事前管控,增加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利用對物流成本的操作流程、組織結構等要素以及競爭公司物流成本構架的分析,從戰略制高點上實行成本的管控。
1.制定物流裝備標準化。所謂的物流裝備標準化,指的就是將物流活動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為其制定如機械設備、內部設施以及專用工具等各個分支系統的技術標準。此外還包括包裝、運輸和裝卸等各個分領域的工作標準。最后從系統出發,對各個分支系統和領域的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進行研究,對整個物流系統的標準進行整合統一。統一規范物流裝備,促進各種物流裝備之間能有效銜接。增強整個物流過程中裝備的通用性,推進貨物在存儲、運輸等過程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使物流配送系統的效率不斷提高,進而使物流成本不斷降低。
2.改善供應鏈管理。企業要改善對供應鏈的管理,就必須協調好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客戶和運輸單位之間的關系,以整合各方資源,實現信息的共享,提升供應鏈整體的效率和效益,保證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行。首先供應鏈管理流程設計應當以業務需要為主,不要照搬照抄。避免機構過于復雜,人浮于事,降低業務效率。二是通過技術支持和協作,開發先進管理理念,尋求有技術能力以及較強質量意識的國內廠商,以更好的適應本地化采購供應的趨勢。三是要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把采購所花費的成本降到最低。四是要應用先進的倉儲管理技術,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采購量和采購頻率的組合關系,尋找零庫存與物料不足之間的平衡點。五是要采用第三方進行物流管理。減少運輸成本。
3.構建現代信息系統。為保證企業與其合作伙伴之間實現更高效率的信息溝通,就必須利用互聯網等技術來搭建起現代化的信息系統,以便全程對物流活動進行控制、協調、管理和服務。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更加準確、快速的處理各種業務信息,還能夠由此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物流經營系統。企業通過應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可以利用互聯網將企業需要訂購的產品數量、價格信息等發布出去,并在短時間內迅速達成與上下游企業的協調合作。與此同時,隨著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快速發展,對于物流活動的成本也可以進行更加分類和統計,從而保證成本的正確分配。
首先是要根據物流成本的決策方案,物流任務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相關要求等,合理的估算倉儲成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的目標成本,從而引導企業各部門合理控制成本,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物流結構,從而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其次是要制定物流成本預算管理目標,把物流成本管理目標分解到企業各部門。分階段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以預算管理目標作為依據分析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信息偏差,企業根據偏差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擴大收益或減少損失。
一是要細化企業物流成本的賬務處理更好地把控企業物流成本信息。企業要細化企業的會計科目,將企業項目中的物流成本進行單獨的分類、匯總,使企業獲得全面、準確的物流信息,為企業有效管控物流成本,減少企業物流成本的浪費,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提供重要依據;二是要采用作業成本法準確核算物流成本信息。企業物流成本核算采用作業成本法,將物流成本細化、并分解為簡單、易操作的基本作業,保證企業的物流成本得到準確核算,便于企業及時掌握物流信息,增強企業物流成本支出的科學性,防止企業成本資源的浪費,提升企業成本利用效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物流成本作為“第三利潤源泉”已經成為當年經濟新的增長點,企業可以通過對國內先進物流管理經驗的借鑒,逐步完善自身的物流成本管理,優化物流方案,使物流活動的成本得以降低,進而盤活企業資金鏈,實現其低成本、高效率的運作模式,最終為企業的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1]張苗,劉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勢下流通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對策[J].科技與管理,2017,19(2):82-86
[2]金浩.物資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8(1):99-99
[3]龔雪[1,2].降低物流成本的理論與政策研究:文獻綜述與研究展望[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8,39(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