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婷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領域更新變革的重要一頁,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會計方式和手工操作方式。在歐美等信息化相對比較發達國家,信息和網絡的深入發展運用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會計電算化已成為企業未來必不可少的會計管理模式。
(一)小微企業的含義。小微企業一詞最早是由經濟學家郎咸平正式提出的,之后諸多學者專家也對小微企業進行了研究分析,其概念和含義基本一致。隨后,我國通過立法形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進一步細化了中小企業。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才正式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因此,小微企業的概念是從中小企業中剝離而來的。小微企業具體是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相似類型的統稱。
(二)會計電算化的內涵。會計電算化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與會計工作的一種融合,會計軟件是連接兩者的主要媒介。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的簡稱,是一個應用電子計算機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它實現了數據處理的自動化,使傳統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發展演變為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能夠實現用電子計算機來代替人工會計核算工作,同時可以完成對會計信息的自動化分析和預測,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管理決策和發展目標。會計電算化不僅是會計發展的需要和趨勢,而且是順應社會與經濟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技術變革。
(三)小微企業會計電算化現狀。相比大型企業,甚至規模較大,發展成熟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特別是在管理模式的優化和科技的創新與運用方面,對制約會計電算化的實現與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2015年數據顯示,我國小微企業的數量約為兩千萬家,其中實現基本信息化的比例不到5%。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小微企業去實現會計電算化。當前小微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的應用和發展不容樂觀,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都未實現會計電算化,因此亟待采取相應措施來改變當今會計電算化在小微企業的不利現狀。
(一)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一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往往由企業管理者來把握,大多數小微企業的管理或所有者并未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實施意義和給企業經營所帶來的好處。首先,大多數的小微企業管理者只是從減輕會計人員勞動負擔、提高會計系統的速度和準確度方面考慮,并沒有從宏觀發展和長遠利益的角度去把會計電算化看作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進化。會計電算化是會計進入信息化的基礎,也是會計技術改革的一個新里程。本質上也是生產方式的轉變,是今后企業決策的重要根據;其次,有一些小微企業的管理者、財務負責人和財會人員在計算機操作使用方面的知識相對缺乏,以習慣思維去普遍認為電算化并沒有手工會計方法操作簡單、實用、安全。
(二)會計電算化基礎管理方面較為薄弱。第一,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與傳統手工會計相比,會計電算化存在著諸多差異,已不適用之前的手工會計管理制度。許多小微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是剛起步,對相關制度不了解,也沒有對權限進行嚴格限制,會計人員分工和職責不明確,從而導致密碼公開、財務數據保密性差、安全性差等隱患發生,很容易造成會計數據和信息的丟失;第二,內部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小微企業缺乏有效的、完整的內部管理制度,經營也不夠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決定了會計電算化的實現時間和使用效果,只有從傳統的以經驗管理為主轉變到以利用信息管理為主的管理者,才會對會計電算化產生迫切的需求,從而有力促進會計電算化的實現和發展。
(三)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欠缺。由于有些會計人員在輸入記賬憑證時常常馬馬虎虎、粗心大意,從而影響到賬簿記錄和會計報表的準確性,如明細科目串戶現象;此外,會計電算化要求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同時具備會計和計算機兩方面的專業知識,而現實中能夠熟練使用會計軟件,了解掌握相應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的會計從業人員還比較緊缺。目前,各類企業都有專門的會計人員,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會計從業人員有1500萬,然而其中對計算機和軟件的使用不習慣或者不熟練的占絕大多數,從而導致會計電算化的水平很難得到提高。
(一)正確認識并強化重視程度。小微企業的管理者首先應當正確認識會計電算化的作用和意義,高度重視會計電算化是作為企業未來決策和戰略部署的重要一環;其次,要以上率下,讓財會人員和員工們都意識到電算化會帶來工作方式的變革,會導致很多人改變長期以來的工作內容還有工作方法。讓會計人員認識到實現電算化后給他們帶來的利處,也讓大家清楚地了解以會計電算化為代表的信息化是企業今后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首先從思想上去重視才能真正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穩步發展。
(二)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會計電算化相關制度法規的宣傳,同時鼓勵小微企業制定適合于自身實際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以保證會計電算化持續健康的發展。鑒于會計電算化內容形式綜合寬泛、知識結構復雜多樣,因此要具備系統性。應包含多個方面:操作過程、系統保護等方面的管理規章制度、數據管理與保密。并且,允許小微企業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建立一套“量身定制”的會計電算化管理準則。在日常業務處理時要注重記賬憑證的填制錄入機內審核及自動生成,錄入和采集數據要求規范準確,建立科學健全合理的日常核算制度,嚴格規范核算方法。同時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操作管理制度、系統維護制度等。
(三)加強并制定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計劃。首先,培養復合型的會計人員。企業領導者應組織員工參加會計電算化的知識競賽,還可以以此作為審核該企業員工工資的一項標準。應讓員工主動參加相關的會計培訓,了解最新變化。加大對高素質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培訓收到實際效果。其次,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作為一名優秀的合格的財務人員,應時刻關注新的會計準則,并對比新舊會計處理的做法,思考其中修改的深層意義,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豐富自己的知識;財會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了更好的進行會計記錄、分析,作為小企業,可以舉辦一些關于Excel等處理軟件和金蝶等財務軟件的培訓,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要提高創新能力,會計工作也需要創新,創新可以使會計人員不斷提升自我。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時常面臨許多新課題的研究,新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采取最為有利的會計處理方法。
總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壯大是現代信息化技術和會計工作相互結合的重要趨勢,它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我們應立足于小微企業自身的實際特點,由企業和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為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發展創造更為廣闊的前景。
[1]高建立.小型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實施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2]從彪.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稅務與經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