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乃芬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政府于2014年提出的一種職業教育發展理念,它與封建時代的學徒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現代學徒制強調的是將工作與學習融為一體,讓學生除了在學校獲得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外,還能夠接觸到一線的工作崗位,并由熟練的技能工人進行“傳幫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已經成為了我國高職院校的普遍選擇。
財務會計學科是高職會計專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財務會計課程一直重視的是學生對財務基礎知識的掌握。隨著時代對人才實踐能力重視的提升,財務會計教學也必須以與時俱進的姿態,進行科學地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需求的變化。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財務會計教學體現出了以下幾個新特點。第一是教學內容逐漸向國際通行的會計準則靠攏,第二是實踐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比重大幅增加。
雖然現階段我國各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已經對提升實踐技能在課堂教學中的比重達成了共識,但是從教學實際看,大部分的課堂教學仍舊暴露出過于重視理論講解的問題。教師主要是采取將會計要素割裂、分散到各個會計應用案例之中進行講解的方法,這樣雖然有利于在某個案例中將所涉及到的財務知識進行分類講述,但卻忽視了高職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在講“項目資產—存貨”這一部分時,會將其分解成原材料賬戶、庫存商品賬戶等多個構成要素,而從原材料賬戶又拓展到企業的材料采購和發出等業務形式。這樣的教學形式要求學生有上佳的抽象思維能力作保障,可這恰恰是高職學生所欠缺的,他們更傾向于使用形象思維來進行學習和認知。因此,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作參考,加上他們抽象思維能力的欠缺,導致教師這種“分而化之、各個擊破”的教學策略無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我國沿用幾十年的高職財務會計專業考核體系已經無法滿足該專業發展的需要。第一是無法準確體現學生的實踐技能。在過去,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沿用的考核模式只是針對學校的教學內容展開,重點在于學生對相關財務理論的掌握和對經典案例的分析,它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卻缺乏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真實反映,這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實踐能力不如理論知識重要的錯誤認識。第二是考核程序僵化,容易被學生“鉆空子”。現階段高職財務會計專業在考試時大多是從固定的題庫中隨機選擇一些題目組成試卷,學生只需將題庫的題做熟,考試就不會出問題。與此同時,現階段財務會計專業考核成績主要是任課教師來評定,這使得考核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與職業技能的實際應用卻嚴重脫節。
現階段我國企業采取的核算方法是復式記賬模式,強調企業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最少在兩個賬戶中有所記錄,以此來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動向。而在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中,通常是以會計確認、計量、報告以及賬戶分析為主要綱領。這樣的講解模式必然會產生將同一筆經濟業務在企業的多個賬戶分析中都進行講解的問題,將本就緊張的課時之使用效率進一步降低。
財務會計授課過程中要根據當代企業對會計綜合能力的需求來展開教學設計。在傳授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基礎上,積極創新授課體系。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部門的工作主要包括出納、工資核算、資金結算、稅務申報等方面。學生在就業后也主要是進行這樣的工作,因此,高職財務會計要針對這種需求對上述能力需求進行分解,選取出屬于本課程的相關內容,從而實現將抽象講解轉化為形象講解,更好地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會計專業教師可以聯合本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共同開發供學生使用的仿真財務軟件,將學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財務管理流程體現在其中。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來擔任虛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通過專業具有高度仿真性的工作實踐,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財務會計專業的考核體系必須實現對理論基礎、實踐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綜合衡量,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首先要建立動態性的考核體系,改變現在以期末考試作為檢驗學生的模式,將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等都融入到考核體系之中,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有全面地把握。其次要建立多元復合性的考核標準。財務會計專業學生要想順利就業并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必須要通過國家注冊會計師考試。高職財務會計專業也要順應這個趨勢,將考核標準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對學生的理論掌握、實踐融合以及創新能力進行全方位地考核。
針對現階段高職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財務會計可以為學生打造合適的“工作情境”。“工作情境”的創設,指的是在課堂中模擬企業財務工作中所發生的真實事件,讓學生在既定任務的指令下去履行自己崗位職責,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有更加直觀的認識使他們能夠提升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職院校可以出面在校辦工廠或者合作企業的財務部門復印一些企業生產經營時所開具的單據憑證,教師在對財務單據相關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之后,組織學生按照企業財務單據的開立流程進行場景模擬,并讓他們自己總結工作流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中采取競聘上崗的形式,讓對業務流程有詳細了解的學生參與情境,并將活動的參與作為平時的考核成績,以提高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
加強校企合作、工學合一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現代學徒制的開展,符合財務會計專業的根本利益,更能凸顯其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專業特色。財務會計專業必須強化現代學徒制的學生培養模式,積極主動地進行從考核體系到師資建設等方面的全方位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本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1]徐國慶.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構建中的關鍵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5(01):30-38+117.
[2]徐國慶.高職教育發展現代學徒制的策略:基于現代性的分析[J].江蘇高教,2017(01):79-84.
[3]黃蘋.德國現代學徒制的制度分析及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15(03):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