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通信施工企業作為特殊的建筑類企業,也是“營改增”政策的調整目標。無論是從市場經濟的發展角度,還是從企業稅負角度考慮,“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還是企業稅負的減重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此納稅政策的調整,宏觀上可以優化國家的經濟結構,強化市場調節作用,促進各行業的發展。個體上企業可針對政策、自身發展狀況對業務進行細分轉換,盡管短期內會增加企業稅負,但就長期利益而言,有助于企業減輕稅負,提升收入的質量,促進效益的提升。
納稅政策的更新,對通信施工企業系統架構的調整和經營流程的順暢增加了難度。稅收政策改變的初衷是為了減輕企業稅負,盡管長期目標下其利大于弊,但在短期狀況來看,稅收政策的調整還是對企業的運轉和系統架構的調整增加了阻礙。首先,以收入和成本不變為前提,短期稅負的增加,使得企業可獲取的利潤降低。對于各企業都是必然的。其次,針對通信施工企業,其以通訊運營商為上游企業,分包商為下游企業。作為上游的運營商因其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其在談判上具有絕對的價格上的討價還價能力,使得作為中間環節的施工企業的營業額必然有所下降,成本等沒有進行下調,而此時稅負的增加,必然對通信施工企業的可獲得利潤產生影響。最后,稅收政策的調整,必然會影響到通信施工企業業務項目等各方面的調整。而企業作為完整的系統,其相互之間必然存在聯系性,單個子系統架構的調整,必然牽扯到系統整體數據、模型等的重組和協調,需要大量懂得納稅政策法規人員的介入,相應的企業必然會增加相應的成本等,加重企業經濟負擔。
國家為降低重復納稅率,減輕企業納稅負擔,特推出營改增政策。但對于通信施工企業來講,短期內的稅負并非呈現減輕的狀態。的確,通信施工企業特別是施工企業的稅率由原來的3%營業稅轉變為現在的11%的增值稅。但考慮到通信施工企業的業務特性,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建筑類企業,其業務流程中固定資產等可以進行相應的抵扣,而通信施工類企業的主要支出是以人工成本為主,人工成本在抵扣時所占比重相對較低,在這一層面上通信施工企業的稅負相應的呈現增加。另一方面,增值稅抵扣的時間、發票等條件較為嚴格,而通信施工企業由于行業性質,合同發票等的簽訂通常在完工之后,具有時間延遲性,造成納稅抵扣時各項材料不全,使得企業未能及時進行納稅抵扣,影響了企業運轉。
一方面,可以將同一業務在法規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拆分轉換,增加節稅空間,減輕稅負。增值稅一般具有四層稅率,通信施工企業可以將設計費或是信息服務費等項目單列出來,使其納入到例如現代服務業等低稅率的納稅范圍之內,同時修改企業針對客戶制定的各種套餐項目或者是維護項目等,對通信施工企業的業務進行詳細的拆分,重新調整架構通信施工企業整體的業務運行模式,增加節稅空間,降低納稅額度,提高收入的質量。另一方面,發票的簽訂管理方面也是通信施工企業應對政策變化需要進行調整的方向。我們知道,增值稅在進行抵扣時,其所需要的材料眾多且流程較為復雜,而通信施工企業因其自身業務的特性,大多是合同的簽訂往往是在施工完成之后,會出現各種材料提交不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進而阻礙了抵扣的進度。通信施工企業應重新梳理整改業務完成架構,嚴格把控發票開具的時間及條件等,規范業務合同簽訂地規范規則,權衡利弊,降低因合同簽訂不規范或是發票管理不當等對企業造成的納稅壓力,增加納稅空間,有效提升企業收入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首先,通信施工企業自上至下要從意識上進行轉變,理解并把控新的納稅政策變化。通信施工企業應認識到營改增政策的重要性,注重其帶來的長期效益,理解吸收稅收政策,并且靈活運用,減輕企業自身的納稅負擔,合理的轉嫁企業稅負。其次,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特別是納稅財務制度。通信施工企業因其業務的獨特性,在納稅抵扣環節特別是材料核驗階段因發票或是合同簽訂的不合理而出現問題,造成時間的拖延及周轉等系列問題,加大了企業納稅負擔,同時造成了企業不必要成本的支出。必要的發票簽收及合同簽訂的規章制度體系要建立和完善,控制不必要成本的支出,減輕企業負擔。再者,確定固化常規稅務事件處理流程和措施。稅收政策可能會隨著經濟的發展進行進一步的修訂,通信施工企業稅收籌劃部門在新的稅收政策調整之后,應該根據本公司業務的具體性質,將本公司可能會發生的常規性稅務事件的處理流程和措施進行固化確定,并在新的稅收政策發布后,根據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固化,而對于非常規事件,則更多的需要高層管理者進行分析決策,同時公司制定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以應對危機。最后,建設完善稅務機制,要從各項稅務事件進行管理,加強涉稅基礎工作,特別是在會計核算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企業納稅的各項事務和企業的管理是離不開的,例如通信施工企業在完善會計核算體系時,要注重對稅負進行管理,規范稅負管理流程,合理增加節稅空間,減輕企業稅負。
稅收政策的更新,對于各行各業的企業納稅都具有或大或小的影響,通信施工企業隸屬于建筑行業也不例外。但無論是哪個行業哪個企業,面對稅收政策改變帶來的影響,職員稅收籌劃技能的提升對于公司合理規劃稅收,提升收入質量都是必要的。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第一方面,針對稅收政策的改變,通信施工類企業應根據本自身業務的特性,尋找專業的稅收規劃專家進行合理的稅收規劃,包括業務的細分、納稅條目、各細分業務的納稅流程等,將其常規項進行固化,使得公司財務職員有種,形成相應的繳稅額度。稅務會計的實施是為了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國家出臺的相關稅務法律規范與地方出臺的相關稅務法律規范是稅務會計工作開展的前提。
通信施工企業借助于稅收政策的變化,短期內會受到稅負增加、運營狀況受限、系統架構調整受阻等影響,但通過積極地納稅籌劃、建設稅務機制以及細分轉換業務模式等,會在長時間內增加企業節稅空間,減輕企業稅負,提升公司收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