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閏 王祝鵬
1.設備購置缺乏充分的事前采購論證。設備購置科室申購設備存在盲目性,設備購置雖有論證,但認證不充分,申購科室未進行細致可靠的市場調研、分析和研究,對市場預估、同行業同設備的運營情況和回收期的預測較隨意。
2.大型設備購置后,缺乏及時、有效的設備效益分析。大型設備購置后,醫院未及時實施設備效益分析或設備管理辦公室人員實施簡單的僅為設備運營情況的簡要設備效益分析,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何,投資回收期如何,與設備采購前的論證是否相符,缺乏有效的后續跟蹤檢查和設備效益分析建議反饋。
3.缺乏推廣和宣傳,未能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設備購置后,診療技術開展后,科室不重視推廣和宣傳,基本滿足于被動式檢查,醫院職能部門也未能借助各類媒介及時進行新診療技術的院外宣傳,導致設備購置投入使用初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佳。
4.收入、支出未單獨核算。財務收入、支出中無單獨列示的大型設備所屬科室,大型設備所在科室非單獨的經濟核算單元,進行設備效益分析時統計數據全部來自對財務部記賬憑證中原始憑證的翻閱,工作量巨大導致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科室衛生材料的消耗,大型設備所在科室非單獨核算單元,無準確的領耗數量和數額,未建立詳細的二級進銷存明細賬,如CT、核磁共振室的膠片領耗、消耗存在不可控的浪費風險。大型設備所在的科室有多個大型設備,無獨立的工作人員,人員支出不獨立,無準確匹配的支出數據。人員支出數據大致估算。大型設備未套用單獨的電表,不能計算準確的電費耗用支出,影響設備效益分析的準確性。
5.設備不支持工作量統計。機器上無法調取工作量,收入數據取自HIS系統醫技工作量統計。部分大型設備的工作站,無工作量及收入等的數據,導致設備效益分析搜集數據困難、效益分析工作時間變長,影響效益分析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6.維修保養信息資料缺乏。日常維修保養的記錄不全,設備維修的詳細數據資料缺乏。年度維修保養有維保合同和財務付款記錄。但投入使用后維保記錄不全,記錄過于簡單,存在漏計誤計現象,導致進行設備效益分析時維保費用采集不全,影響設備效益分析的時效和準確性。
7.采購入庫流程不規范。衛生材料的采購入庫只有形式無實質。如CT室、核磁共振室使用的膠片,是由供貨商直接送貨到使用科室,使用科室主任驗收確認后在發票上簽字,供貨商憑使用科室主任簽字的發票到耗材庫辦理入庫,再全部出庫給使用科室。入庫、驗收以及出庫過程不符合醫院財務制度規定,缺少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缺少復核,存在內控風險。
1.設備購置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論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參考同級同類同規模的已購買投入使用的醫院的使用情況、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等,聘請設備及醫院使用設備同專業的行業內專家,充分測算投資收益回收期,預估市場前景,減少投資盲目性,減少投資后設備使用率低或閑置導致投資失敗的風險。
2.大型設備購置驗收投入使用,及時跟蹤設備的使用情況,做好收入、支出及維護保養等各項數據的收集,及時進行設備使用的效益分析,反饋到設備所在科室、設備管理部門,根據設備效益分析的結果,采取有效的改進方法,進一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大型設備購置后的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推進大型設備購置后效益分析的常態化,對效益分析差的設備,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效益分析建議,提高大型設備購置的審慎性。
3.加大大型設備所能開展的各項診療技術的推廣和宣傳,院內通過院周會、院辦公會、黨政工聯席會、新技術推廣會等宣傳、解讀,院外通過送醫進鄉鎮、社區的志愿服務、醫院微信公眾號以及區市級各大新聞媒介進行宣傳、解讀和推廣。充分挖掘醫療市場,提高大型設備的使用率,增強醫院的診療水平,改善病人的看病體驗,提高社會滿意度,增強醫院的綜合競爭力。
4.將大型設備所在科室劃分為單獨核算單元,由HIS系統對其收支進行全面精準的統計,單獨統計收入,單獨統計領用膠片,準確統計膠片的領耗。建立二級進銷存明細賬。將大型設備所在科室建立為單獨核算的經濟核算單元,單獨統計收入和支出。醫院建立單獨核算的經濟核算單元,維護入HIS系統,由HIS系統準確統計大型設備所在科室的經濟收入,配備獨立固定的大型設備的工作人員。獨立核算該大型設備工作人員的支出。給醫院購置的大型設備配備單獨的電表,正確統計電費耗用量和耗用數額。由醫院后勤保障部單獨為設備配備單獨的電表,準確統計設備的電費耗用量,準確核算電費耗用支出。
5.采購調研時,要求設備工作站支持工作量統計和查詢。要求機器供應商在機器工作站上支持建立統計詳細的工作量數據。要求大型設備建立數據詳細的工作站,支撐購置后進行設備效益分析的數據來源。減少大型設備購置后收入工作量等統計難、統計不準、時效性差的問題。
6.規范醫院設備維修保養工作制度和優化維修保養的工作流程。建立日常維修保養時間、金額、內容的明細記錄。醫院設備管理辦公室負責醫院醫療設備的正常維修保養,固定大型設備的維修負責人員,負責日常維修、大修報修、與維保供應商的維保聯系,建立維保登記簿及機器維保責任人,詳細記錄機器的維修保養記錄(故障發生時間、故障原因、解決時間、更換配件情況、維保費用及是否維保期等),為今后開展設備效益分析提供維修支出的數據支撐。
7.嚴格按照醫院財務制度、醫院內控制度、預算制度、大額資金使用規定和物資采購制度規范執行大型設備的采購全過程。醫院采購的衛生材料統一入庫到醫院耗材庫,由耗材庫集中辦理采購入庫、驗收簽字、科室領用和出庫等過程,科室根據使用消耗的實際情況及時到耗材庫辦理領用手續,并建立科室二級消耗明細賬。
總之,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大型設備,是醫院發展中的一項重點工作,充分論證大型設備購置的可行性,利用各類宣傳充分發揮大型設備購置后的使用率,擴大社會影響力,精細大型設備科室考評和效益核算,跟蹤大型設備運營全過程,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減少盲目投資導致投資失敗的風險和設備購置后閑置工作量嚴重不足的風險,及時跟蹤進行各類數據的采集,實施大型設備的效益分析及時反饋,及時整改,是一項長期且持續的重要工作,對提高醫院的診療技術水平,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