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培養的課程,與自然科學比更側重于孩子們內在文化涵養的提升,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課堂是關鍵,因此,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如何實現美術課堂中的快樂學習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美術;藝術氛圍;快樂學習;有效性
近年來,小學生書包越背越重,孩子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給小孩子減負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快樂學習悄然興起。教育的真諦在于快樂,如果能夠在美術等藝術素養提升的課程中實現快樂學習對于孩子們的學習是具有非凡的意義的。
美術可以讓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音樂則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對感受美妙聲音的,科學則是可以讓孩子們擁有智慧的大腦,在小學階段,美術與音樂、舞蹈、科學等科目充實了孩子們的生活。新的課程標準也指出現今的教學并不是純粹知識的傳授,而是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多元化地培養學生,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課堂是關鍵。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實現孩子們的快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一方面,學生在學習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文化課程中產生的厭倦,是孩子們學習生活的調味劑;另一方面,學習美術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觀,培養他們的藝術涵養,從而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對如何實現美術課堂中的快樂學習談幾點看法。
一、 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開開心心地做某件事會比心情糟糕時處理這件事好得多。因此,如果孩子們充滿興趣地學習,必然是身心愉悅的學習,則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階段,孩子們都天真爛漫,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而且對老師的也是十分信任,渴望得到老師的贊賞。所以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非常難,難的是如何讓孩子們保持這份好奇心,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雖然強烈但是又都較為短暫。例如,某個學生可能這會兒想玩跳繩,而過一會兒就不喜歡了,甚至老師的一句話贊賞的話或者一個關愛的動作都會引起學生對某個事物的喜歡,但也容易厭倦放棄。根據小學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他們的好奇心,我覺得在美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斷的情境創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喜歡上美術,并樂此不疲。例如在《節日的裝飾》一課中,我就創設情境,學校藝術節到了,請同學們從環境布置、表演服裝、氣氛渲染、宣傳招貼等各個角度引導學生發現、欣賞、評價藝術節的裝飾。生活化的情境把認知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有助于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畫汽車》一課中,由于很多學生家里都有玩具汽車,把家里的玩具帶到課堂上來,從離學生最近的生活事物入手,引導回憶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表現出來,“假如現在你們都長大了,每個人都有一輛汽車,那你的汽車會是什么樣的呢?”從而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二、 自主探索式教學,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自己探索得到的事物總會印象比較深刻,而對于學習也是如此,自主探索獲取的知識學生總是學得比較快,而且還記得相當牢固。在傳統教學中很多老師常常放不開,唯恐講不全講不透,教師一言堂,學生總是學得非常辛苦,甚至厭倦。自然而然,孩子們學習興趣低下,成績也不盡如人意。美術作為藝術素養培養的學科,必然不能走其老路,所以應該多采取自主探索式的教學,讓學生更多地自己去摸索。讓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興趣倍增,而且因為學生自己動手參與教學,大幅度地提升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讓孩子們可以在快樂的探索中學習,做有趣的事,不僅能夠得到情緒上的滿足,還能促進其身心的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三、 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
快樂是心靈的一種感受,成功給人帶來的幸福是無可比擬的,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收獲的喜悅更是讓他們手舞足蹈。然而,在以往很多美術課堂教學中,老師針對孩子們交上來的作品,一貫是采取簡單粗暴的評分然后判定學生作品好壞,是否成功?因此,總會有那么幾個學生得到的分數都不是那么盡如人意,盡管他們可能花了好幾個小時完成這個任務,但是得到的評價也只是不及格。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信心,也逐漸磨滅了內心的學習興趣。而美術作為藝術學科,如果也是采取用單一冰冷的分數來評價學生的作品,那么容易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打擊。因此,在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對學生他們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他們的準備工作、構思與實踐過程,以及學生最后的作品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真正的快樂是能夠從別人的眼神里看到贊美和欣賞的。例如在《青花瓷》一課教學中,布置學生用卡紙剪出青花瓷外形并添畫。在嘗試水色繪制時,個別學生水分控制不好,產生不了深淺濃淡的效果,最是不盡如人意。此時,教師就應側重于從他完成任務時的態度和他的構思進行評價,積極的予以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在進步的。
四、 鼓勵創新,讓學生體驗到創造的魅力
小學時期的學生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對很多未知的事物都是具有極強的探知欲望的,因此如果能夠較好地利用學生的這股求知欲,鼓勵學生創新,那么學生不僅能夠快樂地學習美術,而且還會給美術課堂注入創新的靈魂。小學的學生,雖然他們生活經驗幾乎是空白,但這正好也給他們提供的想象的空間,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他們可以盡情地張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自己內在的創新潛能快樂地學習美術。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滲入創新思想的培養,有利于學生進行快樂的學習。例如在《快樂陶吧》一課中,首先是創設情境,假如你回到了古代,那么你會用什么陶器呢?在《中國龍》一課中,則是讓學生自主設計郵票,通過諸如此類的開放性任務,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把龍的喜水、通天、善變、示威的基本神性表現出來,輔以郵票的形式呈現,讓學生感受新鮮的表現形式有助學生保持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大膽創新感受到創造的魅力。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多元化世界的發展,學生所接觸的世界將更是不一樣的,能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是許多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不同時代的學生,有不同的特色,他們的性格、見識以及個體的差異都不斷地在變化,因此要想更好地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實現快樂學習,還需要廣大美術教師不斷地探索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何麗.快樂學習,自主學習——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學習法的應用思考.教育科學:2017(9):200.
作者簡介:
許毅云,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石榴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