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若琦
在寶寶生病哭鬧時、睡覺時,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吸吮安撫奶嘴,幫助寶寶安靜下來。安撫奶嘴能讓媽媽省很多事,一直被認為是哄娃神器,不過實際用起來,也讓一些媽媽們顧慮重重,就連明星媽媽也不能例外。
安撫奶嘴——明星媽媽也有小困惑
Angelababy與黃曉明婚后生下兒子小海綿,babv迅速復出拍戲,照顧孩子的重任就交到了黃媽媽的手里。近日,黃媽媽登上某節目,現場向醫生提問給孫子小海綿長期用安撫奶嘴,會不會對其牙齒的健康成長有所影響。
醫生這樣為黃媽媽解答:無論是硅膠奶嘴還是乳膠奶嘴,都容易黏附細菌,寶寶長時間含裝有奶液的奶嘴,會使牙面上長時間粘有奶液,使細菌更容易腐蝕口腔牙齒,從而產生蛀牙;但低齡兒童處在口欲期,安撫奶嘴會讓寶寶產生滿足感,因此低齡兒童使用利大于弊。
同一個世界,同樣的奶奶。早前在親子真人秀節目《媽媽是超人》中,包貝爾的媽媽也表現過同樣的擔憂,包餃子兩歲了,依然十分依賴安撫奶嘴,除了日常看電視,睡覺也要含著,要是哭鬧,也得用奶嘴哄著。包奶奶當時也說,如果不控制,孩子長大了嘴型不好看。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吃奶嘴的習慣。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的女兒小七在能跑會跳的年齡段,還是日常依賴吃奶嘴、吮手指。曾有媒體批評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這樣教育孩子的方式,英國《每日郵報》更是以“專家警告大衛與維多莉亞的小女兒如果持續吸奶嘴,可能會有語言與牙齒生長問題”為標題進行指責。
向來很溫和的貝克漢姆怒了,霸氣回應:“為什么人們會覺得他們可以在沒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有權去批評父母帶小孩的方式?為人父母都知道,小孩子不舒服或發燒時,你會采取最能安撫他們的舉動,大部分就是用奶嘴。所以這些批評的人,在你對別人的孩子說長道短時應該要三思,因為實際上,你們沒資格批評我怎么當家長。”
用還是不用——媽媽們有自己的看法
對此,筆者進行了一次小調查,發現身邊有不少寶媽曾給孩子使用過安撫奶嘴;不過也有寶媽談奶嘴就色變。受訪者盼盼媽媽說,婆婆讓她買奶嘴,說是方便在她上班的時候安撫孩子,但是她沒有買。“我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想以后孩子戒奶了還要戒奶嘴,我是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寶媽媽馮女士認為,不管什么奶嘴都是需要寶寶用嘴吸,牙齒或多或少都會受影響。她的兩個寶寶都是在1歲左右斷的母乳,沒有使用過安撫奶嘴。
孟女士認為是否使用安撫奶嘴要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必須要吮吸奶嘴才有安全感,如果可以,誰也不想用這么麻煩的東西。”她說,自己有兩個孩子。大寶沒用過,二寶從2個多月時開始使用。“因為沒別的辦法,現在也沒特別依賴,只是睡覺前要吸著,讓他平靜下來,再大點就不會需要了。”
韓女士曾給寶寶使用過幾個月的安撫奶嘴。“我覺得既然那么多人都在用,就應該沒什么問題。”在給寶寶斷奶時,她買來第一個安撫奶嘴。消好毒,到了晚卜直接塞寶寶嘴里。因為寶寶養成了“奶睡”的習慣,要戒奶就要先改掉她奶睡這個習慣。當天晚上,寶寶沒吃奶;第二天也順利喝了奶粉。也就是這樣,她順利借助安撫奶嘴給孩子斷了奶。后來,寶寶可以含著奶嘴自主人睡,不需要家長再抱起來哄睡了。“我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僅限于晚上睡覺的時候用。”韓女士說,寶寶10個多月時,她也很順利地把奶嘴戒掉了。“其實我覺得安撫奶嘴有利也有弊,只要我們巧妙運用,安撫奶嘴是不會‘傷害寶寶的。”她認為,安撫奶嘴短期內用是可行的,但是不可長期用,用了安撫奶嘴的一定要及時戒掉。
專家看法——使用不正確會有一定影響
據了解,為了降低嬰兒猝死的風險,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小睡或睡眠時間給寶寶使用奶嘴,直到1歲。美國兒童牙科專家也會建議,以安撫奶嘴代替嬰兒吮吸手指,來滿足他們的吮吸需求,對口腔發育更有好處。
“如果媽媽覺得寶寶需要,也可以使用,但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育兒專家表示,6個月內的小寶寶更需要安撫奶嘴的幫助,大多數寶寶在6-9個月大時會逐漸自動不愛吸吮安撫奶嘴了。寶寶1歲以后,要逐漸轉移他對安撫奶嘴的依賴。可以嘗試用別的事情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比如一些會動、會發出聲響的玩具,慢慢降低寶寶對安撫奶嘴的興趣。2歲后如果仍舊戒不掉,就需要媽媽們強制執行了。
“不把安撫奶嘴作為哄寶寶的第一選擇。”育兒專家建議,安撫奶嘴應每天高溫消毒一次;當奶嘴表面不再光滑、有裂紋,或者變形破損就不能再使用了,否則很容易積存污垢,給細菌繁殖提供溫床。
此外,如果不正確的使用或者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可能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影響母乳喂養和自主睡眠習慣的養成,還有可能影響其牙齒等的發育。比如,如果不及時戒除,會導致牙齒咬合問題,增加表達障礙癥的概率。
還有一些寶媽建議,如果孩子必須使用安撫奶嘴,盡量選擇一體成型的安撫奶嘴,防止小零件之類的松動、脫落造成寶寶誤吞或者誤吸;如果寶寶總是咬安撫奶嘴,就要給他準備磨牙的玩具;不能把安撫奶嘴拴到床上或者寶寶的脖子上、手是,因為拴安撫奶嘴的繩子可能會勒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