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文化生活的多樣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也大力提倡漢族和少數民族同學互相學習語言,并開辦各類師資培訓,促進雙語教學活動,在這種條件下科學設置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了雙語教學健康發展。
關鍵詞:裕固語言;教法;探究
肅南裕固族地區為促進雙語教學,在部分學校開設了裕固族語言教學課程,編寫了部分教材,探討如何上好裕固族語言課等問題,裕固語教學尚處于摸索階段。作為一名裕固族語言課教師,我在近幾年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裕固族語言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強化了聽、說、讀能力的培養,把讓學生掌握日常詞匯、會講經典故事、會唱經典歌曲、適當知道一些本民族的歷史沿革,作為裕固族語言課教學的重點內容,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課堂教學活動。
一、確立裕固族語言教學總體目標
在小學階段學習裕固語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裕固語言進行游戲活動;并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老師和同學進行日常口頭交流。在課堂上讓孩子們聽懂簡單的裕固語指令并做出適當的反應,能讀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根據圖片用裕固語進行簡單的口頭描述,能唱一些符合兒童特征的簡單歌曲,背誦一些簡單的裕固語言詩歌和歌謠;逐步培養裕固族孩子學習裕固語言的正確方法,形成了裕固語言學習的自覺性并激發了求知欲。
二、創設裕固族語言教學環境
(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作為裕固語言教師,要拓寬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感染力,使裕固語言教學充滿無限生機。
設計好課堂用語,選好教具。教師可以通過卡片、美麗的圖畫、風趣的語言來設計課堂用語、課堂游戲或講有趣、幽默的童話故事、朗朗上口的歌謠,或者利用多媒體、互聯網、課堂表演等來刺激和引導學生對學習裕固語言的興趣。學生每有一點進步,要給予表揚,讓他們找到信心,大膽地用裕固語言來說話。
(二)營造濃郁的裕固語言氛圍
1.利用好學校現有教學設備,譬如利用掛圖、多媒體設備,創設學生學習裕固族語言的環境氛圍,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容易進入情景中,有助于學生活躍思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認同感。在教學樓的樓道、辦公室、教室張貼裕固族經典諺語、圖片等,讓學生隨時隨地都接受到學習裕固語言的信息,讓學生一走進校園,就感受到學習裕固語言的環境,營造一個學習裕固語言的氣氛。
2.充分利用好校園廣播,發揮校園廣播在裕固族語言教學中的潛移默化作用。
(1)校園廣播播放裕固族小故事、詩歌、歌謠或音樂之類的文藝作品,讓學生既能了解裕固文化,又能豐富學生生活,從中得到娛樂。
(2)發動學生,向先輩們征集裕固歌謠故事等民間文化資源。我縣各鄉地域廣闊,裕固民族居住分散,因而民間潛藏著巨大的裕固文化資源。我們可以利用寒暑假學生回家的機會,向村里的老輩們尋訪收集相關信息,返校后鼓勵學生踴躍投稿,播放學生的作品,當學生聽到自己的稿件在校園廣播里播出別提有多高興了,當別的同學投來羨慕的目光時,那種滿足感和快意充滿心懷。嘗到成功的甜頭,他就會再次努力做好下一次的工作。
三、采取活動化的裕固族語言教學的方式
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通過這樣的學習,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學習必經的過程、環節,學生就會在接收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思考和分析,就會自己‘教自己。而這種思考分析的能力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的能力,是打開知識之門、不斷獲取新知識的鑰匙[1]”。所以,在小學階段,裕固族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課堂要生活化,充分利用本學齡段孩子的特點,使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獲取裕固族語言知識。
1.師生互動,平等合作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因素。活動中,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可以使學生仿佛置身實際情景中,再現當時的場面,這樣學生去體會與理解會話的含義,就會加深印象,增強記憶。如教學日常用語“你從哪里來”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的座位邊,向學生用裕固語詢問,并加以適當引導。利用學生喜歡向教師詢問的特點達成默契的配合,從中認真評價和鼓勵學生,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親近教師,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2.唱歌,歌謠
唱歌,用歌聲創造一種氣氛,能使學生精神集中,課堂趣味橫生。這既注重了知識性,又突出了娛樂性。歌謠的節奏清新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歌謠在裕固語言教學中,會給學生心理以輕松愉快的感覺,陶冶情操。
3.表演
即便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大多也沒有害羞、害怕心理,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意識。根據這一年齡段特點,為突出裕固語言教學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在每次對話課結束時,結合本節學習內容,可以舉行一次表演、配音等活動。讓學生樂意展示自己的才能,積極上前,踴躍參加。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4.游戲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會使學生在玩中長智,寓教于樂。
總之,裕固語言教學中用歌曲法、情景法、兒歌法、游戲法等各種活動,使學生在做中說、在說中做,以提高兒童學習裕固語興趣[2]。
參考文獻:
[1]李衛平.淺析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雙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6).
[2]陶西平.民族地區雙語教育的戰略意義[J].中國民族教育,2015(1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