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
摘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有多種,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表現作出的評價稱之為即時評價,它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運用好這種即時評價能夠充分的調動進學生的積極性,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語文老師要應用好課堂即時評價這一教學方法,充分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貫徹到實際的教學中去,筆者對小學的語文教學進行了研究和觀察,發現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運用好即時評價,對于即時評價沒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評價不準確等情況,這與當前的語文教學的要求不相符,老師要總結經驗進行分析,學會更好的運用即時評價,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根據這些情況總結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大家一起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有效策略
一、評價應飽含真誠和暖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予以確認,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沒有交流與互動的老一套教學方已經不適應當下的教學理念,老師要運用即時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鼓勵和評價,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關注著他們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這是一種積極的互動式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不感到枯燥。我們在一次觀模教學時,老師提問了一名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在朗讀時學生因為有人在聽課,可能與平時不一樣,有些緊張,朗讀時聲音很小,學生的臉也漲的通紅,當學生朗讀完之后,語文老師馬上微笑著說道,你讀的很好,我能感覺到你是練習過課文朗讀的,預習的很好,要是聲音再大一點,再自然一點就更好了,
我看到那名同學非常高興的看著老師,同學們也對他投以贊許的目光。在這一節課上,老師還表揚了多位同學,同學們無論是回答問題還是上講臺寫生字,學生們都積極的配合老師,課堂的氛圍非常活躍,老師與學生的互動配合非常的默契,相信這樣的語文課學生是非常喜歡的,老師的即時評價在課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成為了這位老師語文教學上的一大亮點,我們語文老師要在即時評價時多鼓勵學生,多夸獎學生,在每一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優點,長處,即時的進表揚,這樣就能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擴大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和老師進入良性的互動,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更有積極性。教學效果更好,在我們地觀模中我們能夠感覺到老師的愛心,從老師的溫柔語氣,再到老師和藹眼神,都能表現出老師對學生的發自內心的愛,這種愛感染了學生,讓學生感到非常的親切,教學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重視“評”與“價”,讓表揚具體化、細節化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老師要對學生的每一個配合給予積極的肯定,表揚的要有理有具,不能只是單純的說好,說對,這樣學生會感覺到老師在敷衍,老師沒有細心的分析學生的表現,如果老師的即時評價有理有具,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好在哪里,老師對一個學生的點評過程也會引起其它同學的注意,對照點評進行自我調整,這一過程不只是對一個學生產生的教學效果,對其它學生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具體化,細化的點評遠遠要勝于只是說:“好”或“棒”。
三、評價指標多元化
評價不應該是一把尺子,而應該是多把尺子,這是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差異所決定的。我們提出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就是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尊重這個性化所帶來的個體差異性,體現新課程標準對人性的關注,從而最終實現人的發展這一核心思想。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師常常不能有效的處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采用“一刀切”,統一化的要求,忽視人的個體差異性。理解評價指標的多元化,能讓我們的教師用積極的眼光、樂觀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人文環境,為他們提出各方面表現的機會。在問題解決中,同一個問題,會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得解決問題的層次呈現出多樣化的情形。作為教師,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客觀、公正、發展的分析他們的思維過程。
特級教師孫建鋒在執教《一片美的葉子》時,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說說對“大樹把無數的葉子結為一個整體,無數的葉子在樹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句話的理解。很多學生都談了自己的感受及對“位置”的獨特見解。其中一個孩子發出這樣的心聲:“家把爸爸、媽媽、孩子連為一個整體,每個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們都不愿意要我,我沒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難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孫老師走近了這個女孩子,把她抱起來,感情那么真摯、執著、輕柔,眼神那么專注、溫柔,沒有隱藏,也沒有炫耀,但卻充滿了愛,那愛彌漫在整個教室里:“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一種小動物,叫珍珠貝。這種貝類,如果有沙或壞的東西跑進里面時,它會把它們包起來——用溫柔的態度去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與困難,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生長出一顆顆璀璨的珍珠!”
總之,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科學的利用即時評價,有理有據的對學生的回答作出點評,突出語文教學中的學生的重要地位,表現出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互動中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的語文興趣也培養起來了,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能夠得到老師的鼓勵,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對語文課的重視程度自然就會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果就會在這樣的教學中得到提高。老師在教學中還要對不同的情況有差異的對待,做到個性化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謝幼如,楊陽,柏晶,李偉,郭琳科,倪妙珊.面向生成的智慧學習環境構建與應用——以電子書包為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8(1):126-132.
[2]徐艷.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研究[J].教育研究,2014,(2):10-11.
[3]南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5,(12):20.
[4]李如意.電子書包環境下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5]黃競.小學語文生成性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6]黃榮懷,楊俊鋒,胡永斌.從數字學習環境到智慧學習環境——學習環境的變革與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7]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領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