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蕊 舒鸚姿
(懷化學院 湖南 懷化 418000)
高山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臺灣地區的山地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及蘭嶼上。臺灣當局常稱他們為“原住民”“山住地人”。因地區、語言的差異,高山族內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等13個族群。
過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體毀飾的習俗,刺青便是其中的一項。刺青又稱作刺墨、札青,這是高山族過去的習俗[1]。有的高山族人以刺青為美飾,有的以刺青為勇武的象征。受原始宗教的影響,他們認為刺青可以得到祖先靈魂的保佑,去災免禍。刺青,根據各部族、支系、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的男刺而女不刺,有的刺在臉上,有的刺在手上、腿上、胸口等。無論在身體上哪個部位刺青,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美觀、勇武、聯姻、紀功、尊貴等。
泰雅人在臉上的刺青,又稱為“紋面”或“黥面”。在臺灣地區原住民中,有紋面的民族分別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其中賽夏族的紋面主要是因為和泰雅族相互往來頻繁而受其影響產生的。賽夏族人本身不會紋面,多由泰雅族人來完成。因此,在臺灣地區,真正擁有長期紋面文化基礎的,只有泰雅族。
泰雅族的男性一向是紋額紋與頤紋,女性則是紋額紋與頰紋。泰雅男子在前額紋豎直的帶狀紋樣,是英雄的象征,必須有功于民族的英雄才能有此紋樣。泰雅婦女額頭紋一寬而直的豎條,兩邊兩條斜紋成“V”字形,俗稱“刺嘴匝”又叫“烏鴉嘴”。如圖1為泰雅族男女的紋面。

圖1 泰雅族男女的紋面
1.祖靈文化的影響
紋面是泰雅人對于祖靈文化極度信仰的體現。泰雅人在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是最重祖靈文化的。祖靈是泰雅人一切祭儀的主要對象,有時甚至把獵首攜歸的敵人的靈魂也包含在內[2]。他們相信,只有有了紋面,死后才能通過象征部族圖騰的彩虹橋,進入祖靈應許的安息地。
2.成人的標志
據在世的紋面老人介紹,泰雅人的紋面是成年禮的一種。泰雅族的小孩5歲起紋額紋,10至15歲紋頰紋。族中的男子必須學會打獵及獵頭,才有資格紋面,而女子紋面后,方能學習織布。泰雅老人常說“沒有紋面是不可以結婚的”,由此可知,紋面代表了泰雅族人達到心智成熟及經濟自主。
3.貞潔的象征
婚前性行為是泰雅人嚴格禁止的,紋面是早期泰雅族婦女確認貞操最重要的一項考驗,紋面失敗或死亡都被認為是欺騙和恥辱。于是紋面在泰雅族社會中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制裁力,使得泰雅人彼此互相監督,大多數人都能潔身自愛,因而當時的泰雅社會也以民風純良著稱。
4.辟邪的作用
泰雅族人認為,如果有成年人未紋面,部落必將有人患重大疾病甚至是死亡。因為到年長時未紋面,會被視為不吉。因此,在部落里有人到了年齡而未紋面,便會引起族人的憤怒而會被逐出部落。所以在整個社群的期待與壓力下,傳統的泰雅族社會,個人沒有權力選擇是否要紋面,所以只有接受[3]。
5.辨認族人的作用
泰雅族人起初是從女性開始紋面的,如圖2。到后來男性在獵頭活動時,為了避免誤殺同族,也開始紋面,以便識別其他族人。

圖2 泰雅老人的紋面
6.獨特的審美觀念
紋面在古代漢族中通常有懲罰犯人的意義。這和泰雅人紋面的意義完全不同。紋面不僅是泰雅人的民族標志和成年禮儀,也被視為是一種美容修飾。泰雅人認為紋面是一種最講究的裝飾,其美觀性遠勝于自然美。因為在他們看來,紋面部分不長毛,不生皺紋,能夠保持青春美,據說女子整齊、濃厚而鮮明的刺紋還能令男子怦然心動。臉圓的少女紋面后,臉更顯修長,有面容姣好的清秀感,這是高山族傳統審美經驗的凝結。
然而自明清以來,泰雅人的“紋面”傳統就不斷被丑化為“野蠻的象征”“烏鴉臉”。在1913年,日本侵略者下令嚴禁紋面,強行讓人們清除紋面。雖然后來日本侵略者被趕走,但是對紋面的恐懼卻一直遺留在泰雅人心中,本是象征勇敢、自尊和驕傲的紋面,在世人甚至部分泰雅人的后代心中產生了疑惑,他們認為紋面是野蠻人的行為。當時,一些紋面老人在病重時也不愿去醫院,唯恐有人會對他們評頭論足,引起誤解。在丑化和禁令下,紋面傳統漸漸消失了。
為保護和傳承紋面文化,有位叫田貴實的泰雅人成立了泰雅人紋面工作室,并開始了保護和傳承紋面文化的旅程[4]。他的紋面展及研究成果,在美國、新西蘭、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巡回展出,“臺灣紋面人”引發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田貴實因此也被譽為泰雅人紋面文化的“保護神”。
在人們都以為泰雅紋面傳統即將消失的時候,臺灣地區出現了近百年來第一對紋面夫妻,如圖3。他們重視并且身體力行地傳承著泰雅紋面文化,但這只是極其個別的例子[5]。讓現在的泰雅年輕人來依照古老的方式傳承紋面文化是很困難的事,因此,如今的泰雅人早已沒有紋面的習慣,只有在祖靈祭等重大節日或祭奠的時候,才會用油墨在臉上或身上畫上刺青圖案,并以此來象征性表達對先祖的緬懷以及對泰雅文化的傳承延續,如圖4。

圖3 近百年來臺灣第一對紋面夫妻

圖4 節日里泰雅女孩用油墨“紋面”
排灣紋手的紋樣選擇必須按照階級地位的高低來決定。最高的頭目家族,手紋最豐富,有自比太陽之子的太陽紋,有象征擁有權的山川、河流、房子等紋樣;在拇指處,有管理百姓的人形紋;在手腕處,有象征管控族內命脈的百步蛇喉紋[6]。掛鉤紋和砧板紋更特別,代表族人狩獵和蓄養動物,也有收稅之意。貴族階級雖然沒有太陽紋,但仍有光芒紋,象征貴族的余輝。如圖5為排灣族的紋手紋樣。

圖5 排灣紋手的紋樣
1.貞潔及身份地位的象征
紋手象征著古代排灣、魯凱族婦女貴族地位和受寵地位,展現了忠貞、吃苦耐勞的精神。女孩紋手后,可以參加社交活動。
2.方便階級制度的管理
排灣人有森嚴的階級制度和等級觀念,只有高等階級的女性家族成員才能紋手紋,不過,講求血統制和分工制的排灣族,借由不同的紋飾圖騰,除了劃分階級高低和關系親疏外,更能說明各家族的社會角色和功能。
3.部族文化的記錄傳承
排灣族原住民沒有自己的文字,而紋手中代表了不同意義的紋樣,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對排灣文化及其歷程的記錄。
和泰雅人的紋面一樣,排灣人的紋手文化也曾經遭到了幾乎足以毀滅性的破壞。在日本的殖民時代,紋手曾經也被列為禁令。在日本人撤離臺灣的第二年,紋手才又恢復。而剛恢復沒多久,國民政府也頒發了關于紋手的禁令。因此,那一代排灣人紋手圖案并不完整。原本排灣族女性漂亮且完整的紋手是要紋到小臂,但她們這一代大多只能紋到手腕,有些女性的小手臂有紋樣,但也不完整。不同人的圖樣拼湊起來,才依稀可呈現排灣族紋手文化。如圖6為僅紋到手腕的紋手。

圖6 僅紋到手腕的紋手
經過日本侵略與國民政府的禁令之后,紋手文化幾乎失傳。現在原住民不再擁有自己的土地,多數排灣老人認為紋手所代表的掌管部落組織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老人們不再為年輕一代紋手。但我們仍可以透過手紋來了解部落精神。為少女們的手背貼上美麗的手紋貼紙,能夠進一步了解圖案背后所代表的社會秩序,這才是文化傳承的關鍵。
為了不讓這項傳統文化消失,臺灣地區屏東政府特地與多位排灣族學者合作,出版手札本《手藏紋話》。當地的這項舉措,讓排灣族人非常感動。
泰雅紋面與排灣紋手皆屬于高山族的刺青文化,兩者有共同點,也有各自不同的地方,如下表。

泰雅紋面與排灣紋手的分析比較
泰雅紋面和排灣紋手是臺灣地區高山族人生命禮俗的重要體現,它們的積極意義在于泰雅人以紋面為識別,排灣人以紋手作為掌管部族的標志,在與自然或其他部族的競爭中得以保存部族的完整和實力,從而使本民族得以發展壯大。泰雅紋面和排灣紋手藝術是不可復制的文化遺存,隨著僅剩不多的紋面、紋手老人的逝去,這兩項藝術也將逐漸消失,從記錄真實的歷史影像來保護遺留的文化,探討紋面、紋手背后所蘊含的復雜文化含義,所起到的社會功能,對紋面、紋手藝術的挽救和保護工作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