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梅
(中國建設銀行濱州分行,山東 濱州 256600)
賬戶年檢是開戶銀行按年度對已開立的人民幣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的合規性、合法性和賬戶信息、賬戶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審核確認。《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規定:“銀行應對已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年檢制度,檢查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的合規性,核實開戶資料的真實性;對不符合辦法規定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應予以撤銷。”
在實際生活中,單位因撤并、解散、宣告破產或關閉、注銷、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更換法人代表或負責人、遷址,變更經營范圍等造成其基本信息的變動日趨頻繁。銀行通過對已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年檢,不僅是執行監管部門要求,而且可以及時掌握存款人的基本情況,確保其開戶資格的合規性和賬戶信息資料的真實、完整,保障存款人資金收付活動的正常運行。下面以濱州建設銀行為例,探討賬戶年檢現狀及應對措施。
按照要求,銀行得知存款人注銷或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如存款人超過規定期限未主動辦理撤銷手續的,銀行有權停止其銀行結算賬戶的對外支付,并要求存款人撤銷銀行結算賬戶。對于存款人未參加年檢、存在工商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或者單位負責人身份證件等重要開戶證明文件超過有效期等不符合銀行結算賬戶開立規定情形的,銀行應撤銷銀行結算賬戶。”為保證對公客戶結算賬戶的合規性和有效性,銀行營業網點每年需主動開展賬戶年檢工作。
建行柜面業務集中處理系統上線前,營業網點手工設置電子登記簿,對所有對公結算賬戶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資格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法人身份證等證件逐個登記有效期,人工核實賬戶資料到期情況并通知客戶前來更新賬戶資料。集中處理系統上線后將所有存量對公結算賬戶資料電子化管理,并將所有資料有效期在系統中進行設置。系統提供賬戶資料到期和即將到期信息查詢,營業網點賬戶管理人員依據系統功能對到期和即將到期客戶進行電話通知,由客戶到網點對資料進行更新。對于資料到期后客戶仍未更新的網點賬戶管理人員手工對賬戶設置只收不付。
柜面業務集中處理系統數據只是對到期賬戶資料進行提示,并不能實現真正的“年檢”,在當地人民銀行沒有統一要求的情況下,銀行主動開展存量結算賬戶年檢,年檢方式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企查查等外部網絡查詢為主,按年進行。主要關注客戶的工商經營信息、異常經營信息和嚴重違法信息等。對于企業存續狀態為注銷或吊銷的企業及時通知客戶到銀行辦理賬戶注銷,無法聯系客戶的由銀行主動將賬戶做封存處理。
部分銀行采取張貼公告、電話通知存款人等方式通知客戶攜帶資料到銀行網點進行年檢,銀行網點對客戶資料再次審核確認,如客戶未按時參加年檢的將對賬戶使用采取限制措施,待存款人完成賬戶年檢手續后,賬戶才可恢復使用。
對于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外部網站查詢方式年檢發現的經營異常、嚴重違法以及無法通過網站查詢信息的企業由開戶銀行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到存款人經營場所辦理賬戶年檢,確認客戶的經營情況。
當前,年檢主要以再次收集客戶資料、網絡查詢平臺查詢等方式了解客戶經營情況和資料有效期情況,手段仍以人工、手工操作為主,受人員數量、個人素質、工作能力等因素所限,年檢工作操作難度大、耗時長。
隨著前后臺業務分離,對公結算賬戶管理部分職能已集中到后臺,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賬戶管理集中程度仍不足。賬戶開立、年檢、人行賬戶管理系統信息采集、紙質賬戶資料保管更新等工作仍由營業網點負責,網點人員在賬戶資料的整理、歸檔、檢查、保管等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特別是賬戶年檢工作每年進行一次,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對公結算賬戶是連接銀行和企業之間的紐帶,是企業在銀行開展業務的基礎。因此近年來,對公結算賬戶的拓戶工作是各家銀行的主要工作,也是經營績效考評的主要指標。以建行為例,綜合性支行營業室的對公結算賬戶一般在1000戶以上。對如此龐大數量的賬戶開展年檢工作,完全由人工處理難免會有疏漏。
一年一次的年檢工作完成,大量的紙質資料需要歸檔,如果按照賬戶資料的保管要求整理,需將新產生的紙質材料逐戶放入原賬戶資料中,一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二是網點保管的紙質賬戶資料逐年增加,保管難度增加。
賬戶年檢工作涉及的客戶范圍大、賬戶多、工作量大,年檢的目的是核實確認企業客戶的經營狀態是否正常、信息是否準確,銀行結算賬戶使用是否合規。一個客戶可能會在多家銀行網點開立多個銀行結算賬戶,如果所有的賬戶都需要年檢,一方面給客戶帶來很多不便,另一方面銀行做了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建議由基本結算賬戶開戶行對基本戶進行年檢,并對年檢結果在人行賬戶管理系統進行標識,其他賬戶開戶行根據人行系統基本賬戶年檢情況進行下一步處理。
優化銀行系統功能,在設置篩選資料有效期的同時按照外部監管部門要求,由系統自動對賬戶狀態設置只收不付,避免由人工參與而發生的遺漏或不及時。
企業在工商部門注銷后銀行結算賬戶不應繼續使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工商信息已注銷卻不到銀行辦理賬戶的銷戶手續,只有在每年年檢時銀行才能發現企業已注銷。建議銀行與工商部門設置數據接口,借鑒銀行與公安部門身份證數據聯網方式,及時將工商部門數據與銀行數據進行比對,返回比對結果,生成企業已注銷或吊銷,但銀行賬戶仍正常的預警報表,由銀行工作人員進行后續處理。
近年來,各家銀行都在推進前后臺業務分流,加大業務后臺集中力度,以建設銀行為例,賬戶開銷戶、變更審批、到人民銀行核準備案等工作已全部集中至后臺處理。但是相較于賬戶使用維護、紙質資料保管等大量的后續工作,已經集中的小部分賬戶業務仍然遠遠不夠,只有進一步深化前后臺業務分流,加大賬戶集中程度,才能有效推進賬戶年檢工作。
目前,年檢工作主要由各家銀行自行組織開展,并無統一的要求或標準,也缺乏后續的監督檢查,只有制定明確的標準,并且有對此項工作建立檢查考核體系才能有效推動賬戶年檢工作的真實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