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陳 娟
(1.肇慶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2.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
現代運動訓練不僅是對運動員進行技、戰術訓練,還包括對運動員日常生活、參賽選擇等的管理過程。有學者提出了“三分管理,七分訓練”的觀點 。作為國內最高水平的國家運動隊,采用何種形式的訓練管理模式,將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運動成績 。因運動項目不同,國家隊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同項目的國家隊內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 。但在理論研究方面,學者們對宏觀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等行政方面的研究較多,而對某一運動項目內部訓練管理模式的針對性研究較少。國家蹦床隊同體操隊、跳水隊等我國傳統優勢項目一樣,其優異成績的獲得離不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目前,國家體育總局統領下的各個運動項目中心都在進行深化改革,研究者有必要對訓練管理過程進行研究和分析,以便不斷完善蹦床隊訓練管理體系,同時為其他非優勢或潛優勢運動項目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運動訓練管理模式是運動訓練的管理者為了達到既定的運動成績,在遵循運動訓練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訓練管理對象和訓練過程進行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管理的過程。運動訓練管理模式一方面體現管理人員在訓練管理決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體現管理者對訓練過程實現管理控制功能的方法和途徑。根據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運動訓練管理的具體特點,運動訓練管理分為管理者、管理對象和系統內信息3部分 。管理者主要是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者和運動隊的管理者,如領隊、教練員等。其中教練員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運動訓練管理強調從宏觀著眼、微觀著手,從運動隊整體出發,達到整個隊伍的最優訓練過程。
2.1.1 行政化管理:政府行政機關的統籌與協調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體育管理中的最高管理者,統籌管理我國所有體育項目。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成立后,建立了國家體育總局—省市體育局—地市體育局三級政府管理機構,經過一系列改革后,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對地方體育局的領導僅限于對體育項目的專業指導,財政人事等事務則由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故國家蹦床隊運動訓練的宏觀管理屬于我國體育部門的行政機關。
2.1.2 執行主體:運動項目管理中心 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屬于國家體育總局下設的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具體項目的不同,各項目管理中心負責研究和制定所管運動項目的發展規劃、計劃和方針政策;指導運動項目的普及和優秀運動隊伍建設及后備人才的培養,管理國家隊等。蹦床部是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內設機構,國家蹦床隊由蹦床部進行全面管理。
2.2.1 宏觀管理與下層訓練實踐系統的承啟者:領隊 國家蹦床隊實行的是領隊負責制。領隊兼任蹦床部部長職位,對運動訓練實踐的管理更加直接。領隊作為蹦床隊的直接管理者在宏觀管理者和下層訓練實踐系統之間起承上啟下作用。其主要職責是主持召開全隊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維護隊內紀律、監督日常訓練的正常運行及做好比賽出行安排等除訓練以外的各種事務。現任蹦床隊領隊是國家體操隊退役運動員,由于蹦床項目的訓練和體操有很多相通之處,其對國家蹦床隊的管理相當成功。
2.2.2 隊員個性化管理與良性競爭的樞紐:教練員 教練員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系統中起樞紐作用。國家蹦床隊采用小組分組的形式進行訓練。每個小組由1名主教練和4~6名運動員組成,各小組內男、女運動員混合。目前一線隊員分3個小組,由3名主教練各自帶領,每個小組都有國家隊的重點隊員;二線隊員根據年齡段分兩個小組,由兩名教練帶領。分組訓練打破了由主教練一人布置全隊訓練任務的模式,便于教練員根據運動員特點和參加比賽的不同調整訓練計劃。由于3個小組內都有國家隊的重點隊員,包括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和剛從省隊抽調上來年輕隊員,這樣的構成能夠使組內及各小組之間產生良性競爭,激發運動員的訓練潛力,也便于年輕隊員和老隊員進行交流與合作。
2.2.3 “三位一體”與“兩線梯隊”的運動員培養格局 國家蹦床隊運動員隊伍分為一線隊和二線隊。一線隊由年齡在23~6歲之間的備戰奧運會的隊員和年齡在18~22歲之間的非參加奧運會的正式隊員組成,二線隊則是18歲以下的年輕運動員。蹦床項目遵循舉國體制下“三位一體”的競技體育培養模式,即運動員從地市體校到省體工隊再到國家隊的模式,其優點是如果每一級教練員能夠完成相應的訓練目標,將縮短運動員培養周期,符合蹦床項目對運動員運動技術要求高的特點,也有利于舉全國之力選拔優秀運動員。
2.2.4 科技保障團隊的支撐與助力 現代運動訓練需要科技支撐作保證。優秀運動員技戰術分析、體能診斷、運動隊管理等都需要專門的科研人員與領隊、教練員、運動員配合共同完成??蒲泄ぷ髂芙鉀Q運動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運動訓練手段更合理、訓練過程更有效,同時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再指導實踐,形成良性循環,也有利于后人的借鑒。蹦床隊的科研團隊包括研究人員、教練員、領隊等,為蹦床項目訓練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國家蹦床隊訓練基地位于北京體育大學校內,能利用校內現有的科研團隊和先進的科研設施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進行監控。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能訓練、醫療康復和運動心理等教研室都曾為國家蹦床隊進行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5 后勤保障團隊的保駕護航 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主管下的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隊訓練基地為國家蹦床隊提供后勤保障,包括訓練場館、餐飲、住宿、訓練設備的購置和維修等保證正常訓練所需的服務。醫療保障體系則由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為蹦床隊提供,由于國家蹦床隊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生率較高,為使運動員迅速恢復和保持健康,每次訓練課后,經驗豐富的隨隊康復師為運動員進行放松和按摩以促進恢復,隊醫處理不了的情況則由北京體育醫院的醫學專家團隊解決。同時,還聘請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能和運動醫學方面的專家定時指導,國家蹦床隊教練和運動員對醫療保障都比較滿意。
3.1.1 競賽目標為導向的訓練管理及高效落實 國家蹦床隊很重視目標成果評定在隊伍訓練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周期中,蹦床隊的參賽目標都是獲得金牌,這是國家隊的決策最高目標。針對這個目標,蹦床隊制定了由不同層面、針對不同對象所組成的目標管理體系,包括隊伍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運動員文化學習目標和運動成績目標,組建的復合型團隊目標、培養后備力量目標,等等。使專項教練、體能教練、隨隊康復師、科研人員等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在目標和作用上準確定位,形成高效的訓練團隊,以促進全隊最高目標的實現。
3.1.2 內部競爭機制的優質循環與有效共贏 蹦床隊圍繞奧運會和世錦賽、全運會等國內外重大賽事,通過科學的管理,建立了有效的競爭體制,加大對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重點支持。運動員通過比賽積分來獲得參加世界大賽的資格,教練員通過運動員獲得的成績進行相應的獎勵和激勵,體現體育中公平競爭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鼓勵運動員之間多交流、合作,通過互幫互助、互相鼓勵,不斷提高蹦床隊的凝聚力。
3.1.3 高精尖科技構筑訓練反饋機制,助推集約化管理 反饋在運動訓練管理系統中的作用方向是自下而上的,從運動員和教練員傳達到直接管理者再到宏觀管理者。體操管理中心每周的例會中,領隊對上周的訓練情況進行總結,提出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體操管理中心和蹦床部領導者根據匯報情況制定工作安排,然后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再向教練員、運動員做出指示,形成了有效的集約化管理方式。運動員日常訓練也會及時獲得來自數字化設備、教練員、隊友等的反饋信息,如技術訓練中的實時反饋系統、傳感遙測系統的使用等,可穿戴、數字化和快速反饋成為蹦床隊運動員訓練中不可或缺的條件。
3.2.1 舉國體制優勢減弱,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以集中領導、舉國體制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和以實現奧運金牌為目標動力的管理體系,在蹦床運動項目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弱點也逐漸凸顯,主要表現在政事不分,管辦一體,造成資金投入渠道單一、宏觀調控不力?,F在的競技體育管理處于轉型升級階段,舉國體制逐步向社會化、協會化、市場化、個體化機制轉型。奧運備戰向國家、地方、社會多元化模式發展,項目中心管理功能弱化。蹦床項目也要根據社會發展和項目發展需要,提高奧運備戰的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水平。不但保證奧運爭光計劃的完成,還要推動蹦床項目在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青少年體育中的開展。
3.2.2 后備人才匱乏,參與規模與培養渠道應多元拓展 隨著葉帥、黃珊珊、何雯娜等優秀運動員的退役,年輕運動員一時還很難擔當起重任。同時蹦床人口基礎薄弱,除天津、廣東、福建、山西等少數省份外,很多省市沒有專業蹦床隊。為了解決蹦床項目后備人才匱乏問題,一是要采取更加科學的訓練手段,延長優秀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二是重視年輕運動員的選拔和培養工作,使國家蹦床隊順利通過斷層,并取得新的突破。蹦床項目是我國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但在群眾中普及程度不高,如何在群眾中推廣和普及蹦床項目關系到后備人才的培養和項目的發展問題。
4.1 國家蹦床隊訓練管理以領隊負責制為主,形成了包括訓練、科研、后勤保障等多系統、全方位的管理體系。但在競技管理體系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如何使政府、市場和社會協同參與到蹦床項目發展中,需要相關管理人員進一步考慮和規劃。
4.2 國家蹦床隊在訓練管理過程中,建立了高效的競爭機制和良好的反饋機制,提升了訓練質量與效率。面對競技體育管理的升級轉型,蹦床項目也要不斷創新和深化訓練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4.3 為了保證后備人才的梯隊建設,相關職能部門應促進蹦床運動在群眾和青少年中的開展和普及,多辦比賽,提高參賽人數和觀賽人員,不斷提高人們對蹦床項目的認知度和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