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張 毅,沈怡杉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統計與數學學院,武漢 430073;2.武漢大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武漢 430072)
隨著互聯網產業和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不僅是現階段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近年來,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區也分別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文件來鼓勵、引導、支持當地現代服務業發展。如何科學、系統、全面、客觀地評價一個地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對于促進現代服務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本文嘗試建立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行分析。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于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方面。從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的選擇上來看,我國學術界大多采用了多指標的評價方法來衡量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但由于研究者研究的重點和區域的不同,評價指標體系不盡相同,而從評價方法上來看,我國大多數學者采用了多元統計的方法。趙惠芳等(2007)[1]認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應該包括宏觀環境、發展規模、增長速度、產業結構和發展潛力5個方面,并選取了人均GDP等19個指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中部六省2005年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李寶仁等(2008)[2]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歸納為發展水平、成長能力、基礎條件、公共環境和計較優勢5個一級指標及相應的23個二級指標,并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我國2005年各省份的現代服務業進行評價;任英華等(2009)[3]從總體現狀、各行業水平和發展潛力3個方面出發,選取了43個指標,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湖南省2006年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鄧澤霖等(2012)[4]從發展水平、增長潛力、基礎條件和專業化程度4個方面出發,選取了18個指標構建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各省市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作出評價;錢力等(2016)[5]選取了14個指標,從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速度以及發展效益4個維度利用因子分析法評價了長江經濟帶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綜上所述,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包含發展環境、經濟基礎和成長潛力的復雜系統,在建立測度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時要根據每個地方的實際發展情況,綜合考慮各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上述文獻雖然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但還存在些許不足。一是研究沒有體現出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動態變化,已有文獻大都采用截面數據,可以進行橫向的比較分析,卻無法體現出某個地區現代服務業歷年動態發展水平的變化;二是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大多采用主成分或因子分析的方法來測度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但鮮有文章對得到的主成分的具體含義進行解釋或者運用因子分析法時提取的公共因子和之前設置的一級指標無法一一對應。鑒于此,本文嘗試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科學客觀地評價湖北省現代服務業在全國的發展水平以及其歷年的動態發展變化,分析“十三五”期間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優勢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
為科學、系統、全面、客觀地評價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根據指標設計的科學性、系統性、代表性和數據可獲性原則,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充分聽取現代服務業相關專家的意見之后,本文構建了包含發展基礎、經濟貢獻和增長潛力三個方面的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見下頁表1)。

表1 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及權重
發展基礎維度反映的是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包括服務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交通運輸貨運總量、年末常住人口和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經濟貢獻維度反映的是服務業對于國民經濟以及社會就業的拉動狀況,包括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研發支出占GDP的比重、服務業投資貢獻率、服務業經濟貢獻率和服務業就業貢獻率;增長潛力維度反映的是某個地區現代服務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和城鎮化率。部分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就業人數;服務業經濟貢獻率=服務業增加值增量/地區生產總值增量;服務業投資貢獻率=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量;服務業就業貢獻率=服務業就業人數增量/全社會就業人數增量。
本文收集的原始數據主要來源于《湖北省統計年鑒》(2006—2016)、《中國統計年鑒》(2016)、《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年鑒》(2016),其中“研發支出占GDP的比重”來自國家統計局《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是把不同的指標綜合起來的前提條件,是大部分綜合評價問題都需要解決的工作。在進行多指標綜合評價時,不能將各種指標直接綜合起來,因為每個指標的性質、度量單位存在差異,有些指標的度量單位不同,如人均GDP和R&D經費,有些指標雖然度量單位相同,但是代表的經濟意義卻大不相同,如升學率和資產負債率。當各指標間的水平相差很大時,如果直接用原始指標值進行分析,就會突出數值較高的指標在綜合分析中的作用,相對削弱數值水平較低指標的作用,所以在多指標綜合評價時,首先需要進行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消除指標量綱的影響之后,不同的指標之間就可以相互比較[6]。
我國學者對指標無量綱化的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無量綱化分為線性無量綱化和非線性無量綱化兩大類,目前常用的無量綱化的方法主要是線性無量綱化方法中的標準化法、極值法和均值法。在評價一種無量綱化方法的優良性時,一般從以下6個性質出發:單調性、差異比不變性、平移無關性、縮放無關性、總量恒定性和區間穩定性。朱熹安等(2015)[7]在經過了大量的研究之后認為極值法能夠很好地滿足以上性質,是熵值法進行綜合評價時的最優無量綱化方法。本文將借鑒其研究成果,采用極值法來對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計算公式如下: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賦權。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解決多目標復雜問題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是將復雜的評價對象排列為一個有序層次結構的整體,然后在各個評價項目之間進行兩兩比較計算各個評價項目的相對重要性系數,即權重。其基本原理是:將要評價系統的有關替代方案的各種要素分解成若干層次,并以同一層次的各種要素按照上一層要素為準則,進行兩兩比較并計算出各要素的權重,根據綜合權重按最大權重原則確定最優方案。大體上可按下面4個步驟進行: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上述指標體系已經設置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這里主要考慮準則層的權重;
(2)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目標層下,根據準則層的3個維度,兩兩比較重要性,構造判斷矩陣。這里可引用1-9標度對重要性判斷結果進行量化,標度如表2所示;

表2 相對重要性標度
(3)求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和相對應的特征向量,采用乘積方根法,計算步驟如下:
(4)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對于判斷矩陣A,理想的情況是A為一致矩陣,其最大的特征值λmax為A的階數n,而對應的特征向量為指標的權重,一般而言,本文構造的判斷矩陣A不是一致矩陣,即λmax>n,λmax和n的差別越大,A的不一致性越嚴重,用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權向量不一致性越大,引起的判斷誤差越大,所以可以用λmax-n來衡量A的不一致程度。以此定義一致性指標,顯然,CI越接近于0,判斷矩陣A的一致性越強,引起的判斷誤差越小,結果越準確。為了衡量CI的大小,引入隨機一致
性指標F,隨機構造m個判斷矩陣,得到m個一致性指標CI1,得到隨機一致性比率,一般認為CR<0.1時判斷矩陣A通過一致性檢驗,此時即為權重,否則需要重新設計判斷矩陣。
本文將采用熵值法對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二級指標賦權。熵原本是一種熱力學概念,最早由申農引入到信息論中的,目前在社會經濟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8]。設有m個評價對象,r個評價指標,則原始數據構成的矩陣為X=(aij)m×n,對于某個指標xj,若xij的離散程度越大,則該指標在指標體系中越重要,若xij相等,則綜合評價時,該指標在指標體系中不起作用,在信息論中,指標i的信息熵表示為 Ei=∑pj×lnpj,其中 pj表示為指標i下每一個評價對象出現的概率。信息熵代表著系統的有序程度,一個系統的有序程度越高,信息熵越大,反之,則越小。故信息熵Ei越大,表示指標i下每個評價對象出現的概率越接近,指標i在指標體系中的作用越小,即權重越小。所以,在多指標評價中可以利用指標的信息熵來為指標賦權[9]。計算步驟如下:
(1)將原始數據矩陣xij無量綱化處理,得到無量綱化后的數據矩陣x'ij,為防止求信息熵時出現的ln0問題,將xi'
j進行坐標平移,得到平移后的數據矩陣yij=x'ij+a,本文取a=0.01;
(4)計算第j個指標的冗余度gi=1-ej,指標j的信息熵越大,冗余度就越小,權重越小;
對于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的計算,本文在權重方法已經確定的基礎上,采用“分-總”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具體就是先根據由熵值法求出的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計算一級指標各自的得分(即發展基礎、經濟貢獻、增長潛力),然后根據由層次分析法得出的一級指標的權重,求出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得分,計算步驟如下:
(2)計算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Fi=sk,j×wk,其中 Fi表示第i個評價對象的總分,wk表示由層次分析法求得的一級指標中第k個維度的權重。
本文在研究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時,為了縱向分析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動態變化,選取了湖北2006—2016年的數據;同時為了橫向研究湖北省現代服務業在全國的地位,還選擇了北京、上海、廣東等另外29個省、市、自治區2016年的數據來做樣本。
一級指標層次分析法的判斷矩陣、各個維度的權重以及一致性檢驗如表3所示,其中發展基礎維度的權重為0.581552,權重最高,這說明對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來說,發展基礎維度的指標的作用尤為突出。對收集到的數據無量綱化處理,同時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給各級指標賦權,得到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如下頁表4和表5所示,得分越高,表明現代服務業發展得越好。

表3 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A以及各個維度的權重
從表4和表5可以看出,2016年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得分在全國排名第10位,發展基礎、經濟貢獻和增長潛力維度分別排名第8位、第19位和第10位,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穩步發展,逐年提高,得分從2006年0.003863大幅上升到了2016年的0.037337,年增長率達到了25.47%,此外這11年間,發展基礎、經濟貢獻和增長潛力這三個維度的得分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態勢,年增長率分別達到了58.65%、7.45%和19.00%,共同促進了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可以發現,湖北省現代服務業與發達省市還存在較大差距,與第一名廣東省的分差達到了0.046514分,差距明顯;此外,在中部地區,落后于湖南省和河南省,排名第3位。以下將從各個維度具體分析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表4 2016年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得分

表5 2006—2016年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得分
(1)從發展基礎維度來看。在一級指標中,發展基礎維度的權重最大,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尤為重要。2006—2016年,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維度得分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58.65%,2016年,發展基礎維度在全國排名第8位,具體分析原始數據可以發現,雖然年末常住人口的年增長率只有0.33%,但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服務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年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2.53%和16.44%,這說明宏觀經濟的快速增長給湖北省現代服務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同時也發現,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總量指標不大,2016年湖北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4423.48億元,在全國居第11位,與居全國第7位的GDP總量不相符合,在中部六省居第3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湖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2)從經濟貢獻維度來看。2006—2016年,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經濟貢獻維度得分呈現交替上升的趨勢,增幅為105.05%,年增長率為7.45%,有些年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16年,經濟貢獻維度得分在全國排名第19位,得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可以發現,服務業就業貢獻率出現了較大的降幅,并且在一些年份就業貢獻率為負值,另外,2016年湖北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4.7%,服務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55.6%,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第20位、21位,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3)從增長潛力維度來看,2006—2016年,湖北省現代服務業增長潛力維度得分逐步上升,年增長率為19%,2016年,增長潛力維度得分在全國排名第10位,在中部地區超過了湖南省和河南省,排名第1位。從二級指標數據來看,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緩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都有了大幅增長,另外,2016年城鎮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繼續保持中部第一,這些因素都有利于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的長期發展。
由上文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近十年來,湖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逐年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在全國處于中上游的水平,但同時也與廣州等發達地區存在明顯的差距,亟需擴大規模,優化結構,為促進湖北省現代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示范效應。利用湖北自貿區政策優勢吸引世界500強和獨角獸企業在鄂設立區域性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推動企業主輔分離,選擇和鼓勵一批制造企業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包括分離生產銷售環節成立獨立銷售公司,分離研發技術部門成立專利服務企業,分離運輸、裝卸、倉儲業務,組建專業化、現代化、社會化的物流企業等,向產業“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同時鼓勵和支持服務業企業上市、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形成規模效應,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2)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揮財政、稅收、金融協同效應,優先安排各類服務業建設用地指標,開辟綠色通道;對服務業企業現行的行政事業收費按下限標準收取,成立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政府引導基金,通過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創業投資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發展,并且支持省內大型金融集團組建省級信貸周轉基金,對服務業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擔保、接續等。同時要放寬市場準入;此外,要打破行業壟斷,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允許社會資本平等進入各類服務業領域,形成多元經濟參與的合理競爭局面。
(3)積極引導,促進多極發展。積極打造服務業發展第二梯隊,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將宜昌、襄陽、黃石打造成為鄂西南、鄂西北、鄂東地區服務業發展中心;同時要發展壯大以服務業為主的縣域經濟,要以電子商務為抓手,積極引進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掛牌省級村淘項目示范基地,創新和完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模式和市場流通體系;加快交通、通信、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打造精品農家樂和民俗游、休閑游、家庭游等鄉村旅游特色品牌。